基于可持续设计知识库的分布式共创教学实践思考

2019-09-24 00:55韩少华谭素琴吴永新
设计 2019年16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教学实践

韩少华 谭素琴 吴永新

摘要:探索建立可持续设计知识库的必要性,及其分布式共创的使用方式的合理性,最终推动不同社会生态和知识水平的地区可持续发展。主动研究可持续设计基本观念,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反思分布式共创在设计知识库的传播中所出现的问题,并给予修正。获取了包含新版设计工具包在内的可持续设计知识库,以及更为合理的教学与实践方式。分布式共创能够高效利用并及时修正设计知识库,最终推动可持续设计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设计知识库 分布式国际共创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8-0112-03

引言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指出“在同一目标下,各国应该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2017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中文版》明确了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切,表明了可持续发展知识对人类利益的重要性。在可持续发展事业全球推进过程中,有联合国的大力推动,有科学家、政治家的积极呼吁,有全球人民的广泛参与,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相比日益增长的人类消费需求,当下可持续发展的推进仍然任重而道远。

一、可持续设计与分布式共创

可持续发展观念发源于社会活动领域,具有理论化和纲领化的倾向。随着设计学研究领域的扩大,可持续设计自然也成为学界的热点之一,只是依然难逃缺乏实践性的窠臼。

(一)可持续设计

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设计知识发展大多起始于对欧美知识的本土化吸收(Goedkoopl999;Vezzoli,2002;巩淼森,2010)。不同学者和社会组织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目标是保障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核心是公平且平等分配资源、本质是促成发展三角间的动态平衡、属性不止是经济概念”这五大类。但共通的地方在于对“当代发展权利”和“后代享用权利”的两全考虑。

可持续设计,其定义可以理解为“以推进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目的,通过某种方式开展的设计实践、教育与研究活动”(Vezzoli,2002)。纵观之,率先进入工业文明的欧美国家从探索减少生产工艺中的污染开始(Bhagwati,1984;Manzini,1999),进而研究产品生命周期的商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趋同(Mont,2002b),逐步转向至提供具有竞争优势和环保效益的产品服务系统和社会创新等综合性解决方案(Manzini,1997,1998;Tukker,2006;Vezzoli,2004,2010)。

我国设计教育界关于“可持续设计”的研究从“绿色设计”(许平,2001)、“生态设计”(王立端,2002)、“设计的生态观”(柳冠中,2006)、“可持续艺术设计战略”(周浩明,2007)等理论建设开始,发展到“中国可持续生活模式”(梁町,Manzini,2006)、“设计丰收”(娄永琪,2008)、“新通道”(季铁,2009)”等社会创新实践,以及“国产飞机产品应用服务系统”(余隋怀,2007)、“航天员运动与束缚系统”(罗仕鉴,2011)、“中国传统竹产品再设计”(方海,2013)、“生态型公共厕所系统”(刘新,2015)”等服务系统设计实践,并先后成立“DESIS-China、LeNS-China、世界绿色设计组织”等国际合作组织(巩淼森,2010;刘新,2010)。

(二)分布式共创

借助产业升级、共享服务、互联网经济、减贫助困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设计艺术学领域可持续设计异军突起,成为主导完成分散在全球各个地区的可持续设计经验的分布式转化和系统创新转移的中流砥柱(Ceschin,2011,2015;Vezzoli,2015;韩少华,2018)。

分布式创新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末,随着全球化、知识经济与ICT技术的深入发展,相关案例和定量研究逐渐增多,国内相关研究始于2005年。知识共创理论源自价值创新思想(张永成等,2011;蒋楠等,2016)。学者们从参与创新的角度,认为共创的本质是互动(Prahalad,2005,2010;范钧等,2016),深入研究了互动的概念界定和维度划分(sawhney等,2005;闫幸等,2013)、知识生产过程描述(Etagar,2008;武文珍等,2012)、互动与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Konner,2010;张若勇等,2010;赵益维等,2013)。

分布式共创理论目前大多聚焦于经济学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王琳,2012),虽然这些研究肯定了共创对知识发展的可持续加速作用(Kohler等,2011;Mohaghar等,2012),但并没有对可持续设计创新领域的分布式共创展开研究。

二、分布式共创教学实践——全球可持续设计工作坊

面对不同理解力的知识用户和不同发展水平的使用情境,可持续设计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重构更具有普世价值的设计知识(许平,2017)。为应对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创新面临国际化和跨组织的必然选择(陈劲,童亮,2003),越来越多的组织选择加入或主动构建分布式創新网络,以寻求全球范围的资源共享。通过参与分布式共创国际学术活动,获取更多的可持续设计观念。

全球可持续设计工作坊(Global Sustainability Jam)汇聚全球可持续设计力量,在规定的两天时间内,围绕同一个秘密设计主题,展开概念创新,最终通过方案原型的形式固定项目成果。参与者通过全球设计平台,上传他们的成果,向世界展示和分享。工作坊武汉站以“可持续设计”为目标,通过“概念发散一创新测试一集中汇报—方案修正”四个环节,帮助活动参与者在欢乐又紧张的思维激荡中启发可持续设计的新灵感,并获得相应的创新概念原型。

下面从工作坊武汉站的基础设计知识库、分布式组织形式和创新活动具体环节三个角度对案例予以解析。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教学实践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