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用茶防治脂肪肝病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2019-10-21 08:41乔燕柳海燕侯景
现代食品·上 2019年8期
关键词:黄酮作用机制脂肪肝

乔燕 柳海燕 侯景

摘 要:脂肪肝出现在人群中的频率逐年增加,其疾病谱复杂,病因多样,一般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3大类。中青年人群中的脂肪肝患者越来越多,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如何防治脂肪肝也因此成为当今医学界的一大难题。非主流茶(即代用茶)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历史。多种代用茶均有一定的治脂肪肝病的效果,茶叶中含有的黄酮、多糖和多酚类化合物是其有效成分。本文就代用茶对脂肪肝的防治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脂肪肝;代用茶;作用机制;黄酮

Abstract:The frequency of fatty liver in the population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disease spectrum is complex and the causes are diverse. Generally, it can be divided into simple fatty liver, alcoholic fatty liver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More and more fatty livers appear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people, threatening human health, and how to prevent and treat fatty liver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in the medical world. Non-mainstream tea (substitute tea) has a wide application history in China.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a variety of substitute teas have a certain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fatty liver disease.The flavonoids, polysaccharides and polyphenols contained in tea are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research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fatty liver by substitute tea and discuss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s.

Key words:Fatty liver; Substitute tea; Mechanism of action; Flavonoids

中圖分类号:R575.5;S571.1

在21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高糖高脂食物不断摄入人体,体内脂代谢发生明显变化,诱导脂肪肝的发生,脂肪肝已经渐渐成为中国第一大肝病。脂肪肝(fatty liver)形成[1]的主要原因是肝细胞内积聚了不同的脂质成分,这些脂质以甘油三酯为主,包括三酰甘油、磷脂、脂肪酸或胆固醇等,其含量若超过肝湿重的5%,则可判定为脂肪肝。脂肪肝的分类方式多样,按照脂肪的含量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3类;按照其病因,可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酒精性脂肪肝(AFLD)、药物性脂肪肝及肝炎病毒感染后脂肪肝等。

自古中国人爱饮茶,善制茶,这不仅是因为茶清香,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茶具有一定的养生药用价值。一些非主流茶(代用茶)有多种功效,如清火、明目、消渴等,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其对脂肪肝也有一定作用。代用茶[2]是指取植物原生部位如根、叶、花等进行二次加工,少添加甚至零添加其他成分,以充分发挥其植物本身营养价值,代用茶属于药食同源类物质,如柳叶腊梅茶、青钱柳原叶茶、葛根茶等等。食疗抑制是防治各种病症的基本方法之一,具有毒性低、效果慢等特点,是保肝护肝的重要措施,因此可采取饮用代用茶的方法降血脂。本文就各种代用茶的药用价值及对脂肪肝的防治作用进行综合阐述,并讨论代用茶的发展前景,为防治脂肪肝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对未来脂肪肝的防治有所帮助,减少其发生的概率。

1 脂肪肝病的研究现状

脂肪肝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肝内脂肪大量堆积,肝细胞内存在脂滴,进一步便可发展为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其发生机制是:当人体内的脂质代谢平衡被打乱时,肝细胞内合成大量脂肪,超过肝细胞自身氧化合成脂蛋白运输至细胞外的能力,多余的脂质就会堆积在肝细胞中,逐渐积累,导致细胞肿大、变性、最后形成脂肪肝。NAFLD共有4种: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以及脂肪性肝硬化。经研究发现NAFLD的发病机制[3]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如环境、肥胖、饮食结构及脂质过氧化等。如今医学界广泛接受的一种理论是“二次打击”学说[4]:胰岛素抵抗(IR)引起肝细胞内脂质积聚,线粒体和细胞色素P450-2E1形成自由基,导致脂质过氧化,最终造成肝损伤、蛋白质变性等病症。IR在NAFLD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性别、年龄和职业不同,患病的概率也有所不同。现今在中国较为经济发达的地区,NAFLD的发病率大约在15%,并且还在不断上升;男性群体发生NAFLD的概率高于女性群体,男性各个年龄段发生NAFLD的概率均等,女性则在49岁以后更易发生。对NAFLD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目前还没有疗效理想的防治药物,西医一般采用改善IR,保持脂质代谢和脂质过氧化平衡,控制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手段;而中医则是根据化痰祛湿、活血化瘀、疏肝健脾的方法来医治NAFLD[5],中药在NAFLD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2 具有防治脂肪肝功效的代用茶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2.1 柳叶腊梅茶(黄金茶)

柳叶蜡梅是蕨纲蜡梅属植物,生于山地林中,种植范围较小,是中国特有种。主要药用部位是叶,柳叶腊梅叶富含挥发油、黄酮、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其中挥发油成分含量最高。柳叶蜡梅的多种活性成分均具有抗氧化活性,抗氧化是治疗NAFLD的重要手段之一,抗氧化剂常被用来制作成保肝养肝类药物或保健食品。潘心禾[6]等曾采用ABTS法检测柳叶蜡梅中的活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该柳叶蜡梅乙醇提取物中的7种化合物均具有较好的清除氧化自由基的作用,而清除氧自由基又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手段之一,表明它具有防治NAFLD的作用,它的降脂作用同时也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虽然如今柳叶蜡梅对NAFLD的防治功效没有被明确证实,但已有资料表明柳叶蜡梅可在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7]中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那么也可以猜测柳叶蜡梅茶对于脂质代谢絮乱和衰老氧化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很可能有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如何更好地开发柳叶蜡梅也成为了现今的一大研究热点,其应用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林祖辉[8]等人还发现畲药食凉调脂汤(主要成分为柳叶蜡梅)能明显影响脂质代谢,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病症,是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药方,现今在丽水市畲族地区多将柳叶蜡梅叶或根制作成食凉茶,平时饮用来降脂。将柳葉蜡梅制作成代用茶来防治脂肪肝也需要更多的研究。

2.2 青钱柳原叶茶

青钱柳又名金钱柳,是胡桃科青钱柳属落叶乔木,主要分布于山区石灰岩等地,是植物界的大熊猫,但因对其的关注较少,属于中国濒临灭绝的植物之一,但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它的药效,逐渐开始大范围人工种植。现今,常摘取青钱柳的芽叶,炮制成青钱柳茶,备受人们的喜爱。最近几年,青钱柳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其叶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多糖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及三萜类等化合物,是一类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与减肥美容等多种功效的代用茶。高血糖现在已经成为人类的第二大杀手,经实验发现,青钱柳对糖尿病的治疗有奇效,同时还可以降低NAFLD的发生率,而其中的有效成分就是青钱柳多糖,李磊[9]等曾采取动物实验证明了其中含有的多糖有效成分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而谢建华[10]等通过正交试验对青钱柳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后获得了较纯的多糖复合物,经药理实验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对NAFLD的防治有一定的帮助;易醒[11]等通过建立高脂血症模型,给药后结果表明,青钱柳中的脂酶具有较高的活性,能够促进脂肪的分解,同时对高蛋白分解酶的活性也有影响。以上实验表明,长期饮用青钱柳茶对防治NAFLD有一定的功效。

2.3 铁皮石斛花

铁皮石斛是现在市面上常见的保健品原料之一,是兰科石斛属的草本植物,《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铁皮石斛具有益胃生津、厚肠胃的功效,现代医学证明其还具有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作用。铁皮石斛茎是主要药用部位,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生物碱、多糖、黄酮类化合物;龚庆芳[12]等对其花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研究,实验发现铁皮石斛花中还含有氨基酸等成分,其余成分与铁皮石斛茎相似,但前者中的总黄酮含量高于后者,黄酮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因此铁皮石斛花对防治NAFLD有一定的功效。铁皮石斛花茶中含有的总黄酮[13]可以清除体内的多余自由基,降低肝细胞的氧化损伤,由此达到降血脂的作用;查学强[14]等通过邻苯三酚自氧化和Fenton实验验证了不止总黄酮化合物具有上述能力,多糖也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上述种种实验表明,铁皮石斛对NAFLD具有防治效用,长期饮用该代用茶,对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有一定作用。

2.4 荷叶茶

NAFLD可从脂肪性肝炎过度发展成肝硬化,严重至肝癌、肝衰竭,对于此病,目前中医多采用自制的荷叶药方进行治疗。众所周知,荷叶晒干后泡茶饮用有瘦身减肥的作用。从中医角度来看,它是药食两用的植物,具有降脂、抗病毒、抗氧化等功效。黄志华[15]等通过中药荷叶降脂煎联合HD肝病治疗仪观察其药用效果,实验表明,治疗后肝细胞内脂肪的沉积量有所减少,肝脏密度降低,荷叶对NAFLD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李纯伟[16]等人则对用荷叶生物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荷叶碱治疗后的模型动物的脂肪病变情况有所好转,肝脏中的TG、TC含量降低,有一定的降血脂功效;而王俊杰[17]等人研究了荷叶黄酮,实验证明,经黄酮治疗后肝细胞结构恢复正常,细胞内脂滴减少或消失,脂肪变性细胞明显减少。降低肝脏中脂肪的沉积和抑制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是防治NAFLD的重要措施,荷叶中的生物碱和黄酮都具有该功能,因此饮用荷叶茶可以降低NAFLD的发生率。孙智达[18]等还发现除了上述成分外,荷叶茶中的原花青素还能调节血脂、平衡脂代谢,综上所述,饮用荷叶茶对防治NAFLD有作用。

2.5 桑叶茶

桑叶茶原料安全,分布范围广阔,含有维生素、氨基酸、芸香苷及生物碱等多种活性成分,有加快新陈代谢、抗衰老等作用。有实验表明[19]桑叶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调控,服用桑叶可以促进体内脂肪组织中LPL、Leptin基因的表达,激活AMPK信号通路,降低TG和游离脂肪酸的生成量,以达到降血脂的目的;朱玉霞[20]等研究了桑叶中黄酮的降脂作用,结果表明,其可增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的活性,活化后的PPARγ可改善IR,增强胰岛素的信号传导作用,对NAFLD有防治作用;另外,还有营养学家认为,循环系统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是LDL-脂蛋白的氧化,过量的脂蛋白氧化并积聚在血管内壁,使其管腔壁增厚,内部变窄,严重者可导致动脉粥硬化或心肌梗。经实验验证发现[21]桑叶茶中含有抗脂质过氧化的成分,可清除体内有害的过氧化物和氧自由基等,同时还能软化血管,减少脂质的沉积,从而达到防治NAFLD的目的。

2.6 枸杞茶

枸杞在生活中极其普遍,可以食用也可直接作为药材,是药食同源的一种普通中药,大多数人所熟知的功效有养血明目、抗衰老等作用。枸杞中含量较多的活性成分是枸杞多糖(LBP),也是主要的药用成分,除此之外还含有生物碱、牛磺酸、维生素及挥发油等化学成分。此外枸杞还具有防治脂肪肝的作用。通过长期的实验发现[22],NAFLD的防治与体内脂联素和抵抗素的表达有一定联系。脂联素主要是在肝细胞内与其受体结合后,激活蛋白激酶和过氧化体增殖物受体配体的活性,从而激活脂肪酸的氧化反应,降低细胞内游离脂肪酸含量,达到防治脂肪肝的作用;后者则与前者的作用相反,它可以抑制磷酸腺苷激活蛋白酶的活性,导致脂质含量升高,使肝脏发生脂肪变性,诱导形成脂肪肝。LBP防治NAFLD的主要机制可能就是通过调节抵抗素和脂联素的水平;邢铭友[23]等也曾用枸杞糖肽治疗NAFLD。枸杞的作用还有待更多的研究,饮用枸杞茶对人体的作用也有待深入发展。

3 小结与展望

脂肪肝的形成原因极其复杂,可能是多重因素的叠加效果,这就意味着治疗该病的难度也十分大。目前世界上西医的治疗手段是采用各种针对性药物,如用胰岛素增敏剂减少由IR引起的脂质异常代谢;利用降脂类药物促进脂质代谢,维持肝内脂质合成与利用的平衡;用抗氧化剂阻断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是较有效的一种手段。但以上西医方法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能一时解决问题,却无法根治,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转向了中医药上,通过发掘中药中活性成分进行提前防御和后期治疗。而本文中提到的代用茶对于防治脂肪肝有着一定的功效。茶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的食物纤维可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减少脂肪堆积;茶多酚与黄酮类和酚类具有相似的功效-抗氧化作用,有抑制脂质过氧化[24]的作用,可起到降血脂、胆固醇与甘油三脂等的作用,促进脂质的分解,降低堆积的脂质含量。目前市面上的各种代用茶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可以养生、理气、调整代谢等,减少体内的脂质含量,恢复脂质代谢平衡,降低脂肪肝的发生率,并缓解NAFLD和AFLD病症,同时因茶进入身体内可使体液变成弱碱性,降低了癌症的发生率。代用茶具有极大的应用潜能,但是它的研究还在初级阶段,其更多的应用价值还需要更多人去研究发现,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人们也应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两者相结合才能减少脂肪堆积,降低脂肪肝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Matteoni C A,Younossi Z M,Gramlich T,et al.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 spectrum of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severity[J]. Gastroenterology,1999,116(6):1413-1419.

[2]赵和涛.我国天然植物代用茶研制与开发[J].贵州茶叶,1996(4):1-4.

[3]Jonscher K R,Bruce K D. Current Models of Fatty Liver Disease; New Insights, Therapeutic Targets and Interventions[J].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medicine and biology,2019(1134):33-58.

[4]Samuel V T,Shulman G I. Mechanisms for Insulin Resistance: Common Threads and Missing Links[J].Cell,2012,148(5):852-871.

[5]Liu C,Liao J Z,Li P Y.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extracts inducing autophagy as a novel approach in therapy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7,23(11):1964-1973.

[6]潘心禾,史小娟,张新凤,等.柳叶蜡梅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99-102.

[7]张健健,陆天飞,董 彪,等.柳叶蜡梅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肝脏,2014,19(2):112-114.

[8]林祖辉,张兆和,鄢连和,等.畲药食凉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10):2085-2087.

[9]李 磊,谢明勇,易 醒,等.青钱柳多糖组分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4):484-486.

[10]谢建华.青钱柳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解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7.

[11]易 醒,谢明勇,温辉梁,等.青钱柳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1(3):52-54,57.

[12]龚庆芳,何金祥,黄宁珍,等.铁皮石斛花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科技,2014,39(12):106-110.

[13]唐静月,颜美秋,齐芳芳,等.铁皮石斛花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3):235-242.

[14]查学强,王军辉,潘利华,等.石斛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7(10):90-93.

[15]黄志华,邓秋华,吴任泉,等.荷叶降脂煎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42-43.

[16]李纯伟,张秋菊.荷叶生物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13(2):23-25.

[17]王俊杰,舒 洋,龙 婷,等.荷叶黄酮治疗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1(2):61-64.

[18]孙智达,杨尔宁,谢笔钧.荷叶中原花青素对果蝇寿命及小鼠SOD及MDA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5(12):221-223.

[19]刘功炜,侯海瑞,王尧悦,等.桑叶对绒山羊血脂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6(3):16-24,33.

[20]朱玉霞,邹德平,刘学鹏,等.桑叶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影响的研究[J].四川医学,2008(9):1114-1116.

[21]高 岭,刘俊权.桑叶茶对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J].寧夏医科大学学报,2000,22(2):93-94.

[22]Katsiki N,Mantzoros C,Mikhailidis D P. Adiponectin, lipids and atherosclerosis[J]. Current opinion in lipidology,2017,28(4):347-354.

[23]邢铭友,刘 璐,钱冬斌,等.枸杞糖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8,18(2):83-85.

[24]Saricam T,Kircali B,Koken T. Assessment of lipid peroxidation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 The Turkish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urkish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2005,16(2):65-70.

猜你喜欢
黄酮作用机制脂肪肝
大豆黄酮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探寻
超声波辅助提取苦荞麦总黄酮工艺的优化
平卧菊三七叶中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体检发现脂肪肝怎么办
豆浆能预防脂肪肝吗?
冠心丹参方及其有效成分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作用机制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是真的吗?
响应面法优化繁缕中总黄酮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