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电影的儿童本位再思考

2019-10-24 13:55孙金辉吴茜娱
剧影月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创作儿童孩子

孙金辉 吴茜娱

2018年12月份,教育部、中宣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影视教育进入中小学课堂,旨在通过影视教育这个德育平台,并以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创新教育形式,能够让学生有更强烈的获得感。同样,儿童类型的电影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关键的引导作用,能够教育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下影视媒介发展迅速,世界各国的儿童电影发展势头正猛,对于中国儿童电影起着重要的借鉴作用。通过对中国儿童电影市场的研究,分析了中国儿童电影的不足之处,在儿童本位的角度上,借鉴各国优秀儿童影片的制作方式和叙事内容,从而进行反思与整改。结合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比较中外儿童电影的差距,结合社会意识形态分析优秀儿童电影作品,揣测儿童心理和情趣,以儿童为视角,从儿童本位出发进行思考和研究。

一、中国儿童电影发展状况概述

儿童电影最重要的是以儿童本位为中心,以儿童的视角,思维方式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从中国儿童电影的发展中可以发现儿童电影多以非儿童本位为主,虽为儿童视角,但多为成人取向,其中的儿童形象更多表达的是成人的理想或者对现实社会的认知,难以适应儿童欣赏。[1]

新中国成立前期的电影,如《孤儿救祖记》《迷途的羔羊》《三毛流浪记》等,所赋予孩子的形象大都以孤儿、流浪儿为主。[2]因战乱问题和家庭问题家破人亡,此时的儿童电影并不是起着教育儿童、娱乐儿童的作用,更多的是通过孤儿、流浪儿在经历过万般苦难之后还仍保持善良天真的童心,来抨击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制度的不公。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儿童电影的形象以红孩子的革命小英雄为主,多为家国愁民族恨,使孩子担当起时代所赋予的责任,此时的儿童电影多为政治思想所主导,在这种特殊时代下,儿童的行为模仿成人,其思想和行为与之儿童天真善良的形象严重不符。在创作风格上,创作者紧跟政治形势,从而忽视儿童的接受能力和审美需求。八十年代的儿童电影可以说是收获颇丰,其创作的儿童形象和电影类型开始多样化,创作者在创作时关注了儿童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迎合儿童的兴趣爱好,创造出一系列符合儿童自身的形象。到了九十年代,由于中国电影体质的改革,儿童电影的投资增加,大制片厂因为生产计划勉强拍摄制作儿童电影,而一些不正规的制片厂为了拿到国家补贴也进行儿童电影的拍摄,使得九十年代的儿童电影质量参差不齐,负面影响极大。并且在儿童电影创作本身,赋予儿童“成人”角色,使孩子拥有成人的坚忍、成熟的性格,利用其故事用来探讨人生问题。

二十一世纪以来也有不少儿童电影出现,但为观众所熟知的几乎不多。一是宣传不够,我们经常看到的宣传大部分为适合成人所观看的电影,宣传内容大部分为明星主演,知名导演制作或者主题震撼等,却极少看到儿童电影进行大力宣传;二是进院线难,由于儿童电影内容不吸引人眼球,得不到相应的经济利益,所以电影院不愿意引进儿童电影,从而导致儿童电影在市场方面的缺失;三是题材不新颖,没有创新。[3]由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思想的熏陶,使得中国儿童电影的定位有了很大的限制,和好莱坞影片相比,如《寻梦环游记》《宝贝老板》等,中国的儿童电影主题陈旧,制作老套,无法吸引观众的眼球;四是电影内容暴力,未考虑儿童作为观众的主体。例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绑架烤羊”游戏或者是《熊出没》中光头强电锯问题等等,这些动画电影里孩子眼中所谓的游戏仅仅是发生在屏幕里的虚拟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可取,严重模仿的甚至会对人生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纵观中国儿童电影发展的这几十年来看,中国的儿童电影由一开始控诉社会黑暗到为政治服务再到现在逐渐以儿童为中心制作电影这一过程,无疑是在慢慢的回归到制作儿童电影的初心——儿童本位的体现。虽有不适应儿童观看的负面内容,但是只要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学习先进思想和文化,进行创新,改变创作思路,中国儿童电影的发展也能在国际电影方面获得一席之地。

二、儿童电影中儿童本位的缺失

(一)儿童电影创作层面的缺失

创作态度缺乏明确性,容易动摇。儿童电影从儿童本位出发意味着创作者要以儿童自身的角度出发,从中国七十年代以前的电影来看,主旋律大部分以控诉社会黑暗和引领政治路线为主,以创作角度来看,创作者并没有真正的以儿童为受众,没有根据儿童的接受特征进行创作,被政治路线所带领。题材陈旧,没有新意,创作应从多种角度出发分析,明确的表现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也要求创作者真正的融入儿童视角。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丰富多彩,儿童对于社会的探索猎奇心理和周遭事物的变化好奇心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所以这就更要求创作者的知识储备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变化,改正创作态度,明确创作角度,丰富创作资源,改进影片内容,提高自身的媒介教育素养。通过对儿童兴趣爱好心理和审美特征的揣摩和认知,在不同领域上进行探索和创新,要敢于发掘新的事物,超越传统文化对于自身的限制,目光以全球开放性文化为主。

剧本写作题材单一,误导性较强。由于作者的创作角度受限,使其创作出的剧本内容单一化,从根本上就缺少儿童本位的体现。儿童电影的题材,必须趣味化与通俗化相结合,没有体现儿童本位的儿童电影主题就会显得偏成人化和社会性,使其丢失了儿童电影所具有的欢乐色彩,同样也引导孩子了解了其儿童年龄不该背负和承担的事情和问题。剧本的内容应该是以健康向上、欢乐自由为主题,由于孩子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较强,剧本在把握欢乐搞笑的同时也要掌握着“度”,让孩子认识到一些反面事物是好的,但是不能将某一夸张式的暴力描述的太过详细。比如在电影《熊出没》中光头强拿斧头和电锯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孩子模仿导致受伤的事就层出不穷,同样的儿童电影也不能再宣传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比如“主人永远自带无敌光环,不论做出什么伤害他们的事情,他们最终都会安然无恙。所以把握剧本中合适的“度”,创作出真正适合儿童观看的剧本才能体现出儿童本位。

(二)儿童涵化教育层面的缺失

涵化理论又称培养理论或教养理论,所关注的是电视对观众产生潜移默化的长期效果。电视是现代社会的文化指标,文化透过大众传播与其自身沟通,而这样的沟通则维系或修正出文化内一致的价值观。对于当代儿童来说从小就在各种电视文化的浸润中成长起来,他的成长过程与传统的社会儿童成长过程大相径庭,所以儿童影片的内容对于如儿童来说更加具有重要的道德价值观引导作用。[4]既然儿童影片对于儿童来说有此重要意义,那么对于在儿童电影内容的筛选上就更要把握好,避免出现一些级趣味、暴力色情的消极负面内容,所以这就要求很多儿童电影表现的社会都呈现出一种阳光积极正面的现象,在内容上遵从儿童本位,注重儿童的情趣思和心理。

儿童电影吸引人眼球的首要就是要写得有情趣,儿童情趣在儿童电影表达就是出自于儿童内心的想法动作,让人出乎意料、大吃一惊。用天马行的想象力去捕捉情趣,有助于拓展思维和塑造人物形象,细心揣摩孩子的内心想法,在想象中产生乐趣,能引人入胜。还有在制作儿童电影的时候要注重儿童心理,不要刻意去表现世美好的一面,而隐藏黑暗的一面,要相互结合,在不完全压抑儿童心理的情况灌输一些世界本来真实的面貌能让儿童对于所处的环境有着更深的了解,让他去重视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和不熟悉的生活,用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经历创造出符合儿童心理观看的形象,用来教育和娱乐儿童。

三、中国儿童电影的发展启示

(一)以创新方式发展中国儿童电影

塑造经典角色。国外儿童电影的创作者都注重童星的打造,如20 世纪30年代的秀兰·邓波儿,“开心果”的形象深入人心,还有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和艾玛·沃特森主演的《哈利波特》系列的电影,创造的魔法世界使众多孩子乃至成人为之疯狂着迷。对于中国儿童电影来说经典的角色众多,但大部分以“好孩子”、“红孩子”形象居多,剧本角色的参考大多是由流传的英雄事迹和小说所改编,甚至连从小陪伴孩子长大可以降妖除魔上天入地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也是从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所提炼出来的。对此中国儿童电影所要做的是真正创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融合,塑造出一个代表中国的具有包容性和兼容性的经典儿童形象,而且还得真正体现出儿童本位的创作导向,能给孩子带来欢乐并且从中可以学习到知识和经验的经典儿童角色。

电影“年龄段”分类的价值取向。在美国的电影行业中有着严格的电影分级制度,其目的是提前给家长提供电影的相关信息,帮助父母们判断哪些电影适合特定年龄阶段的孩子们观看。[5]其中分为G级(大众级,任何人都可以观看)、PG级(辅导级,该级别的电影中有一些内容不适合儿童观看)、PG-13级(特别辅导级,建议13岁后儿童观看)等。这些被分为适合儿童观看级别的电影首先在内容上就注重儿童的审美心理和社会的认知发展程度,大部分尊重了儿童阶段的性格特点,满足了成长阶段的猎奇心理、幻想心理等。[6]从现实生活中看,中国在引进外国儿童电影和制作儿童电影的时候并没有进行明确的等级分类,这就导致了一些家长不知该如何正确选取适合孩子所观看的电影内容,有的也是根据票房和评论进行选取观看。如获取美国奥斯卡最佳长篇动画奖的《寻梦环游记》中,就存在着一些不适合低年龄儿童观看的场景,比如为了梦想而偷窃,长辈对于晚辈梦想的破坏与训斥,还有孩子对于人死后世界的幻想,这些都对于孩子存在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所以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来说,应该明确电影的分类等级。

(二)注重电影观念教育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二十世纪以来发展迅速、影响巨大的媒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它已经融入到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具有娱乐功能,也具有很大的教育功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针对中国电影发展现状作了《电影与教育》的演讲,在演讲中,蔡元培认为“得电影者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得儿童者得未来。”可见电影的教育功能之强大在中小学生中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注重中小学生的电影教育观念。

当今中小学的教育越来越提倡开放式的素质教育,要求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在中小学开设的课程中可以设置选修电影课,挑选一些能引发学生思考和启迪的电影,既可以让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中感受到电影的魅力,也可以让学生对社会和生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样电影教育也可以使学生对电影产生兴趣,对电影产生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认知态度,那么今后作为传承者也可以提高自身的传媒职业精神和媒介素养,为我国日后培育优秀的电影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转变票房观念,加强政府干预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票房才是硬道理,儿童电影的短期利润显然比不过拥有明星效应商业片的利润,国家政府虽出大量资金进行支持,但也比不过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应付了事拍摄儿童电影的人。我们应转变票房观念,注重儿童电影的长线效益,从儿童本位出发,不能完全将儿童电影看做正常的商业电影,要当做公益事业来看待。在政府方面正确引导儿童电影所要呈现的价值观,使之内容符合儿童本位,适合儿童观看,并加强审核电影拍摄内容,严格筛选制作儿童电影的作者与导演,制作出真正符合儿童本位、引人瞩目的儿童电影。

中国儿童电影面向世界的电影市场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由于受到中华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制作电影方面思想较为传统,所以我们要敢于创新,创作出代表中国形象体现儿童本位的经典角色,在电影上映时进行适合儿童观看程度的等级分类。由于教育在儿童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也要注重儿童电影观念的培养,让孩子从小就对电影产生正确的较为完整的电影态度,对于媒介信息可以正确理解和分析。在电影大方面我们要转变票房观念,往儿童本位出发,不能只注重影院的效益,加强政府的干预,只有这样中国的儿童电影才能在世界电影的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创作儿童孩子
Jazz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六·一”——我们过年啦!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