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眼·灼见

2019-10-16 05:58
人民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理论课师德话语

知识迁移主要分为“近迁移”和“远迁移”两种类型。在“近迁移”过程中,学生能够关注学科内部的知识迁移,重组积累的知识内容,整合已有的知识体系,解决与学科相关的实际问题。在“远迁移”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学科内部和相关学科之间的知识内容,独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懂得“何时”“何事”“如何”“为何”运用这些知识。实现从“书本”走向“生活”,正是深度学习最大的实践价值。——徐鹏:《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语文教学变革》(《中学语文教学》2019年第1期)

計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有门个基本要素:第一是逻辑推理,包含分析、预测与推断结果;第二是分解,将一个复杂的大问题分解成许多小问题;第三是算法,甄别并描述规律,形成分步骤教学;第四是抽象,抓住问题的核心,排除不必要的细节;第五是建立关联,对同样的问题用相同的解决方法。

——唐科莉:《0ECD倡导六大创新教学实践》(《上海教育》2019年第6期)

“还原”……是还原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方法变为能为青年学生答疑解惑的具体方法。二是还原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把马克思主义话语从理论性、政治性的话语形态还原为青年学生能感知和理解的话语。三是还原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还原为引导青年学生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指导个人成长发展的生动道理。四是还原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根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价值理念和文化密码,把文化“育美”“润心”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铸魂”协同,在价值引领中赋予思政课“温度、情怀和精气神”。

——周琪:《大力推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重庆日报》2019年4月2日)

教师不仅要懂得“爱”学生,更要“会爱”学生。如果说前者是道德范畴,那么后者则是师能范畴,它隐含着科学、艺术与智慧。我们看到,有的教师为了将知识讲透彻而拖堂、为了让学生考个好点的分数而占用专业课偷偷补课,出发点大都是好的,或许在有些家长、教育同伴看来这正是源于“爱”“责任心”,是“师德优良”的表现,但这种现象恰恰反映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滞后。这种“好心办坏事”的事实也充分证明,师德不仅指教师的职业道德,更是专业道德。师德高尚者必然以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为指导,以精湛的专业能力为依托,德能并重,如若抛弃师能,那么再高尚的德行也是物无所系。

——陈姗:《学德、师能、幸福:新时代师德建设新维度》(《中国教育报》2019年4月3日)

确保自己—直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实际上也就是确保了自己的时间一直在被高效利用。如果你今天计划做五张试卷,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各一张。那么,请先做你觉得最需要提高的那门科目。

——《时间不光是“挤”出来的!这6个时间管理原则,必须告诉孩子!》(“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2019年3月24日阅读全文请“扫一扫”二维码)

猜你喜欢
理论课师德话语
画与理
致良知与师德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