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效应”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2019-10-07 13:09凌默利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级管理

凌默利

摘 要:中职学校生源素质不高导致学生管理难,已成为中职教育的一大难题。笔者得益于多年来对《旅游概论》《酒店管理》等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在班级管理中灵活应用“管理学效应”,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科学地管理班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管理学效应 心理学效应 中职学校 班级管理

班主任是引领一个班级的核心和灵魂,班主任有效的管理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班级展现出一个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班风。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同龄青少年相比较更为复杂,而旅游专业的学生相比其他专业的学生在个性上又更突出,所以笔者认为中职学校的旅游专业班级管理中要恰当地应用一些管理学效应,从积极的方向来引导学生,避免学生消极情绪的产生,使学生可以带着正能量参与到班级活动和学习生活中,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收获健康成长和专业技能,从而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1]

一、善用“角色效应”,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

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角色参加社会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人们角色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上的。班主任可利用角色效应,提高期待,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以此来促进学生发展。笔者在旅游专业班级管理中,主要利用班团干部角色和在组织集体活动中竞选“领队”的方式发挥良好的角色效应。

学生担任班干部,可以在实践中体验管理班级事务,学习管理班级的方法,学会与同学友善相处,学会帮助同学等,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负责任,学习为他人服务,在这样的道德实践中,体悟、理解别人,从而提升他们的“情商”和工作能力。为了使更多的学生能担任班干部的角色,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实行班干部每学期轮换制,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并且,重点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主动竞选班干部。 “后进生”的“后进”表现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成绩差;有的是缺乏自控能力,不守纪律;有的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别人;有的是不思进取,思想觉悟低;有的是不善团结同学,人际关系欠佳;有的是生活不拘小节,文明礼貌意识和行为习惯差等。班主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这些学生委以相应的重任,用其所“短”,激发其潜能,使他们有机会在适当的岗位上扮演一定角色。比如:把曾经违纪的“后进”学生选任为副班长,让他们专门负责考勤,抓班集体纪律;让不善交际、人缘较差的学生当图书管理员或其他一些必定要与同学交往合作的角色;让不爱劳动、生活懒散的学生当生活委员或劳动委员,促使他们形成角色意识,使之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角色期望和要求中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并激励他们积极向上。

其次,经常组织春游、秋游、青年志愿者公益服务、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并把导游、旅行社管理等专业相关的角色融入到活动中去,让学生竞选活动的“领队”,组建管理团队,从活动策划到组织实施都由学生去完成,班主任只是做一些原则性的把控工作。通过组织这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让学生们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不但体验到了专业岗位角色,而且培养了他们的集体意识和纪律意识,进而增进了班级活力和凝聚力,效果非常显著。

在班级这个“小社会”中,各种角色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班级管理的艺术,实际上也是角色管理的艺术。所以根据角色效应的启示,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优化班级角色,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巧用“霍桑效应”,强化学生自律意识

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或称霍索恩效应,起源于1924年至1933年间的一系列实验研究,由哈佛大学心理专家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提出此概念。“霍桑效应”就是当人们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觀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或者是言语表达的效应。霍桑效应告诉我们:从旁人的角度,善意的谎言和夸奖真的可以造就一个人;从自我的角度,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效应告诉我们,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关怀和解压,班主任可以灵活应用霍桑效应,重在消除学生的逆反情绪和心理压力,以恰当的调节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优化班级管理。当同学或自己受到公众的关注或注视时,学习和交往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在班级卫生管理工作中,学生寝室卫生特别是男生往往是比较差的,特别是2栋203宿舍小坚同学,每天都不洗衣服,周末才把换洗的衣服带回家给家长洗,搞得整个宿舍臭气熏天,其他同学苦不堪言,后来笔者想到了霍桑效应。首先,笔者在班里采用宿舍长负责制度,自行制定宿舍规章制度,并推选小坚为203宿舍长,还特地嘱咐他我下午要去宿舍视察,没想到我下午去到203宿舍时,居然没有闻到臭味,而且还打扫得非常干净。原来他听说我要去宿舍,中午就赶紧把衣服都洗了,还把宿舍都整理得非常干净,我当着大家的面特地表扬了一下小坚,并在班会课上再次表扬了他,让他听到这种表扬,从而形成一种观念:哪怕是在卫生做好了我也可以得到班主任的表扬与肯定。正是这样的激励,加上班级文明宿舍评比小组的公正评比,每月评出三个班级文明宿舍,而其中就有小坚所在的203宿舍,获奖寝室有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总体效果明显。笔者也借着这个机会告诉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同学和老师所接受和赞赏的,我们只有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也才可能让我们的学习不断进步,充满自信![2]

三、避免“破窗效应”,出现问题马上拨正

“破窗效应”是指如果被放任不良现象存在,会诱使人们效仿,甚至变本加厉的效应。中职学生因为没有太大的学习压力,所以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不高,学业成绩上往往不是很优秀,也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有时会出现情绪低落或者是学习不主动的状态,当出现这种状态的时候有些学生就会放任自流,班主任如果不及时地制止和拨正学生的航向,就会对班级风气产生不良的影响和效果,就像管理学中“破窗效应”。记得有一学期刚开学的时候,班里有部分同学总是喜欢上课讲话,不认真听讲,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发现这一问题后,笔者及时在班会课上指出并让同学们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最后一致决定:班长发现发个同学上课讲话的,就由请这位同学现场表演一个节目,然后由这位同学抓出下一个在课堂上讲话的同学,周而复始,规定实施一个星期后班里再没有出现上课讲话的现象。当班级存在一些不良现象或者是小的问题时,班主任要及时指出来并有效制止,让学生看到他们的不足,同时要带领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共同去讨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解决策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大家一起进步,从而使班级可以处于和谐、安静、团结的学习氛围中。

四、妙用“拆屋效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拆屋效应”是指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借助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的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做的实验中提出。“拆屋效应”蕴涵的是一种教育的理性、教育的智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经意处见匠心。在班级管理中也可以恰当地使用拆屋效应,用大的很难完成的管理模式对学生提出要求,但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并通过与学生讨论的方式来降低要求,最后达成师生双方的意见一致。中职学校的学生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锻炼学生的职业素养。根据旅游专业的特点,笔者要求学生每天都模拟讲解一段梅州市的景点导游词,这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但是对学生来说却是一个挑战。这时我想到了“拆屋效应”。当给学生提出这个高要求后,笔者先降低要求,鼓励学生先用用三天的时间背诵一段景点导游词,并在后四天进行模拟讲解,这样会使学生感觉易于接受,进而达到最终目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既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又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质,进而帮助学生尽早适应社会的工作岗位。

五、利用“反馈效应”,赛出成绩鼓舞人心

“反馈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概念,是由心理学家C.C.罗西与L.K.亨利曾经做的一项试验得出的结果,反馈效应对于人际关系的活化是非常有用的。如果能够灵活运用这个心理效应,对于提升自我形象,锻造人际吸引力,加强交往对象心理满足感都极为有效。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首先向学生说明自己想要的结果,如学习成绩优秀,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班级团结向上等等。学生对这种结果有了了解,就会时时刻刻用这种结果来暗示和要求自己,起到了强化作用,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完成教师对学生的要求。班里的小丝同学总是存在上课不认真听讲或开小差等现象,对待学习不积极,而旅游专业学生需要的是脚板子、嘴皮子、脑瓜子,她这样不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后如何到社会上立足呢,这让笔者很是头疼。后来我发现她在学习《模拟导游》这门课中表现出来了很高的热情,非常主动,积极参与,并展示出了良好的模拟讲解潜力。发现她这一潜力,笔者及时地在课堂上表扬了她并鼓励她参加梅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比赛导游技能项目,她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后,更加努力学习,并以精彩的表现勇夺梅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比赛导游技能项目二等奖和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比赛导游技能项目三等奖的好成绩。她出彩的表现反馈到学生中时,大大地鼓舞了人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带动其他学生也产生了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模拟导游》这门课中。

六、采用“门槛效应”,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门槛效应”源自心理学家查尔迪尼,他在替慈善机构募捐时,仅仅是附加了一句话“哪怕是一分钱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向人们提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时,人们很难拒绝,否则太不通人性,为了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容易接受這个更高的要求,这就是著名的“门槛效应”。“门槛效应”启示我们,应当采用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方法,对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认真加以分析、考虑,不能一下子向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否则会欲速不达,事倍功半。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文字解说和表达。笔者刚开学便在教室里设立了读书一角,在这里摆放了很多学校图书馆借来的旅游类相关刊物和全世界各地的著名景点介绍等书籍,但却没几个学生去看书,让笔者很是苦恼。后来通过引导学生每天大声朗读一段文章,让学生从每天一点点的朗读开始,跨入了这个门槛,学生逐渐地会自己主动地读书,慢慢地养成了阅读习惯,不仅把读书当成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还可以更多地了解旅游景点的人文历史背景,为以后的讲解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还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于她们身心健康的活动,比如:梅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8年世界客都梅州马拉松赛”和梅州市旅游志愿者总队组织的一系列活动。通过不断地参与,使学生在每一次经历后都积累了社会经验,既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实践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使学生可以更快地适应社会生活和今后的工作。“门槛效应”看似简单,却是学生不断提高和进步的保证,会促进学生走向成功,实现全面发展。

总之,中职班主任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当看到学生的变化时,要对学生的表现做出科学的评价和正确的判断,不能总是用一种观点看问题,应当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用积极的心理学理念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情绪体验,引导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形成优良的人格品质。“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旅游专业的学生就像一名游客,班主任就像导游,要带领学生们在学习的海洋里学得一技之长,就要科学地应用管理学原理来指导班级管理,促进旅游班级氛围的融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一个和谐、团结、奋发向上的班级氛围。

参考文献

[1]刘晓萍.酒店服务新概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2]李灿佳.旅游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
德育工作浅谈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