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何开展农村中学英语朗读教学的探讨

2019-10-07 14:31何燕
新一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朗读教学有效性

何燕

摘 要:朗读在各学科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农村中学,尤其是寄宿制学校,学生的朗读情况却并不理想。本文从朗读教学的背景、对学生的影响、农村中学学生的朗读现状及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途径等几个方面谈了作者的想法。

关键词:农村中学;朗读教学;有效性

在英语教学中,与其教师多讲,不如让学生多读。通过朗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然而,在农村中学,学生受软件和硬件条件的限制,朗读的机会很少,而课堂上的朗读老师又不重视,造成学生目前朗读水平比较低,这也成为制约农村中学整体外语水平的瓶颈。开展英语朗读教学工作,有助于改善农村英语课堂问题,协助创设英语有效课堂。

一、农村中学学生的朗读现状

反思多年的教学实践,农村中学学生的朗读存在以下问题:

(1)重讲解,轻朗讀。初中的英语课堂,由于教学任务的加重,迫于中考的压力,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英语教学中的朗读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

(2)重视“点”,而忽视“面”。有的教师把朗读教学中的个别读,只集中于几个朗读水平较高的尖子生身上。

(3)“固定声腔”读文章的习惯。很多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存在着一种“固定声腔”。它表现在学生读文章时,没有弱读音,没有连读,没有升降调;或者遇到一般疑问句就升调,遇到句号就降调。如此单调,没有变化的朗读形式,使得朗读变得很枯燥乏味。

(4)朗读训练,缺少方法指导。不少教师已开始重视朗读训练,但很多教师对朗读的训练和指导缺乏系统。一是由于对朗读教学的目的不明,只好采取随意的“滥读”。二是对各年级朗读教学的要求不清,模块朗读教学没有系列。

二、开展朗读教学的紧迫性

(1)新课标的要求。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老师们逐渐摒弃应试教育的枷锁,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新课程要求培养的是“能说会道”的高素质学生。“能说”首先要会读。想要说得一口流利的语言,朗读是不可缺少的训练。

(2)语言学习的要素。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要提高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朗读是基础。没有朗读的大量“输入”,谈何听、说、写等方面的“输出”呢?

(3)现实的需要。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农村英语课堂朗读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我曾对我班的44位同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96%的同学主要是通过看书来学习英语的。因此,我们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朗读的环境,要唤起学生朗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最终提高农村中学的整体英语水平。

三、朗读对英语学习的作用

(1)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记忆是人脑的一种特殊功能。朗读能加深记忆,巩固记忆。

(2)朗读有助于纠正语音语调,培养语感。长期大量正确的朗读,可以领会到语言表达的规律性,可以增加学生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3)朗读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通过反复的朗读,可以读出不同的感受,进而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写作的艺术,优美的语言,而这些效果分析讲解都是很难达到的。

(4)朗读有助于口语及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大量的朗读,积累大量的语言知识,形成正确的英语思维方式。到口头表达和写作的时候就能自如地应用所学的语言,召之即来,呼之欲出,不会出现生硬的中文式英语了。

(5)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健全学生的人格。学生可以在朗读中体会到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朗读教学的方法

针对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来改变目前的朗读现状,做到课堂的有效朗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范读、仿读,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练习,以自身优美、纯正的语音、语调感染、熏陶学生,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引起学生的朗读欲望。

(2)情境激发,“开口”朗读。学生往往怕说错,面对英语,感到难以开口,也不想开口,处于被动状态,在心理上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态,注意改变语言环境,在课堂上尽可能创设“真实语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大胆地去朗读。

(3)小组竞赛,大声朗读。学生都有不肯认输的心理,他们对比赛总有着一种天生的热情。因此,可以组织大声朗读比赛,鼓励学生大声、大胆、大方读。

(4)多种多样,轻松朗读。我们的教学应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朗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采用全篇读、分段读、重点句段读等方式;也可采用学生齐读、小组读、个别读、表情朗读、分角色读、轮读、领读、分合读、自由读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

(5)布置作业,“强迫”朗读。为检测学生的课外朗读,我们可以每周都布置有关朗读的作业,然后课堂检查。这样经常性地“强迫”学生朗读,给他们创造了“铁”的条件,天长日久,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朗读习惯。

(6)重视情感,正确流畅。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就必须消除朗读的“固定声腔”。只有用心去理解课文,充分理解课文的内容,领略文章所蕴涵的意义,欣赏到有时文章中难以言传的美,进而融入自己的真实感情,才是真正的朗读。

总之,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口语,培养语感,熟悉英语语言规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领悟文章的妙处所在,又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为提高农村中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性,我们教师必须充分地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重视学生朗读,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朗读,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不懈地去做。我想,这样,必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翠娥.英语朗读训练功能浅议[J].教学与管理2002年09期

[2]李楠,陈玉莲.谈如何培养中师生的英语朗读能力[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侯秀容.初中英语朗读的指导[J].广东教育2005年21期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朗读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刍议农村中学写作教学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