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自我提升

2019-10-20 11:30王楠
知识文库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小学教师幸福感

王楠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衡量一位教师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还能够使教师更大力度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法,以小学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找到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方法与策略。

1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概述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通常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职业活动中所产生的认知满意度和所获得的情绪情感体验。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事业有成的坚实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教师是否体验到职业的幸福,与教师的思想境界、人生目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

2 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

近年来,很多学者研究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为典型的是肖杰(2004)对大庆市100名小学教师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总体现状不容乐观,有近一半的教师感受不到幸福感,有15%的教师处于混合的情感之中,只有一少半的教师能体验到幸福感。不同学校、不同环境背景下的教师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差异,此外教师个人的性格、心态等也往往决定着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变化程度。

除了肖杰之外,曹建强也对酒泉市7所小学的教师职业幸福感进行了调查研究;姜艳(2006)对苏州市的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进行研究;王传金(2008)利用访谈的问卷的方式对C市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做了深入研究;李颖(2009)对淄博地区的340名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进行了研究。结论均显示:大部分的教师职业幸福感均较低。小学教师在工作中常因工作的高重复性、压力大等问题而缺失幸福感。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不高,消极情绪也在增多:据姚立新(2005)调查分析,在学校里的教师情绪状态人群比率为:平静(38%)、厌倦(31%)、焦虑(25%)、害怕(12%)、愉快(8%)、恐惧(7%)、兴奋(3%),消极情绪比率高达70%,可见,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普遍较低,而小学教师作为孩子们接触的前期教育对象,其心理压力和职业压力是更大的。

3 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3.1工作繁复和职业压力源多导致的心理饱和感

小学教师的工作具有高重复性,每天不断地重复教学工作和德育工作,长期在一个高度重复的环境中难免会产生厌倦情绪。此外,虽然教育理论中常强调教师需要有创造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创造性能力普遍较弱,多是履行学校和教研员交给的任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所以在这种长期从事单调重复缺乏创造性的工作的环境下,小学教师易产生心理饱和感。

所谓的“心理饱和感”现象,是说人已经处在一种相当厌烦的心理状态,也就是通常说的“腻了”。造成这种心理饱和感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3.1.1工作负担重

小学教师担负来自多方面的期望,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从学校来到家里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他们渴望知识的眼睛使得教师给自己更多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要好好为孩子的未来负责;从家长的角度来讲,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学业有成,能够成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能够拥有更好的未来,而教师就是帮助家长实现愿望最佳的人选。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学校,甚至还没有改掉幼儿时期的习惯,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会付出得更多,家长常常对教师寄予厚望,认为教师就应该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好;从领导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教师能够创造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学校的升学率做出贡献。这些方面的期望同时加在小学教师的身上,教师常常因无法同时满足每一个方面的要求而感到莫大的压力。

3.1.2不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

目前对于教师的考核评价常常只有一个单一的标准:所教班级的成绩排名。成绩排名靠前的班级的任课教師常被认为是好老师,而成绩排名靠后的班级的任课教师常被认为是“不好的老师”。由于评价体系的不合理,导致教师为了追求成绩而将考试题目提前透露给学生,造成班级所有学生知识掌握得都很好的“假象”,以此来评职称、涨工资等。在这种“虚假繁荣”的大环境下,很多老师难以忍受这种不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导致心理压力过大,从而感受不到职业的幸福感。

3.1.3学校人际关系矛盾

人是群体性动物,工作单位就是社会,每个人在其中都要与人进行交往,而人际关系恰巧也是人在社会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小学教师从表面上看来人际关系比较简单,实则不然,小学教师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等。但是一个人很难同时处理好这么多关系,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矛盾。

3.1.4非主科教师不受重视导致的失衡

学校任何一门课程的设置都是有道理的,小科的设置是为了让孩子各方面的素养都得到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小科教师的教学能力。目前的现状明显是非主科教师并不受到重视,这会让小科教师的内心受到一定的冲击,降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3.2职业压力大导致的职业倦怠感

美国心理学家佛登伯格提出职业枯竭这个概念,专指在服务行业中工作的个体在面对工作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同时,Maslach和Jackson在1981年提出了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情绪消极——心态冷漠——个人成就感丧失。

教师在高度压力的情况下,已经出现了职业倦怠感,很多教师每天上班的动力只在于这是一份让他能够挣钱的工作,而非对职业的热情。在各种压力的笼罩下,大部分教师已经从消极的情绪过渡到了心态冷漠的阶段,面对学生和家长,教师只是麻木地在工作,甚至已不再加入任何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只是不停灌输知识,追求考试成绩。

3.3科层制管理带来的职业无助感

小学教师在学校的管理常常是一种科层制的管理模式。科层制指的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小学教师在工作中常常处于被动的一方,他的职能和职位在学校中是较低的,普通教师要听学科组长的,学科组长要遵从年级组长的要求,年级组长要听主任的,主任要服从于校长,一层层下来,教师的任何行为会受到管理的约束,从而产生了一种职业无助感。

4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自我提升

4.1创造性地工作

所谓研究性学习的学生最快乐,创造性教学的教师最幸福。教师的教学应该有创造性,教师也应具有创造能力,创造能力较高的教师会拥有较高的幸福感,同样教师的幸福感也会提升教师的教学创造性。从创造性中善于发现教书的乐趣,要善教、乐教,寓教于乐;教师要自我学习并进行再教育,这样才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中找到突破口,找到快乐的源泉,从而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4.2陪伴学生成长,并从学生成长中获得幸福感

教师最常接触的对象是学生,可以说教师在一步步陪伴着学生的成长。小学教师更是如此,学生从幼儿园来到小学,从一年级调皮捣蛋的“小豆包”到六年级成熟稳重的“小大人”,小学教师一直陪伴在学生的左右,在和学生们共同成长。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教师要知道凡事都是有其两面性的,孩子们有天使的性格也会有魔鬼的性格,那么教师就要学会从另一面来看待孩子的成长,通过反向调节来帮助孩子改正魔鬼的性格。此外教师要意识到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不能急于求成,要慢下来等待孩子们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前进。这样学生在成长,老师也会感到幸福。

4.3积极获取社会的支持

教师这份职业很多情况下是被人所议论纷纷的,家长的抱怨,社会的抱怨,教师的压力可想而知。所以社会要及时给予教师支持与鼓励,家长也要理解教师的工作。同时,教师也要在内心给自己心理暗示,告诉自己这份职业正在积极地获取社会的支持,教师这份职业是高尚的。这样,教师会从各方各面的支持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4.4积极的自我心理调节

教师要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要想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积极情绪是思想和行为的催化剂。自我的心理暗示与调节要比外界的情绪影响更为直观和有效。在出现不良情绪的时候,教师要学会自我疏导,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调解,从而提升自己的职业幸福感。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小学教师幸福感
重庆科学城南开景阳小学教师作品
张家港市鹿苑小学教师作品
句容市行香中心小学教师作品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刘辉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画与话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对策分析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