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生活实践 写作“走心”作文

2019-10-18 09:20彭燕媚
求知导刊 2019年16期
关键词:走心

摘 要: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生活处处细留心,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可以创造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情境来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增强实践体验,实实在在地感受生活;教师还可以开辟作文教学的生活课堂,让作文教学延伸拓展到课堂以外,融入学生的生活实践之中。只有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让作文教学“走心”,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唤醒记忆;聚焦实践;生活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6-0037-02

作文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重要技能,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承载。对小学生来说,作文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情感表达的需要,也对小学生思维发展、生命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一直是教学研究与探索的热点,也是一线语文教师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过于强调作文技巧的传授,采取与讲读课文同步训练作文的方式,盲目性较大,没有明显的训练重点,也没有顾及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导致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晦涩难懂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很难有充分的理解和体会,运用起来自然效果不佳,更谈不上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了。所以只有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让作文教学“走心”,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创设情境,唤醒记忆,关注内心体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生活即素材。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唤醒学生脑海中那些既有的生活存储,让这些褪色模糊的记忆变得清晰鲜亮起来。

童年是一支歌,童年是一首诗,童年是一个最美好的梦。因此,在《童年趣事》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聆听歌曲《童年》,走进回忆;我们打开思路畅谈趣事,看谁的趣事多,谁的趣事笑掉牙;我们观察图片说“趣”……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童年变得具体而又生动——“我”是咸蛋超人、穿起妈妈的高跟鞋、喝墨水、巧吃西瓜……学生打开了思路,激活了内心的情感体验,人人有事可写,有话想说,于是,习作内容之泉便汩汩而来。教师再引导学生选择最有趣、最有益、最熟悉的内容来写,取材时细心倾听,用心交流。“润物细无声”的渗透点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启发,那些小欢喜、小生气、小伤心、小遗憾,都是我们最美好的记忆,都值得铭记于心。

“世界上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放眼生活,细心观察,就不愁心中无话,笔下无文。我们既要鼓励学生生活处处细留心,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二、激发兴趣,聚焦实践,表达真情实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活动是说和写的最现实、最客观的材料。教师应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参观、访问、游览、清明节扫墓等,然后让学生说说活动的经过和感受。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潜意识中逐渐产生写作兴趣,学生也会在兴趣的激励下愿意写作。

在《“失明”30分》活动体验式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由博厄斯的名言导入本课,“眼睛是灵魂的窗户,人的才智和意志可由看出来。”眼睛是如此重要!我们都是身体健康的人,失明是怎样的感受?我们“失明”后能干什么?我们“失明”后怎么做事?这样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都想要探个究竟,盼望着“失明”一回,猜测着老师的活动步骤。

活动当天,学生都准备好了眼罩、布条,在这30分钟里,学生首先摸索纸笔,画了一个巴掌大的爱心,在爱心里签上自己的姓名;其次,摸索桌面上书堆里的语文书,按座位分行送到讲台的左角或右角;再次,学生在爱心的下面默写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后,带了水壶的学生,摸摸索索喝水,并把水壶归位。教师要求做的行动每个学生都有认真参与,学生兴趣盎然,积极配合。

所以,教师在活动体验式作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兴趣贯穿始终,促进学生高效学习,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三、延伸课堂,融入生活,体验丰富情趣

写作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开辟作文教学的生活课堂,让作文教学延伸拓展到课堂以外,融入学生的生活实践之中。

翻开学生的书本,会看到又好气又好笑的现象,特别是男生的书本损毁现象比较严重。有的给插图添枝加叶,有的把空白处当作“记事本”,有的书本中出现大量脱页、残页的现象,比较普遍的是书的页角翻卷,页面有污迹。于是在学期末,我们上了一节特殊的课——为课本美容。课前,通知大家带好胶水、橡皮、制刀等工具;课上,分工合作,同学间帮忙逐页清理。我们的口号是:让课本干干净净放假。学生参与其中是很快乐的,受到的教育也是深刻而难忘的。而这用心设计的全过程正是最佳的作文素材,用心参与后写成的文字,必定是有情之辞。

不少学生的牙齿因为外力而有永久性损坏,许多学生带着牙套在矫正整形,牙黄牙黑的不在少数,于是,我们就可以来一篇《给牙齿王国的回信》。要回信就必须有来信。来信以牙齿王国第一使者“牙无常”的身份,模仿学生的口吻,给假定的对象“小馋嘴”写了一封信——尊敬的“小馋嘴”:我是牙齿王国第一使者“牙无常”。今天,我奉牙王之命,特来给你警告。去年春节期间,你吃了很多零食。最糟糕的是,吃完不刷牙,让很多细菌入侵了牙齿王国,让我们损失惨重。到了夏天,因为大熱,你连喝了7瓶可乐,使我们国家的城墙材料一一钙急剧减少……

作文教学也可以从学生身上捕捉写作资源。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生活的细微之处,及时发现和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然后用心对待这一个个的细节,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有趣的事用文字表达出来,引领学生进入写作之门,使学生以十分自然的心态进入作文的天地,变“苦事”为“乐事”,学生也就可以写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其实,我国自古就主张“文道统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地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始终相信,作文教学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作文教学的路,可谓漫长,唯有让作文的天空,无论晴雨,都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真正走进学生的“心”,方能让这条写作之路更顺畅。

参考文献:

[1]张蕾.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2015(10):5.

[2]冯金林.接近生活,精彩语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7(7).

作者简介:彭燕媚(1980—),女,广东揭西人,小学语文一级教师,本科,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彭燕媚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研究方向:体验式作文教学。

猜你喜欢
走心
夸张语言,写“走心”记叙文
音乐节目如何做才能走心
匠心制造来自走心的细节专注
做一名“走心”班主任
李安:拍片靠科技更靠“走心”
与家长相处要“走心”
从“听”音乐
手抄党章须“走心”
课堂阅读应“走心”
走基层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