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

2019-10-12 14:21沈小松
艺术大观 2019年27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观念高中

沈小松

摘要:我国的德育内容包含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相关方面,其中思想道德教育是关乎于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德育涉及的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劳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自觉纪律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高中是青少年思想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阶段,音乐学科中所涵盖的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体现着音乐的道德功能作用,“以美育人”的教育方式與教育思想和我国教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有机部分。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育;德育;观念

一、前言

较之于初中、小学而言,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发生了较大改变,巨大的升学压力之下,课业负担也非常繁重,德育与应用能力培养的时间大打折扣,这样的形势之下,渗透式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渗透式的教育方式,很多知识内容可以通过在课程中穿插与介绍,不用专门课堂就可以在熏陶教育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的。音乐教育本身就具备道德导向作用,在音乐课中渗透德育内容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与引导是非常有效的。本文旨在介绍德育的相关内涵以及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并对相关实现途径进行阐述,以此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音乐学科的德育价值。

二、德育的相关内涵

(一)德育的概念、性质及功能

一般而言,广义的德育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群众在政治、思想以及道德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社区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等都属于德育范畴。而狭义的教育是专指学校教育,是受教育者有计划和目的的培养受教育者品性道德的活动。其性质由社会经济条件决定,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与民族性、继承性,是社会教育共有的现象,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在学校进行德育教育具有社会性功能、教育性功能以及个体性功能。

(二)德育的过程

德育的过程是受教育者根据道德形成规范及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使受教育者逐渐形成与完善道德意识形态与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会促成受教育者道德情感、道德认识、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产生,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一体化会在道德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契合与统一。所以说,德育过程本身就是在生产道德主体或是造就道德主体的过程。

综合而言,构成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需要“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知”指的是认知,学生对是非对错、好坏善恶一定的认识与评价能力是高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基础;“情”是指情绪与情感,是指学生在面对是非对错、好坏善恶时产生的喜厌、爱憎等内心体验,这是学生道德形成的内部动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道德行为;“意”指的是意志,作为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是人们为达成相关品性行为而付出努力的过程;“行”指的是行动、行为,是在实践中体现的外部行为,也是衡量思想品德的重要标志。一般以始于“知”,终于“行”,但由于社会活动以及影响德育的因素的复杂性,实施德育的具体过程可以具有多种开端。

三、音乐教育之德育功能

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方式,我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的发言中明确说明了美育的意义以及我国教育的工作方向,普通高中按《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规定,保证艺术类必修课程6个学分。音乐课程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必修课,不仅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感,促使学生获得相关音乐知识与技能等显性功能,还具有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判断性思维等众多隐形功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音乐熏陶中感受艺术美,提升自身品德修养。从这一方面来说,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是音乐学科本身具有的优势,能够深入人心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感官,在无形之中对学生的“知”“情”“意”“行”产生影响。总的来说,音乐教育之德育动能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第一,在提升学生艺术感受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到的情感。音乐学习本身就是感受艺术美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与发现,并勇于表达和发扬艺术美。对于大多数而言,音乐艺术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艺术美很多时候是文字都难以描述的,而艺术感觉不仅依托于学生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更重要的是在后天的艺术环境中进行激发与培养。高中阶段是青少年思维最为敏捷的时期,是多种思维培养的黄金时期,所接受的美学熏陶、艺术点播都将对其终身产生重要价值。尤其是在面临繁重的文化学科任务时,音乐教育就像是封闭环境下所打开的一扇小窗,小窗中所透进来的清新空气能够洗涤人的心灵、清醒人的头脑,并给人积极向上、勇往向前的动力,是广大高中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之余的一剂能量补充剂。只有持续不断的感悟美、欣赏美,才能在表达美、发扬美、创造美的时候保持自信,音乐中所表现的真善美是德育的主要内容,也是高中学习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根基。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学生在聆听、欣赏和表现音乐时,对于作品中的内涵会产生一定的共情反应,以此逐渐锻炼学生的共情能力,高效提升学生对于生活情感的感知能力。

第二,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永恒主题,很多具有爱国精神的音乐流传下来都成了经久不衰的经典,通过音乐教育能够深化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促使学生形成保卫祖国、维护祖国和平统一以及利益的坚强意志。高中音乐教材是经过众多专家精心整理研发的,学习体裁、内容等荟萃了许多优秀的传统爱国歌曲以及歌颂时代的流行音乐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旋律优美,歌词朗朗上口,而且渗透着或是强烈或是深沉的爱情情怀与时代精神。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与传唱这些作品时,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会或多或少深入学生的内心。高中音乐中这一类型的题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优秀的传统民歌或是经典流行歌曲,例如《小河淌水》《茉莉花》《我的未来不是梦》《嘎达梅林》《相约九八》等,这些歌曲或是表达了我国少数民族对生活的热爱,或是传递了我国人民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精神,又或是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与信念,让学生微笑面对生活,敢于追求梦想,能够对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与观念产生重要意义,深得高中学子的喜爱。第二方面,收录了许多歌颂祖国和社会生活的名作。例如《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走进新时代》《谁不说俺家乡好》等,这些曲目大多是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作品,主要讲述一些历史发展事件,描述生活场景,歌颂领导人与伟人,在学习这些歌曲的过程中,学生能相关历史事件以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能深刻感受到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以及祖祖辈辈为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所付出的鲜血与努力,通过学习这些作品,我们更感美好生活的来之不及,对于未来生活,大家都要珍惜。

三、高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一)深度分析音乐教材中的学习内容

高中音乐教材中传递的都是正能量的内容,高中音乐教师应该基于教材深度分析作品内涵,让学生明白为何这些作品能夠成为经典,引导学生探索旋律中的音乐美与歌词中的文学美,带领学生深入作品,细细品鉴其中的韵味与身后的文化情感。例如,在学习声乐作品《我和我的祖国》时,教师可以首先播放我国不同地区自然分光、大好河山、名胜古迹与美好生活的图片剪辑,每一个镜头下都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印象,最终汇集成了我国具有多民族特色的文化特征,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继而结合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几个大事件,例如“非典”事件、汶川大地震、凉山火灾等,促发学生忧国忧民的思想,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用言语教导学生要好好保护和爱护环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减少灾难的发生,或是在灾难来临之时,能够更好地抵抗灾难;然后播放北京奥运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实验六号02星发射成功、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发射成功、屠坳坳获得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让学生感受到当代中国的进步与发达,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鼓励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最后在后面歌曲学习的阶段基于歌词内容提升学生的民族意识,深切感受我和我的祖国之间的“一刻也不能分离”。

(二)借助歌曲中的榜样力量科学渗透德育功能

学生都具有可塑性和向师性等特点,实际教学中,教师是渗透德育最直接的资源,因此,在备课、上课以及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中,教师都应该重视自身带给学生的导向与示范作用,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设,在教学中选择一些情感丰富的、高品质的教学内容,例如《天亮了》《感动中国》《掌声响起来》等,并在课堂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引导学生自己在课余深度挖掘作品创作背景与深层次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学会感动、学会大爱、学会自我成就。

(三)布置课外音乐活动任务,将音乐中的德育功能渗透到生活之中

课外音乐活动任务是课内音乐德育功能展开的补充,例如在学习《独特的民族风》之后,让学生在课外自行选择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与习俗进行调查研究及整理相关资料,这一活动也可以几个同学共同合作完成,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同时,学生需要在书本上或是网上查询相关资料,还需要根据情况适当进行走访调查,以此深入了解地方文化与民族特色,提升沟通技巧、解决问题、探究知识的能力。

四、结论

综上,高中音乐中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广为流传,主要是因为其中所表达的感情以及价值取向能够得到群众的认同,当学习这些作品时,学生置身于作品所营造的氛围之中,这种来自艺术的强有力的情感与审美冲击,能够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德育功能。教师在平时需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与感受,积极营造恰当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音乐的洗礼,真正实现“寓教于乐”“以美育人”。

参考文献:

[1]苏文.浅析当代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学周刊,2019(28):158.

[2]罗文佳.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家庭生活指南,2019(02):244.

[3]张静.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基本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8(34):143.

[4]周汝婷.探究高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高考,2018(29):254.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观念高中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