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 规范发展

2019-10-21 10:27王盈盈王守清
项目管理评论 2019年1期
关键词:考验落地争议

王盈盈 王守清

回顾2018年,社会各界一致认可PPP的价值,政府和市场对PPP的态度是又爱又恨。中国的PPP表现为四个特征。

(1)投资落地速度放缓。除了PPP自身的发展进入规范收紧时期,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央“去杠杆”、金融市场进入调控周期等宏观环境也导致了PPP落地速度放缓。

(2)立法之路任重道远。自2017年7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PPP条例(征求意见稿)》以来,社会各界翘首以盼,但由于立法工作难度大,即使近期能出台条例,对核心问题的解决也不要期望过高,毕竟立法是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

(3)规范管理旗帜鲜明。自2017年下半年特别是11月以来,财政部整改态度鲜明,执行效果显著。国家发改委也积极、务实,密集奔赴多地开展调研。然而,政府管理层仍未形成有效合力,又恰逢部委机构与职能调整,土地、财金等与PPP密切相关的宽松政策前景仍不明朗。

(4)投融资风险初显。金融市场对PPP全面提高了放款条件和风控要求,而且有报道显示,部分投资人被PPP拖累,市场一度唱衰PPP。其实,PPP本身并没有错,是动机不纯的主体、不合规的方案和流程等导致了PPP超前、过度、泛化、投机和不规范等问题。

展望2019年,PPP有六个方面值得关注:

(1)加强监管。2019年大部分項目将进入运营期,这是真正考验政企合作结果的时候。地方政府需要按效支付费用或补贴,要逐步细化绩效考核指标并加强监管,过去低价抢项目的中标企业可能会面临考验。

(2)出现违约。地方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和信用将受到真正的考验,会有部分地方政府由于过去着急上项目、前期工作粗糙、忽视财政风险、轻视合同与流程等原因,不得以开始拖欠付费和补贴,甚至出现违约。

(3)争议增多。对于进入运营期后的情况变化,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开始出现争议,如何解决争议将影响项目可持续性,这需要中央层面出台更具体的相关政策,指导各方妥善解决。

(4)数据蓝海。政府的规范管理、企业的投资受挫,将促使各方理性看待和实施PPP项目,也倒逼地方政府加强监管。面对如此庞大的系统工程,政府监管越来越需要依靠信息化手段,因此,依托数据分析和信息化手段的蓝海市场将逐步形成。

(5)新咨询显现。有实力的企业开始真正考虑运营、集成全产业链,部分金融机构开始尝试真正基于项目融资的放贷。在过去5年,很多咨询公司挣足了“两评一案”和项目合同咨询费。2019年将是考验咨询机构真本事和新本事的时候,需要服务于项目落地后的执行、履约、监管和退出等工作。这将是新的咨询需求,而这几年数量激增的咨询机构将开始分化,出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局面,大咨询和全过程咨询也会逐步增多。

(6)培训回暖。这几年形成的大量案例和相关数据有待分析和总结,PPP学术研究将迎来新机遇。培训市场将逐步回暖,但业界对培训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专业、细化。

总之,没有做不好的PPP,只有不好好做的PPP从业者。各位PPP从业者共同努力,让PPP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考验落地争议
眼力大考验
眼力大考验
“感谢贫穷”是 毒鸡汤吗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午后
难忘落地大摆钟
20
考验
奥巴马增兵阿富汗饱受争议
俄争议把海参崴租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