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篮球有效教学的几点尝试

2019-10-06 03:28秦山山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篮球

【摘 要】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思维、意识等各个方面都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篮球运动作为一项深受小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不仅可以强健学生的体魄,还能培养其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本文探讨了小学篮球有效教学的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篮球;有效教学

一、合理有效地运用游戏教学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学必须符合学习的过程。”从一开始,学生们就充满热情地学习打篮球,到他们渴望篮球比赛,并简单地相信篮球就是把球投进篮筐。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不重视比赛中的基本动作、技巧和战术等与篮球相关的基本知识。当教师开始教学有球跑动和无球跑动时,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因为他们没有那种打球的感觉。因此,体育教师需要使课堂更有趣并引导学生积极投入。传球和运球是篮球的基本要素,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来增加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玩中学。

如传球接力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小组参加游戏,两组为一小队距离三米相对站立,每组从排头队员开始,传球给对面队员,其他队员成横排站立。游戏开始,排头队员迅速将球传向对面队员,对面队员接住后又迅速传给第二个队友,依次进行。哪队没有违反规则,且用时最短就为胜利。规则:相对站立的学生按所站位置依次传球,不能漏人,不能掉球,否则算失误,重新第一个学生开始传球来完成比赛。

二、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兴趣培养

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必须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这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多样性的篮球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篮球的教学中,我们要将篮球教学的书本知识完全的移动到实際的教学中,要在练习中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要通过各种的事例来使学生了解篮球的历史,使学生深切的明白篮球的内涵,感受篮球的魅力,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篮球学习热情,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态度。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学科定位学生,坚持发展学生,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以适应提高综合素质的要求学生。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运用探究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学生就可以掌握打篮球的要领,发挥个性特长,积极参与其中篮球学习。

例如运球,从开始的原地拍球,到各种姿势的拍球,再到行进间的运球,无不强调手型、球的位置、球的缓冲及球速等技术,直至球运得比较熟练的时候,才能开始教育孩子参与一些对抗性的练习。对抗性练习是有了,但是往往在比赛中球还是很难运好,其原因是,运球技能是在无对抗性练习的过程中形成的,等加上对抗性练习,学生往往就会手忙脚乱。如果在教学中能够让两个或者是多个学生在一起合作,共同去完成某一运动技术的学习,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又能让其在对抗中得到锻炼。同时,教师可以合理安排篮球训练、比赛和比赛,与学生一起玩耍,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

三、弘扬篮球运动的精神和价值

篮球运动是五人对五人的集体对抗运动项目,它不仅锻炼个人的篮球技术,而且锻炼一个人的胆识、智慧和与别人的合作能力,同时能在运动过程中表现出参与者的精神和价值。参加篮球运动不仅仅是为了简单的身体锻炼锻炼,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意志、毅力、勇气和决心,通过篮球活动学会如何克服困难。

想把篮球这项运动项目学好,仅仅是掌握几项运动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赢得比赛,靠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是赢不了比赛的。这恰恰是篮球运动的最大魅力,场上的瞬息万变,对手的千变万化,队友的不稳定性,都需要运用运动员自身的智慧,更需要运动员与队友的合作共同去克服这些困难。所以说,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是一项集体合作的运动,非合作不篮球,合作是篮球运动的一个重要特点。而其技术方面也有很好的体现,比如传球,就需要两个和两个以上的运动员之间的配合,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传球的。

四、建立有特色的篮球比赛制度

每个学校每年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一定的时间举办篮球比赛。例如,学校可以制定一整年的篮球比赛计划,包括开学迎新赛、师生赛和专场篮球赛中间的术语。这些符合一定规则的匹配是非常有效的,它们不仅是一个整体学校的体育教育,也促进了对篮球环境的创造,同时促进了思想文化的进步。因此,教学改革要在小学体育中形成真正和谐的篮球文化,就必须使篮球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有趣。

总之,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和宣传,篮球运动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篮球教学不断更新。因此,在小学篮球教学中必须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篮球的技术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Jian-gang.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课程标准[J].中国农业教育,2009(6):59-60

[2]李云.基于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J].安徽教育,1998(47)

[3]于振峰,李国燕.现代篮球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秦山山,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任职于盘锦市双台子区实验小学;从教10年;研究方向: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

【重要荣誉】

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篮球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过了把篮球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