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手术围术期中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

2019-10-22 12:59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3期
关键词:排气肛门胃癌

445500湖北宣恩县人民医院,湖北 宣恩

胃癌为一种高发型、难治性恶性肿瘤,男性发病多,且以>50岁者最为多见。手术为其首选治疗手段,在治疗期间,开展全面、优质且科学的围术期护理,有助于提升手术效果,加速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以行手术治疗且有特殊诊断结果患者为主要对象,所设置的一种内容直观化、流程化护理模式。本文将此护理模式应用于胃癌患者围术期,探讨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1-12月收治胃癌患者6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0~75岁,平均(65.7±5.1)岁;病症类型:胃窦癌11例,胃体癌9例,胃底癌7例,贲门癌3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3~74岁,平均(62.2±5.9)岁;病症类型:胃窦癌10例,胃体癌8例,胃底癌8例,贲门癌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选取患者均有清晰的意识,而且认知、言语功能均处于正常状态;排除严重脏器性疾病及免疫系统异常。

方法: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在实施药物及饮食方面给予针对性指导。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更加全面的临床护理路径:①在手术开始前1~3 d:辅助患者将入院手续办理好,安排对应床位;此外,护理人员做好本职性入院介绍;待各项工作完成后,便可对患者进行各项评估,以此为基础,进行各项术前健康教育;另外,还需进行有目的性的心理指导,把完成手术后具体运动计划介绍给患者,并进行相关方法传授与指导;在手术前晚上,禁食12 h,禁饮4 h,并进行常规形式镇静、镇痛操作。②手术当天:把患者送到指定手术室后,辅助患者取标准的半卧位;在此期间,将具体保暖工作做好;监测生命体征,并且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实时性监测。③术后:做好交接,将整个手术基本流程简单讲解给患者,并且将手术具体情况告知患者;在术后第6~8 h 内,定时进行各项生命体征准确监测,通常情况下监测1次/d。④术后第1~3 d: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做好基础护理,定时更换引流袋,还需要对胃肠减压器进行定时更换,且还需实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具体量,同时做好记录,保证引流通畅。⑤术后4~7 d:若患者肛门排气已开始,便可围绕饮食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在指导期间,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把饮食护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一种比较恰当方式,讲解给患者;嘱患者多摄入流质饮食,并做到饮食清淡,100 mL/次,6~7次/d,酌情增减;除此之外,还需做好室外运动工作,但需要对运动具体次数及量进行合理控制。⑥术后8~12 d:此时便可根据恢复情况,将鼻肠管拔除,检查切口愈合情况,拆线;做好出院指导工作。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对比两组下床活动、住院等时间。评定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情况,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GIQLI)来评定[2],针对此量表而言,其主要囊括4大项,具体条目数量为36个,主要指标为自觉症状、躯体生理功能等,各条目评分为0~4分,总分144分,分值与患者各指标质量呈正相关。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0.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GIQLI 评分比较:观察组自觉症状、日常社会活动状态等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GIQLI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GIQLI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躯体生理功能状态 自觉症状 日常社会活动状态 心理情绪状态对照组 30 20.22±3.11 62.19±4.14 12.17±1.24 15.89±1.84观察组 30 23.18±3.16 65.10±4.34 15.14±1.68 20.23±2.15 t 3.24 3.30 3.37 4.27 P<0.05 <0.05 <0.05 <0.05

两组患者住院、下床活动、肛门排气时间对比: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下床活动、肛门排气时间对比(±s,d)

表2 两组患者住院、下床活动、肛门排气时间对比(±s,d)

组别 n 住院 下床活动 肛门排气对照组 30 12.4±2.5 4.7±1.2 3.8±1.1观察组 30 10.4±2.0 2.9±0.7 2.3±0.8 t 2.75 3.81 2.39 P<0.05 <0.05 <0.05

讨 论

临床护理路径实为一种将时间作为横轴,而将饮食指导、检查、活动、护理、用药及较为作为纵轴,通过制定详细计划表,来为患者提供全面、流程化、优质服务的护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能够让整个护理工作变得更加程序化[3]。本次研究得知,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通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由此提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胃癌患者围术期,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加速康复进程。另本研究可知,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临床护理路径还有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作用。针对临床护理路径而言,其能够以一种标准化、程序化的方式,促进医疗护理活动的高效开展,这与胃癌患者病理特点相符合[4];此模式强调护理工作为一和谐整体,各个环节有紧密的顺序性与时间性。另外,每日护理内容均简单明了,因而可以帮助患者更加高效开展工作,使患者获得更加优质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胃癌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不仅能加速其康复进程,而且还能提高生活质量,因而有着较高的综合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排气肛门胃癌
从“风盛则痒”思想论治肛门瘙痒症
肛门瘙痒不能挠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哈乐治疗肛门病术后排尿障碍32例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排气歧管螺栓紧固力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