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的探究

2019-10-14 21:30苏彦国
西部论丛 2019年31期
关键词:作业农村小学语文

苏彦国

摘 要:作业能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提高学生学习水平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学生的作业质量普遍不高,存在书写不规范、写错字甚至不交作业等问题,说明学生缺乏好的作业习惯。本文首先分析导致学生作业问题的原因,继而提出三点策略,以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作业

引 言

农村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观念落后、辅导能力偏低的问题,学生写作业全凭自觉,导致作业水平层次不齐,不利于教学的开展。语文学科的作业主要围绕抄写、组词等内容展开,作业难度并不高。为提高作业整体质量,应注重对学生作业习惯的培养,要使学生重视课后作业,做到按时完成作业,依照要求规范书写,以促进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不良作业习惯问题分析

(一)学生的自我要求较低

小学阶段是练习写字,夯实语文基础的重要时期,需要通过书写、阅读提高识字量。但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过低,并不重视课后的学习巩固,以应付的心态对待作业,导致作业的格式混乱、字迹潦草,并没有达到练字的目的。同时,由于自我要求较低,学生依赖于智能手机搜索答案,导致缺少思考过程,对知识的记忆不扎实[1]。

(二)家长缺乏正确监督

一些家长对子女学习的监督比较宽松,不了解子女是否完成作业,也缺乏帮助子女检查作业的习惯,导致学生开始出现糊弄、敷衍的态度。家长应关心子女的学习,对于作业问题要及时帮助,用平和的心态和子女沟通,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辅导作业出现的亲子矛盾比较突出,应通过家校合作提高家长教育水平,促进家庭作业的完成。

(三)作业缺乏规范要求

教师制定的规范是学生书写的标准,但一些教师只注重学生交作业的数量、作业的对错,对书写规范未做要求,导致学生的作业五花八门,对作业本的使用很混乱。学生的作业习惯需要长期培养,一些教师只在开学初期强调作业要求,随着教学推进要求逐渐放宽,学生的作业习惯未能保持,因此要长期提醒、长期要求,督促学生严格要求自己。

二、培养良好作业习惯的相应策略

(一)科学评价,加强学生对作业的重视

教师的督促对培养学生良好作业习惯十分重要,既要纠正作业中的问题,也要以鼓励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信,避免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每个学生都不愿意被否定,因此教师要尽量避免用点名的形式批评某个学生,可以用“部分学生”这样的话语提醒,也可以在批改作业时指出错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当学生的作业本出现字迹凌乱、涂抹问题时,教师要在批改时圈出不好的地方,要求学生改正。当多个学生出现相同问题时,就要在班级中统一强调。比如教学三年级下《燕子》后,学生在书写多音字“散”时,存在书写不规范的问题。这时,就要强调这个生字的书写问题,要求学生纠正作业。除了指出作业中问题外,适当表扬也能引起学生对作业的重视。教师可以在批改作业时写上表扬的话语“这次作业进步真大!”、“你的字越来越好看了!”、“字迹很清楚,令人赏心悦目,为你点赞!”教师能发现学生的进步,指出具体表现好的方面,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鼓舞,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也能做得很好,今后学习中也会更加努力认真。总之,教师在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要用有活力的语言激励学生,用平和的语气指出具体问题,做到科学评价,引导学生正视作业问题,努力养成好的作业习惯。

(二)家校合作,提高作业水平

教师应与学生家长创建交流群,可以在群内分享学生的近期作业表现,使家长重视学生的作业质量。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隐私、家长自尊心,要根据具体情况展示数据。比如可以将最近一周作业情况统计成表格,分别用☆、△、○表示完成不同的情况,让家长了解作业完成的质量、数量,督促学生纠正问题。

学校也要考虑到家长指导作业面临的困难,如知识不全面、时间不充裕,可以为家长提出适宜的指导意见。比如建议家长每天预留15分钟检查子女的作业情况,帮助查漏补缺,了解子女一天的学习情况。设定具体的时间是为了帮助家长规划自己的时间,尽量做到教育与生活兼顾,调和家长与学生时间冲突的问题。同时,还要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沟通技巧,避免用否定、呵斥的语气与子女交流,要在提出批评的同时肯定作业中表现好的部分,让学生有信心继续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2]。

(三)明确要求,培养良好作业习惯

作业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制定统一规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约束自己。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书写规范、用本要求,让学生有参照物,认识到自己的作业与范本作业的差距。根据语文學科的特点,在培养学生作业习惯时应提出以下要求:

1.认真读题,想好如何用本再下笔;

2.字迹清晰、不涂抹、不乱划,写错字时用一道斜线划掉,在旁边工整书写;

3.不留错题,拿到作业本先改错题,再写新作业。

提出具体的要求后,还要在日常教学中进行监督,针对学生在作业中的问题进行提醒和纠正,让学生养成认真书写、重视作业的好习惯。很多学生存在写作业拖拉的习惯,一想到写作业就先泄气,缺乏时间观念。可以建议学生为自己制定目标,比如写关于《陶罐和铁罐》这课的一字两词作业时,可提醒学生:数一数有几个生字,算一算自己要用多久写完,给自己定个闹钟,看看你这次用了多少时间,下次有没有进步呢?培养时间观念有助于改善学生写作业拖拉的问题,教师要耐心引导,及时指出错误的习惯,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结束语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的养成期,培养好的作业习惯至关重要,教师必须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督促引导学生。应强调作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进取心,以正确心态完成作业。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久努力,教师是重要的引导者、监督者,要坚持始终如一的要求,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努力方向,提高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艳.农村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语文作业习惯[J].神州,2019(25):225-225.

[2] 陈霞.小学低段语文作业书写好习惯培养的策略探索[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5):0030-0032.

猜你喜欢
作业农村小学语文
快来写作业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作业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