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与意义研究

2019-10-21 09:29单颖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师德建设作用教育

单颖

摘 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途径,对高校自身的长远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简单阐述了高校师德建设融入齐鲁文化的可行性与意义,重点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新形势下齐鲁文化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齐鲁文化 师德建设 教育 作用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校教育质量的保障,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必要前提。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其师德形象、思想政治状态以及行为举止对学生的优秀品质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要将师德建设放在教育发展的首要位置,从齐鲁文化与师德建设的融合做起,不断从其中汲取营养,有效提升教师的师德修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就是笔者就此的分析与论述。

一、高校师德建设融入齐鲁文化的可行性与意義

齐鲁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其本身的凝聚力与生命力。齐鲁文化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墨子等杰出的思想教育家,他们为现代高校教师树立了典范。从宏观角度来看,齐鲁文化所包含的基本精神与高等院校教育理念高度吻合,对高校教师师德修为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为齐鲁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基本精神之一,对教师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是指使教师充分认识到知识融会贯通的重要性,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并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展开平等讨论。“身正”是指教师以自身端正的行为做榜样,不贪图享乐,不断学习,潜心研究真正的学问,为教育事业贡献出最大的力量。[1]

二、新形势下齐鲁文化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1.“有教无类”的启示作用

“有教无类”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指只要存在教育,就不能把受教育分类,厚此薄彼。根据相关调查数据分析,现如今我国高校招生数量在逐年增多,教育合理化以及公平化也成为衡量高校教育的一项关键指标之一。所谓师德,是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出的精神理念,而“有教无类”对师德建设有以下三点启示作用:一是,教师应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因性别、民族、宗教等原因轻视某一位学生,要做到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思想与人格,严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将其三六九等分。同时,作为高校辅导员不能只重视班级干部,要做到平等对待,使学生感受到教育公平性。相关研究表明,教学过程中的不公平对待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必须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重视,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二是,教师应“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点,并针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与之相应的策略,使学生能够展开高效学习。要想实现“以生为本”,就必须从教材内容、课程规划、考核评价等多方面做起,建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突出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之处,使学生能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每一门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三是,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社会发展离不开人才,现如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建设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教育的主要目标。[2]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即要求教师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与道德素养,还要求教师应具有独到的眼光,能够以超前的教育思想优化教学。

2.“学而不厌”与“重义轻利”的启示作用

“学而不厌”就是指做人要不断学习,从学习的过程汲取新的知识,并不会感到厌烦,“活到老,学到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教育从事者最基本的要求。教师这一职业就决定了他们必须应具备通过学习来完善自身的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拓展知识视野,为教学研究做出相应的贡献。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实时热点,从中摘取可用于教学的知识,及时更新知识储备,为学生提供一堂更加全新、更加新颖的课堂。“学而不厌”是现代教育对高素养教师的基本要求。“重义轻利”是孟子所提出的义利思想辨析,在现代教育中主要体现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从古至今,不损害他人利益始终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尺,将“义”置于“利”之上是体现“义气”的主要方式,即若是“义”与“利”发生冲突,则要做到“重义轻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大量新型文化思想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造成了一定影响,体现为部分人过于重视利益与物质,将道德思想弃之不顾。在这种情况下,若是不重视高校师德建设,则会严重危害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影响力强弱的角度来看,教师的职业道德有着较为突出的直接性、广泛性以及深远性。为了使教师这一职业受到尊重与重视,党和政府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表彰先进教师、设计教师奖励基金等,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薪资待遇。“重义轻利”精神要求教师充分理解,以端正的态度正确对待教育教学,将培养人才放在首要位置,做到识大体、顾大局、轻名利,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3]现如今,各个地方都重视了传统文化对师德建设的作用,如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与其他高校的交流座谈活动,通过交流使教师对齐鲁文化中蕴含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了解,有效地提升了参与活动的所有教师的师德修为,进而加强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的信念。

结语

综上所述,齐鲁文化与师德建设的融合对提升高校教师师德修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充分认识到齐鲁文化融入师德建设的意义,全面理解“有教无类”“学而不厌”“重义轻利”等思想文化的启示作用,并充分挖掘齐鲁文化的深刻内涵,不断创新师德修养新途径,从而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艳琳,陆俊.中国古代书院师德文化与当代高校师德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8(04):122,125.

[2]么新鹤.齐鲁文化的形成、地位与精神综述[J].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03):65,71.

[3]周玉衡.师德建设中渗透传统文化之路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3(05):63,66.

猜你喜欢
师德建设作用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