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浸润与eIF4E表达的关系

2019-10-10 06:44田世馨尚立娜马应全
关键词:免疫组化乳腺淋巴结

田世馨,尚立娜,马应全,张 城

(西北民族大学 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乳腺癌被认为是全世界女性患者的异质性癌症[1].乳腺癌依赖肿瘤微环境生长,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s)是一种重要的炎症细胞,其表面标志物CD163的浸润与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相关.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 4E ( 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factor 4E,eIF4E)是蛋白质翻译起始复合物形成的关键因子,细胞中eIF4E在正常情况下呈低表达,而在多种癌症中发生变化,包括肺癌、食管鳞状细胞癌、鼻咽癌、胃癌、子宫肌瘤、乳腺癌等.eIF4E的过度表达参与细胞生长、细胞增殖、侵袭和细胞凋亡,并且与较差的存活率相关[2].目前,eIF4E的表达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浸润在乳腺癌中的关系很少报道.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CD163和eIF4E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分析两者在乳腺癌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两者在乳腺癌中的关系.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甘肃省肿瘤医院病理科2016年至2018年的乳腺癌组织标本92例,经病理确诊均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取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74例,入组的患者均为女性,其中年龄在22~76岁.有淋巴结转移28例,无淋巴结转移64例;有神经侵犯10例,无神经侵犯82例;有脉管内癌栓13例,无脉管内癌栓79例;ki67低表达20例,ki67高表达72例.

1.2 主要试剂

eIF4E抗体(P-2):sc-9976购自santacruz公司,按1∶100稀释,CD163为鼠抗人单克隆抗体,按1∶100稀释,快捷免疫组化试剂盒HRP(KIT-5920/5930)、PBS缓冲液、免疫组化笔、免疫组化抗原修复液、抗体稀释液均购自迈新公司.

1.3 方法

采用Maxvision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eIF4E及CD163表达.所有标本均经中性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石蜡组织切片.具体操作步骤按试剂说明书进行.抗原修复采用高压锅高温修复,DAB显色,苏木精复染,中性树胶封固,镜下观察.用已知的阳性片作阳性对照.

1.4 结果判定

CD163以巨噬细胞胞浆中染色呈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为阳性染色,eIF4E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浆,以细胞浆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随机在高倍显微镜(×400)下取3个视野,根据显色细胞的比例计分:0分(显色癌细胞为0%),1分(显色细胞<10%),2分(显色细胞10%~49%),3分(显色细胞50%~79%),4分(显色细胞>80%).根据细胞染色强度计分:0分(癌细胞无显色),1分(浅黄色),2分(棕黄色),3分(黄褐色).两种计分方法相加,所得结果为染色强度:0~1分为(-),2~3分为弱阳(+),4~5分为中阳(++),6~7分为强阳(+++).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CD163和eIF4E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CD163与eIF4E在乳腺癌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的免疫组化结果见图1.乳腺癌组织中CD163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图2A).eIF4E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1).

图1 A.CD163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100);B.CD163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低表达(×100);C.eIF4E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100);D.eIF4E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阴性表达(×100)

注:**为P<0.001;BC为乳腺癌,paraneoplastic为癌旁乳腺组织

表1 eIF4E在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2.2 eIF4E和CD163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关系

CD163的表达情况与ki67的表达高低相关(P<0.05)(表2).

表2 eIF4E和CD16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

2.3 乳腺癌组织中eIF4E和CD163表达的相关性

乳腺癌组织中eIF4E与CD163的表达呈正相关(r=0.273,P<0.05),见图2B.

3 讨论

乳腺癌是来自乳腺终末导管小叶单元上皮的恶性肿瘤,是目前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研究显示,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约占80%,同时伴有广泛TAMs.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改变细胞外基质,促进肿瘤细胞浸润转移.CD163被认为是一种高特异性的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标志物[3],在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膀胱癌这些肿瘤中,CD163的表达越高,肿瘤的增殖和转移能力就越强.Król等[4]研究显示,犬乳腺癌组织中TAMs数量的增加与肿瘤转移能力有关.在肿瘤模型中清除TAMs可以观察到肿瘤的生长受到抑制[5].Klingen等[6]研究表明,CD163+TAMs 的存在与乳腺癌侵袭性征密切相关.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乳腺癌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CD163的表达.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的CD163表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CD163的表达与ki67的表达相关.ki67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异常增殖密切相关,可有效评估肿瘤细胞增殖活性[7].而Tiainen等[8]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中M2样巨噬细胞浸润增加,高表达CD163分子,导致透明质酸的累积,促进人乳腺癌进展期间的炎症反应.由此提示,CD163阳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浸润与乳腺癌的增殖、侵袭具有相关性.

在癌症背景下,翻译失调是核心,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4E是翻译控制的关键,其致癌潜力严格依赖于上游MAPK相互作用激酶(Mnks)的丝氨酸209磷酸化[2].eIF4E的高表达与不良肿瘤相关并预测乳腺癌特异性存活率差[9].Norton等[10]检测eIF4E在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发现eIF4E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而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eIF4E的表达.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eIF4E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表明eIF4E的表达升高引起蛋白水平升高.Graff[11]等通过分析转染后72小时收获的细胞,Western印迹评估eIF4E反义核苷酸介导培养的乳腺癌细胞中eIF4E蛋白的减少,使受eIF4E 调节的肿瘤相关蛋白表达下降,抑制肿瘤的生长等作用.有研究发现,eIF4E的高低抑制了细胞生长和迁移,增强了化学敏感性[12].我们的结果进一步发现,乳腺癌组织中eIF4E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在吕红琼等[13]对75例乳腺癌和12例乳腺良性病变中eIF4E基因检测发现,eIF4E的表达与有无腋淋巴结转移、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均无关.ShengZhou[14]等检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eIF4E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这些研究与我们的结果相符,推测eIF4E在乳腺癌组织中与转移暂无相关关系,是一个独立的检测因子.因此eIF4E可以作为乳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而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eIF4E作为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翻译中的关键因子,是多条信号通路中心的聚集点.它的激活,是AKT/mTOR信号通路磷酸化激活的一个关键下游事件[15],而Jhaveri K[16]等发现,在炎性乳腺癌(IBC)患者肿瘤组织中,PI3K/mTOR通路被强烈激活,同时有强的浸润性TAMS.由此可以推测,eIF4E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浸润在AKT/mTOR信号通路中起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eIF4E和CD163的表达呈正相关,可以推测两者可能通过互相作用来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CD163与eIF4E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两者在乳腺癌组织中具有正相关性,提示CD163与eIF4E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发现.

猜你喜欢
免疫组化乳腺淋巴结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