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力、逻辑与路径

2019-10-21 14:05宫法明
中国高等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战略选择高等教育改革

宫法明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分析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力基础,把尊重教育规律,回归育人根本,坚持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统一方针,将内涵式发展道路作为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逻辑,主动适应时代新变化,制定新战略、新部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战略选择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要论断为办好新时代高等教育提供了科学思想指引,开启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征程。在新时代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必须对新时代与高等教育的内在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将尊重教育规律,回归育人根本,坚持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统一,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作为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逻辑,以此推动我国向现代化高等教育强国迈进。

新时代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力基础

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是社会环境和时代变迁的历史产物。因此,应从动力基础层面审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揭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层动因。本文从功能理论观点出发,把新时代影响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力基础分为根本动力、常规动力和催生动力。

1.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力: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改革的起因源于对教育的认识,对高等教育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理念,理念的更新是改革的先导。在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影响下,教育理念发生了新的变革,进而推动着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改革。

一是大学职能理念。当前,我国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在新时代,要注重将知识创新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种类的变化密切联系起来,依靠学术成果的转化创造新的产业,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注重发挥国际交流合作的职能,高等教育的学术性使得它跨越政治文化差异,成为不同国家、地区与民族相互交往的纽带,在国际合作中发挥推动作用。

二是人才规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重培养

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这要求高校必须更新教育质量观念,实现由注重专业知识教学向基础知识和人文知识并重转变,由注重传授式教学方法向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转变,由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程度衡量教育质量向协同衡量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转变,由强调全面发展向强调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协调转变。

三是大学自治理念。由于大学和社会的相互需求,使得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略,它表明了大学在崇尚“自治”的同时应服从于社会需要,特别是在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背景下,政府不断向大学放权,大学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逐步强化,大学自身的价值诉求得以唤醒。这推动高等教育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重构政府、社会和大学关系模式,实现整体结构、功能的优化。

2.高等教育改革的常规动力:体制机制

其一,经济体制的完善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高等教育为了与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需进一步改变长期以来单纯追求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内在统一。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现状,仍有部分问题不可忽视: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已实现多样化,但模式需进一步规范,例如民办高等教育的定位问题、公益性与营利性问题、产权与资助问题、收费与公平问题、立法与保障问题等亟待解决;高等教育的投资主体已经实现多样化,但比例需进一步调整,需要有效破解高等教育投资“两极化”的问题,拓宽社会资金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的渠道。

其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需求推动了改革的深化。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冲突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力。具体而言,办学自主权的下放,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了直接动力;办学规模的扩大,推动高校管理和运营模式发生变化,并进一步推动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面对新形势,高等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方式相对滞后,需要通过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更新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

3.高等教育改革的催生动力:时代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时代动力主要有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等。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国际竞争演变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重视创新教育就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这要求高校不仅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还要在育人机制上建立鼓励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更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在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过程中,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培养创新人才。另一方面,新时代的高等教育改革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高等教育自我更新、自我保存和自我完善。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一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推动高等教育优化布局结构,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实现规模办学;二是推动改革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包括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科学研究管理体制,提高资源利用率,特别是用于科学研究的仪器设备利用率;三是推动优化高校内部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组织环境及校风学风等方面。此外,科技进步给高等教育带来的主要变化是新学科层出不穷,且学科呈分化与综合发展并行的趋势,这推动人们重新思考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更新和变革。

新时代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逻辑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改革和理性的逻辑统一。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等教育改革必须把握好以下基本逻辑:

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必须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改革,这不仅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也是把握深化教育改革方向,提升教育改革的系統性、整体性、协同性的需要。

坚持遵循教育基本规律。教育基本规律对高等教育具有深刻影响,并决定了高等教育有其相对的独立性,这也意味着高等教育改革必须遵循教育基本规律:一方面,高等教育改革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是教育的外部规律;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必须要培养适应并引领社会发展的人才,这是教育的内部规律。高等教育的内外部规律决定了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个体个性化与社会化的有机融合,而促进个体个性化与社会化的有机融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深化改革。但是,高等教育的改革不能过于关注外部规律,应该遵循内外部规律相结合,更加侧重内部改革,回归高校育人的根本。

坚持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指在教育规模稳定的前提下,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通过内部改革,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内涵式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除了“质量”之外还包括“规模、结构、效益”,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还应当包括“公平、制度”,其中“公平”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应然追求,“制度”是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新时代,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应着力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发展理念上从注重规模向注重质量转变;二是管理体制上从命令、指导、行政的刚性管理体制向政府、高校、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体制转变;三是评价方式从内部质量指标向多元化系统指标转变;四是教育资源从集中分布向均衡分布转变;五是学科结构从单一性向系统性、层次性转变,并建立动态的调整机制。

新时代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

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必须把重心从总量增长转移到优化结构布局、注重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等方面上来。新的历史条件下,高等教育改革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适应时代新变化,制定新战略、新部署,努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1.优化顶层制度设计引领高等教育改革新时代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需要打破常规,优化顶层制度设计,将改革和国情、校情相结合,使改革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第一,要全面领会顶层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顶层制度设计应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高校的发展不仅仅是高校自身问题,而且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相关政府部门还是高校自身,在制定战略规划時,必须服务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服从于高等教育目标与任务,而不能仅仅着眼于高校自身的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应着眼全局、突出重点、反映特色。顶层设计是一种具有全局性的总体发展部署,在进行顶层设计时,要将“把握趋势”与“国情校情”有机结合起来,在尊重国情、尊重传统,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学校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确立前瞻性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措施。

第二,要深刻把握顶层制度设计的重点内容。顶层制度设计强调系统性和整体性,要立足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相关要素,根据形势、阶段性特点以及地方特色等进行重点突破。

2.依托高校新型智库助力高等教育改革

2014年2月,教育部制定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明确指出,高校智库应当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等重要功能。所谓高校新型智库,就是指在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时期,把握新方向,拥有新思维,具有新方法,体现新作为,反映时代新要求的现代专业智库。高校智库依托高校教育资源丰富、学科专业齐全、人才资源丰富、研究基础深厚等优势,以研究科学、合理的教育规划、教育战略等为主要目标,应当成为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助力者。

一方面,面对大数据、创新创业、依法治校、现代大学制度、“双一流”建设等众多内容,高等教育改革局面复杂多变,亟需一些权威机构来把握深层次改革的本质问题,新型高校智库能够集众人智慧于一体,通过实践调研、访问访谈等形式收集改革的一线信息,并通过大数据、云端等技术对不同的信息和问题进行筛选、对比,剖析改革过程中的障碍及阻力,对改革进行全面监控,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当前,我国高校智库发展尚未完善,要建成高端新型的高校教育智库群,进一步助力高等教育改革,仍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增强新型高校智库的独立性和创新性,必须积极主动作为,坚持“特”和“新”,重点关注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问题,及时掌握国际著名教育智库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提升智库服务水平,以吸引决策部门青睐。同时,也要加强各高校智库之间的协作,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在合理竞争中寻求和谐发展。

3.坚持多方协同治理推进高等教育改革

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政府、高校和社会是重要主体,共同影响着改革成效。新时代,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是构建政府、高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坚持依法治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

根据治理理论,政府的治理过程并非是政府单独行使权力的过程,政府、社会和公民之间存在着权力的依赖和制约,各参与主体间会形成一个自主管理网络,共同分担治理责任。在高等教育领域,这种协同治理一般是通过责任共负、契约化和行政合同等多种形式整合不同领域的力量,形成协作网络,共同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具体而言,就是要实施教育分权,即政府通过授权与分权,转变和让渡职能,向高等教育的不同利益相关者诸如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分权和赋权,重新调整政府与高校、社会的边界,形成权力的多中心化,将政府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对高校的管理从直接参与转化为间接调控。例如,可引入市场机制,打破科层制的束缚,政府可以通过补贴、管制和合同形式进行间接运作,形成高等教育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和压力结构,从根本上体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阎光才.高等教育改革顶层设计的逻辑[J].中国高教研究,2014(1).

[2]张应强.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对高等教育改革进行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4(10).

[3]王建华.重启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4(5).

[4]吴康宁.反思我国教育改革的舆论支持[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2).

[5]展立新,陈学飞.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

[6]杨再峰等.新型高校教育智库助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6(7).

[7]黄红武.以协同创新的视角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5(19).

猜你喜欢
战略选择高等教育改革
基于创新理念的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思路探究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战略选择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