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舞台表演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及培养路径

2019-10-12 09:45宋冰冰
艺术大观 2019年26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创造性思维群众文化

宋冰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需求得到充足的前提下开始追求精神的富足以及对于文化的体验,社会文化建设能够增强民众的民族自信,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因此,政府应该重视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作用,并发掘和开发群众文化活动中基层文化馆的职能与引导作用。本文将以群众文化舞台表演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作为切入口,从舞台表演艺术创造性思维培养、舞台美术设计创造性思维培养以及舞台人物塑造创造性思维培养三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舞台表演艺术;创造性思维;培养路径;群众文化

一、引言

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创新性思维已经成了各行各业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成了人类进步的动力,尤其是在艺术活动中, 只有不断提升人们的创新意识,及时摒弃影响艺术创作的因素,才能够促进舞台表演的艺术创新,突破舞台表演的约束,进而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舞台表演艺术创造性思维培养

(一)营造创造性氛围

随着社会与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文化对外交流的程度有所提高,同时群众文化的欣赏以及创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和发展。针对音乐舞台表演的艺术创造,社会以及专业的教师应该为学生以及文化创造者营造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氛围。对于进行舞台表演的演员来说,要想培养其舞台表演当中的创造性思维,应该从演员对于实际经验的掌握入手进行培养。对于大多数演员来说,音乐很像是小时候玩的拼图分类游戏,如果小朋友本身在实际生活中就没有见过这样的事物,那在进行拼图以及分类的时候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对于舞台表演来说,如果演员本身没有接触过类似的表演作品或者形式,日常也并没有掌握相应的表演技巧,那么在实际音乐表演艺术当中就很难开展创作活动。因此,社会以及音乐表演教师应该在日常为其营造一种创造性的氛围与思维空间,促进演员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挥,进而促进自身基础知识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培养发散性思维

除了自身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以及外界创新性氛围的营造,演员还应该不断培养自身的发散性思维,只有不断在日常学习以及表演的过程中发散自己的思维,才能够形成创新性的意识,进而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 演员应该主动尝试未知的领域,并对其进行探索,进而对其形成一定的认知,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思维发散过程。只有不断尝试不同的表演形式与作品才能够锻炼自己的发散思维,进而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进而完成更具创新性的舞台表演作品。

(三)开展创造性音乐活动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演员还可以利用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培养自己在音乐表演领域中的创造性思维。对此,演员应该勇敢尝试音乐创作活动,将音乐作为自己体会以及感知情感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音乐表演艺术的学习中,不仅需要感知他人的音乐作品,同时还应该利用音乐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在进行创造性音乐活动时,演员可以不同遵守过多的音乐创作规范,最主要是能够将自己的想法与情感通过音乐的方式展现出来,同时培养自己的即兴创作能力,体会音乐的魅力[1]。

三、舞台美术设计创造性思维培养

(一)创造性舞台背景设计

舞台美术设计对于舞台表演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文化从业人员(下称文化人员)还应该重视舞台美术的创新性设计。背景与布景是体现舞台风格与气氛的重要内容,当文化人员开展创造性的舞台背景设计时,首先就应该明确作品的思想内涵,并奠定创作的基调,在突出作品核心内容思想的原则下开展背景创造。从舞台美术设计方面来说,工作人员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发散不是无条件的,一定是在某个允许的范围以及框架内进行创新与创作。尤其是对于舞台作品来说,其背景创作的框架就是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性格,即使是舞台背景设计也离不开这一点。除此之外,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还应该考虑大众的审美水平与偏好,尽量使用立体化与真实化的舞台背景,这样才能够造成一种视觉冲击感,进而烘托出作品的情感与主题,更好地服务于作品情感的升华。设计人员在开展创造性舞台背景设计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先声夺人,能够在舞台表演正式开始之前就将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形成一种观看的情感基调,将观众的情绪融入舞台表演中。其实所谓的创造性,都是以基础的创作要求为前提的,只有在这样的限度内实现了创新,才能够取得更高的表演效果,促进社会艺术的发展。

(二)创造性舞台服装设计

演员的服装对于舞台表演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增强人物表演的美感,同时还能够充分展现人物的地位、性情以及特点。因此,创造性的舞台服装设计也是舞台表现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开展舞台服装设计活动时,设计人员不仅应该追求美感,更重要的是考虑作品的背景环境以及人物的需求,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服装的设计创造。除此之外,在服装设计创造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还应该更多地体现出对于人物细节的把握,比如饰品的搭配以及服装颜色的藝术体现等。只有从人物与作品出发,从细节出发,设计人员才能够在舞台服装设计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进而通过服装设计突出人物的个性与特点,增强人物的表现力[2]。

四、舞台形象塑造创新途径

(一)善用表演技巧

演员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舞蹈表演技巧才能够在舞台上做到游刃有余,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自己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力,将舞台角色诠释得更加传神。但是从这个角度来看,有的演员还容易进入一个误区,即舞蹈表演的技巧性与情感表达更加重要。很多演员把这两组概念弄反了,精湛的舞蹈表演技巧很重要,但它其实是为情感表达服务的,也就是说,进行舞蹈技巧训练的目的就在于更好的表达作品当中的情感,塑造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因此,每一个演员都应该意识到这一点,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舞蹈技巧,并能够将舞蹈技巧融入人物塑造以及情感表达的过程中去,这样才能够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将观众深深吸引住。

(二)融入自身情感

演员在进行舞台表演创作时还应该充分融入自身的情感,能够从整体的角度把握人物演绎的特点,完整对舞台人物的塑造。经过调查和分析能够知道,舞蹈表演者要想实现舞台表演的创新,就应该重视对作品人物的理解,这样才能够提升表演的层次,突出人物的性格。从这个方面来看,演员还应该具备揣摩角色内心情感的能力,这样才能够通过表演为观众传达出独特的舞台情感。如果演员对于自身角色的认知不够,在表演中是很难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的。因此,演员应该深入体会角色的情感变化,并将这种体会通过舞蹈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才能够提升舞台表演的艺术性与观赏性,体现出演员的创新意识[3]。

(三)深入体验角色

除了对角色内心以及情感的充分理解与体会之外,舞蹈表演者还应该通过对剧本的研读深入角色的内心,从整体的角度对角色进行剖析与揣摩,并在这种分析与理解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演绎方法,实现人物情感的寄托与表达,这同时也是舞蹈表演者体验舞台角色的重要意义所在。只有深入体验角色,才能够开展角色创造活动,因此,舞蹈表演者应该充分了解角色人物的性格、形象以及生活环境等要素,不断增加对角色内心的探知,形成一定想法之后再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表达。在训练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肢体以及面部表情的训练,不断提升表演的技巧,为观众塑造出最具表现力的人物[4]。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群众对于文化艺术作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演员更加应该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从舞台表演、舞美设计以及舞台角色等方面开展创新演绎,这样才能够为观众呈现更好的舞台效果,不断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鹏远.舞台技术与舞台美术创造的相关性分析[J].艺术科技,2019,32(9):102.

[2]薛敏.舞台表演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及培养[J].北方音乐,2018,38(1):210.

[3]伏彦霞,庄煜.舞美设计的创造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1):239+241.

[4]王安妮.路径与对策:中国传统舞台表演艺术的海外传播[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131(6):49-55.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创造性思维群众文化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