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9-10-15 09:49林秀红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自主合作实践

林秀红

摘要: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是把数学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本文我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内角和》为例,从创设情景、激发探究动机;个体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小组合作交流 ,解决问题;师生共析,得出结论四方面来探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自主  探究  合作  实践

新課标倡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作为数学课的基本理念,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把数学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就成了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经过几年来的探索,我初步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收到较好的效果。下面我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内角和》为例,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可从学生容易接受的生活原型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创设情境,教师由情境引出学习课题,学生由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将参与欲望外化为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

如我在上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先用课件呈现“三角形兄弟”俩相争的情景图(如右图)。然后再用精简的语言(到底谁大,谁小,还是一样大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引出课题:三角形内角和。

在此环节中,蕴涵该节课学生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数学问题。将学生置于探索现实的、未知的问题氛围之中,让他们明确探索的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真正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个体自主探索,发现问题

当我们老师通过引导得出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后,不少老师立即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但真正投入讨论的学生没几个,甚至有些调皮学生混水摸鱼,趁机耍闹,还有许多成绩中下等生,养成依赖心理:“我听听就行了,反正有优秀学生要说的”;这些学生根本不去思考,坐享其成,达不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的目的。由于没经过个人独立思考,讨论中没有个人观点,没有独特见解,或者根本不知讨论什么,这种表面热闹,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高缺少实效性。

教师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精心安排个体独立探究的内容,提供充分的参与时间和空间,使全体学生以高涨的情绪参与到有序、高效的独立自主学习中,自我尝试、自我探究、自我体会、深化已有知识、掌握新知识、建立新理念、发展思维能力与思维水平。

例如,在小组合之前我提出要求

(1)每人准备一个任意三角形,独立量一量,填一填。(如右表)

(2)学生动手操作。

在这个环节中,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通过独立操作与处理初步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达到促使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充分发挥。

三、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小组是学生合作交流的主阵地,是课堂上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引领学生在“独立思考——发表看法——交流意见”的数学活动中加深知识理解,获得新的发现。因此,在学生独立尝试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与安排的:

1.小组安排必须包括存在各种差异的学生。这样的小组才有利于充分讨论,个别发展,共同进步。

2.组长组织本小组的讨论和辩论,记录本小组讨论不出结果的问题和争议比较大的问题,反馈给教师。

3.讨论的方式:可围绕一人进行中心式讨论,也可全组人都参与进行全面式的讨论,也可以一人发言他人辩论的争论式讨论,也可以是综合以上综合式讨论。讨论方式的选择必须根据讨论内容和时间而定。如时间短内容多可采用一人发言他人辩论的争论式讨论的方式。

4.要让发言不积极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多发言,训练他们积极参与和敢于发言的意识。

5.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随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如果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阻碍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探究。因此,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时,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积极的引导者。教师在学生的探究交流中,注意观察,适时介入指导。在适当时机,教师对探究和合作的方向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与点拨,让学生体会拨云见日的感觉。总之,在恰当的时机对学生提供及时的点拨和指导,使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相统一。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的有机评价,还应特别关注后进生,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得到锻炼,使小组学生成为最佳的学习伙伴,达到促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师生共析,得出结论

小组学习、交流后,师生应对小组汇报的探究结果进行评价,或对有些学生没有想到的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同时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在自评与互评的活动中,在教师的精讲剖析下,使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次得到发挥,对知识、技能得到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如在学生完成小组活动记录表(如上表)后,提出要求:

1.与同伴说说你的发现。

2.小组长汇报测量结果及发现。

在此环节中,不同的学生,测量不同的三角形,会有不同的发现。有的发现钝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有的发现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有的发现锐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有的发现三角形内角和都等于180度,与它的形状和大小都无关;还有些同学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1度或者等于179度……

教师因势利导,在组织全班学生讨论、交流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适时点拨总结:其实,三角形内角和都等于180度,与它的形状和大小无关,之所以有的同学测得不是180度,那是因为他们测量误差所致。这样的教学效果,远比教师一开始就说出结果,让学生死记硬背要好得多。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提倡自主、参与、竞争、合作的学习意识,通过师生互动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素质。

猜你喜欢
自主合作实践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