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与数学自主课堂BGA教学范式

2019-10-16 04:10李鸿李小强
江西教育B 2019年7期
关键词:导学学科核心

李鸿 李小强

导  读:

问题导学是践行数学自主课堂BGA教学范式的核心与关键,它有效地回答了怎么学(导学:过程与方法)、学什么(基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什么(能力:学科核心素养)三个问题。开展问题导学,要设计有深度、有宽度的核心问题,有效地引领课堂教学,促使学生进行真实的思考,不断提升数学思维品质。

钟启泉教授指出,学校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改革中的教师应该是智慧的“研究者”,要将实践与研究有机结合,善于钻研教学的本质。[1]近年来,奥林匹克花园学校围绕课堂学习方法的变革,积极思考并尝试回答学什么(基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怎么学(导学:过程与方法)、学会什么(能力:学科核心素养)三个问题,努力构建起以学生深度学习为途径、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的自主课堂,提出了“基础(Basics)+导学(Guidance on learning)+能力(Ability)”(简称BGA)的学科教学范式。以数学学科为例,我们致力于问题导学的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自主课堂BGA教学范式的数学途径。

一、缘何要问题导学

1.思维品质是数学学科的本质

课改不仅是改课、换教材,还需要改学习方式,学科核心素养决定了学科典型的学习方式。[2]《普通高中數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凝练出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所谓数学的眼光,本质就是抽象,抽象使数学具有一般性;所谓数学的思维,本质就是推理,推理使数学具有严谨性;所谓数学的语言,主要是数学模型,模型使数学的应用具有广泛性。[3]其中,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推理能力)尤为关键,它决定了学习数学的人用怎样的数学眼光去观察世界,更制约着学习数学的人如何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世界。所以,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中特别强调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是由数学学科的本质,以及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所决定的。[4]因此,数学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思维是数学能力之核,思维也是数学素养之魂。”数学课堂都应该基于思维教,围绕思维学,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思维启迪,能“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现实问题”,进而提升学习质量、生活质量乃至人生境界。[5]

2.问题导学是提升思维品质的有效方式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起于问,思维的起点在于问题,有了对问题的学习与思考,才能让学生因疑而学,故课堂中促进学习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关键。所以,有学者认为,好问题成就一节好课。研究与实践中,我们认为好问题应该具备两个关键属性:一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二是可以引领课堂教学不断深入,因问生疑,有疑而思,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特别是第二个属性,课堂问题一定要具备“引领课堂教学不断深入”的价值,即“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价值,这才是课堂好问题的真谛所在。

好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学习=问题导学。所以,问题导学能够促使学生有序、有层次地进行思考,提升思维品质,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和内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如何开展问题导学

问题作为“问题导学”的唯一载体,其设计的成败决定了“问题导学”是否有效,尤为关键。问题应该围绕目标,按照一定的结构精心设计,通过一个个问题指向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引领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效实现学习目标。[6]然而,教学实践中个别教师对于问题导学存在误区,课堂中不断提出或回答问题,问题繁多且琐碎,更有甚者一节课有百十个问题,让课堂变为了索然无味的“问堂”。试想,这样的课堂如何体现“有效”,怎能促使学生深度地参与思考?

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我们认为能指向数学思维的核心问题才是好问题。它具备两个特点:

第一,问题有深度,有梯度。围绕核心问题不断追问,生成问题串,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引导学生不断地深入思考,在认同与反思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能力,并逐步达成学习目的。以九年级数学“圆”为例,首先,教师鼓励学生尝试画出半圆,学生的画法有两种:一是圆周长的一半,二是圆周长的一半加上一条直径。接着,提出问题:你认为哪种半圆的画法正确?其中仅3%的同学认同前者,有97%认同后者。(事实上前者更符合圆的定义: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接下来,在调查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圆心在不在圆上,以探索圆心与圆的位置关系,帮助学生深度理解什么是圆以及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本节课中,教师围绕核心问题“什么是圆?”相继提出了“什么是半圆?”“圆心是否在圆上?”“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等一连串问题,环环相扣,不断深入,指向学生“逻辑推理”“数学抽象”等学科核心素养。

第二,问题有宽度,能关联。围绕核心问题从多个角度引发思考,有益于学生不断探索,在寻找更合适的方案中发展和优化数学思维,提高自身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以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应用”为例,设计具体的情境问题: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10本小人书,小刚有14个玩具汽车,能换到多少本小人书?首先,教师鼓励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尝试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类型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先后给出了直观图、数学算式、比例方程等共计10余种解决方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方法之间的共性,促使学生深刻理解“倍数关系”和“比例关系”,优化方法,内化知识。本节课,教师围绕具体的情境问题,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10余种方法均体现着学生不同的思路与对问题的不同见解,还有助于发展学生“数学建模”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好问题就是有深度,也有宽度的核心问题。好问题才能落实问题导学的学习方式,才能在师生的思辨中衍生出更有效的生成性问题,才能有效地引领课堂教学,促使学生进行真实的思考,不断提升数学思维品质。

三、问题导学的价值

正确的知识需要与习得知识的正确的过程相匹配,只有这样,知识技能才可能成为素养。换句话说,学什么(基础与技能)、怎样学(过程与方法)、学会什么(能力、品格、观念)是一个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我们不能把三者割裂开来去行动。[7]可以看出,自主课堂BGA教学范式的三个维度也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不可固化三者的次序,不可厚此薄彼,亦不可不分轻重。[8]

教学范式中的基础、导学、能力是相辅相成的。首先,导学方式必须基于学生已有的基础  ,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看得见,够得着,能达到导学的目的。其次,导学是衔接基础和能力的桥梁,有效的问题导学才可能让学生的基础转变为能力,比如,语文的字词句篇储备转变为良好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再比如,数学的公式定理储备转变为数学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的理解、掌握和储备。所以,问题导学是践行数学自主课堂BGA教学范式的核心与关键,它有效地回答了怎么学,也回答了从学什么到学会什么的有效路径。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学校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雅居乐湖居笔记小学)

参考文献

[1]李小强.课改呼唤“理念引领”[J].江西教育(B),2018,(04):1.

[2][7]崔允潡.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即让学科教育“回家”[J].基础教育课程,2019,(02):5-9.

[3]史宁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学——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例[J].中小学管理,2018,(01):35-37.

[4]马云鹏,殷春阳.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高中课标2017》的启示[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8,(7/8):15-19.

[5]郑毓信.小学数学教育的“别样研究”[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8,(11):15-18.

[6]朱育红,朱德江.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六年级(上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

[8]李小强.对“基础+导学+能力”教学范式的理性思考[J].中小学校长,2018,(09):21-23,26.

责任编辑 李杰杰

猜你喜欢
导学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