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液压支架缸体漏液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9-10-21 07:03李凌云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5期
关键词:原因及对策漏液液压支架

李凌云

摘 要:液压支架是重要的井下机械设备,其缸体漏液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发的。无论哪一方面的原因或综合因素引发的漏液,危害都非常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为避免发生漏液、窜流等故障,本文首先对液压支架缸体的漏液原因(密封设计选型、零件制造与装配、零件使用损耗)进行了详细分析,随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手段。

关键词:液压支架;漏液;原因及对策;密封圈

引言

液压支架广泛应用于井下工作面顶板支撑,是煤矿综采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连续排列的液压支架不仅能稳定地控制顶板状态,而且有效地隔离了采空区和工作面,为采煤作业和设备维护提供了安全的操作空间。在工作过程中若缸体的密封性不能满足要求,轻则造成乳化液渗漏、支撑力减小,重则引起支架结构破坏、顶板局部失稳。因此,为提高液压支架工作能力,保障采煤过程安全稳定,对液压支架发生漏液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解决液压支架漏液的对策。

1. 液压支架结构及功能

液压支架主要由前梁、顶梁、掩护梁、底座、立柱、千斤顶、控制阀组等组成,其中各部分梁和底座构成了液压支架的承载结构主体,而立柱和千斤顶是主要的执行元件,千斤顶根据安装位置的不同,可实现推移、护帮等动作;立柱用于承载顶板压力和调整支护高度,顶板压力通过顶梁、立柱和底座,最终传向底板,因此立柱的压力稳定性是液压支架发挥正常功能的关键。

2. 液压支架缸体漏液原因分析

导致液压支架缸体漏液的原因较多,将重点从设计选型、制造与装配、零件使用损耗等角度进行分析。

2.1 密封设计选型

(1)活塞杆密封选型不合理

活塞杆密封在选型时必须考虑其瞬时耐高压性能,否则在压力波动和冲击时容易出现液体喷出现象。一般在该位置可选用Y形密封或蕾形密封等,Y形密封在使用时唇口朝向压力侧,在液压力作用下,唇口贴近密封面,并且内压力越大,密封接触越紧,密封效果越好。另外,Y形密封的两唇之间有较大空隙,因此可承受的压缩量较大,对压力的变化有良好的适应性,在活塞杆上使用较为安全可靠。当压力变化较大时,需要增加挡板,防止密封翻滚。

(2)活塞头密封选型不合理

活塞头密封主要用于隔离缸体内的高压侧和低压侧,其密封性能对液压支架的承载具有较大影响。在选型过程中,需重点从三方面考虑:

①密封性:当密封性无法满足要求时,高压和低压侧将出现窜液,导致支架支撑能力下降,甚至失去支撑力;

②耐受性:由于液压支架的工作介质是乳化液或纯水,因此密封圈需对以上两种介质有较好的耐受性,防止出现膨胀、老化等;

③抗冲击性:当顶板结构发生变化时,将对液压支架产生瞬时冲击。

(3)密封槽尺寸不合理

不论轴密封还是孔密封,所选定的密封圈必须安装在专用的沟槽内,而沟槽的深度和宽度将直接影响密封件的压缩量和密封性。一般情况下,根据设计手册可选定合适的密封槽尺寸,但由于加工误差和使用工况等影响,导致密封槽深度偏大、宽度超差等问题,从而引起密封压缩量不足、密封翻滚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可通过优化密封结构设计来避免出现密封故障。

2.2 零件制造与装配

(1)缸体焊接缺陷

液压支架千斤顶缸体主要由缸底、缸筒和接头等焊接而成,当焊接参数、焊条类型、焊接方式等选择不當时,容易产生冷热裂纹、气孔、夹渣等焊接缺陷,导致焊缝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降低,在井下高湿度环境中,处于高压作用下的焊缝缺陷进一步扩展,从而出现漏液等问题。

(2)加工和装配精度未达到要求

为保证千斤顶各零件之间达到合理的装配间隙,液压缸缸体和活塞等零件的加工和装配精度要求较高,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缸体的密封性将受到影响。①缸体内孔和端盖止口的同轴度超差,或端盖的内外圆同轴度超差时,导致活塞杆和活塞相对缸体内孔发生偏移,松弛的一侧容易发生窜液,而过紧的一侧容易发生过度磨损;②活塞头与缸体内孔装配间隙偏大,导致活塞密封在往复运动过程中挤入间隙,损坏密封;③缸体内孔或活塞杆的表面粗糙度高,加速了活塞杆密封和活塞密封的磨损速度;④密封孔口、密封槽两侧、密封安装路径棱边等位置未加工足够的密封安装倒角,导致密封安装过程出现切损,为后期漏液埋下隐患。

2.3 零件使用损耗

(1)密封圈的主要材质是耐油橡胶,而橡胶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老化、龟裂等现象,导致密封失去弹性;

(2)井下作业环境粉尘等杂质多,附着在活塞杆表面,部分被压入活塞杆密封内,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导致活塞杆粗糙度增加,磨损加剧;

(3)由于井下环境恶劣,导致乳化液中颗粒性杂质浓度偏高,加速了密封元件的磨损。

3. 漏液解决对策

3.1 注重密封选型与设计

根据密封圈安装位置、工作压力、使用工况等因素,结合实际经验,合理选择密封形式;另一方面,在密封圈材质选择过程中,应跟踪当前密封研发动态,选用抗扭曲性、抗撕裂性、耐老化性更加优良的橡胶材料;

3.2 缸体加工的质量监管

保证液压缸制造加工质量,液压缸的缸筒、活塞杆、活塞、导向套的配合面的尺寸精度,形状位置公差直接影响液压缸的装配精度、密封性能及使用效果。主要从加工工艺上消除油缸漏液的发生,首先,检查其加工工艺是否合理,是否有遗漏工序。其次,检查精加工数控机床的精度,好的设备才能加工出高精度的零件。第三,检查切削参数是否合理,参数选择不好,既浪费设备资源,加工出零件又不合格。最后要检查工装夹具是否满足要求。

3.3 使用过程控制液压支架缸体漏液

(1)存放条件

密封件需在避光、干燥、凉爽的环境中保存,避免挤压,缸体采取垂直放置,存放每6个月至少要动作一次,存放期不要超过2年。

(2)乳化液的正确使用

由于乳化液的浓度对其性能影响很大,浓度过小会降低其本身的抗硬水能力、稳定性、防锈性和润滑性;浓度过高会降低消泡能力,增大对橡胶密封材料的容胀性。所以,必须按规定,严格控制乳化液的配制浓度。乳化液规定的配制浓度为5%。pH值在6以下的水必须经过适当处理后方可使用,否则当氢离子浓度达到足够大时(pH值低)可以使乳化液破乳,影响乳化液的稳定性和防锈性,乳化液的水溶液配方通常呈碱性,pH值为7~9。

3.4 加强日常维护和检修并防止系统污染

液压支架液压系统污染的原因较多,按污染物分为固体颗粒、空气、化学物质等,而污染最大、危害最重的是固体颗粒。固体颗粒污染的乳化液就象研磨金属加工面使用的研磨剂。为提高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延长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降低液压支架的检修成本,必须把液压系统污染控制在允许的污染度内,在检修装配时,对各液压元件要严格清洗,避免将污染物带入系统中。在拆除、运输过程中要对各个液压元件、高压胶管等各个界面或接口应用塑料膜包扎密封及堵盖密封好,以防分解、安装、运输时接触污染物被污染。另外,对新出厂的设备,要用系统中的乳化液对整个系统进行清洗,以防机加工时残留的固体颗粒。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液压支架缸体漏液的危害性极大,实际工作中:活塞杆与活塞头密封选型不合理、密封槽尺寸设计不合理、缸体焊接缺陷、加工和装配精度未达到要求、密封磨损和老化等因素都是漏液发生的直接原因。我们应重点从密封选型设计、液压缸制造质量控制、使用过程、日常维护与检修等方面,对液压支架的漏液故障进行治理。

参考文献:

[1]王淑娴. 液压支架立柱常见故障的分析与解决办法[J]. 山西焦煤科技.2018.42:17-19

[2]杨静慧,常海峰. 煤矿液压支架故障及其防范[J]. 山东工业技术,2018(16):78.

[3]赵奕磊. 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泄漏故障诊断与实践[J]. 煤矿机械,2018,39(6):135-137.

猜你喜欢
原因及对策漏液液压支架
碱性锌锰干电池漏液失效分析①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留置尿管期间尿道口漏液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打胰岛素漏液, 拔针前转一圈
应用PDCA 管理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品输液漏液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中长跑锻炼焦虑心理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高中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探究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