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京剧服装的行当

2019-10-24 13:55庄丽
剧影月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布景大衣服饰

庄丽

戏服,顾名思义指戏台上的服装,有一定的程式性服饰,与台上布景、道具、盔帽相结合构建成整体的人物造型,在戏曲舞台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舞台上的美术艺术有两个范畴:一是静态的,即布景、装饰、道具等;二是动态的,即移动的人物,包括头上的盔帽及所穿戴的服装。因为不同的色彩或形象配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让观众产生不同的反应。

戏曲主要是写意的艺术,但在某些方面又要写实。戏曲是用多个人物角色去表达一个复杂的故事情节,而这些情节不是只发生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因此我们不能光用表演手法去说明舞台上人物角色、情节、背景等,还需要用一些观众所熟悉且认同的事物,如布景、服饰及化妆等,把剧中故事的发展过程尽量完美地表现出来。否则,观众要用强大的联想力去区分不同角色、地点和环境。因而,有一定程式性的服饰、手法及写意写实的布景是剧中所需要的。

很多人都知道京剧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而不知京剧的服装也有“行”。京剧由于行当有分类、各角色穿戴也有差异。为了便于服装的管理,京剧服装也分为三大行:大衣行、二衣行、三衣行。

大衣行,也叫大衣箱,从技术职能来讲是管、拌、扎、勒,所谓的服装是管理保养,在演出中负责演员的服饰装扮、特殊人物的扎勒,在管理上有很强的技能操作,服饰塑造不同人物着装类型,为此服装的分行对表演起到了保证作用,为艺术达到预期效果,发挥着智慧和才能。大衣行在技艺处理上有自己的范围和特点,这类服装塑造的人物大都是官员、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丫鬟仆人等。另外从服装样式来看,大衣行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服装的袖口处均有水袖。大衣类中的服装种类分为:蟒、改良蟒、旗蟒、官衣、改良官衣、学士官衣、判官衣、开氅、鹤氅、帔、八卦衣、法衣、僧衣、褶子、宫装、古装、裙、裤、袄,以及斗篷、饭单、四喜带、丝绦、腰巾等服饰配件。二衣行,也叫二行箱,它和大衣行的技艺处理有着共同之处,但这类服装所塑造的人物大都是元帅、大将或武艺高强的英雄好汉等。从服装样式来看,它和大衣行一样,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所有服装的袖口、裤腿均为紧缩型,并且不论穿着任何样式服装,腰间均系大带或其它束带。这个特点也非常容易区分。二衣行的服装分类有:靠、改良靠、箭衣(其中含龙箭衣、花箭衣、素缎箭衣、布箭衣)、马褂(其中含龙马褂、黄素缎马褂、铲子马褂)、抱衣(含花、素)、夸衣(含花、素、绒、布)、卒坎、龙套、大铠、青袍、茶衣、大袖等,以及僧背心、道背心、镖囊、弹囊、绦子、大带及大带配件等。在二衣行中另有专用服,如《闹龙宫》中的孙悟空所用的猴靠、制度衣、猴夸衣等,神话戏的《虹桥赠珠》中的神将服、龟帅、虾将、鱼精等服装,及《四郎探母》中的国舅、二国舅、洪承畴的旗装,这些服装很少有其他人物穿着。

大衣行、二衣行是依据文、武分类。三衣行在技艺处理上没有像大衣行、二衣行那样具体。有些物品在使用上,一般要依据大衣行、二衣行的人物穿着,目的是达到统一调和、使用合理。

三衣行俗称靴箱,它所包括的物品,大多为人物穿着的靴鞋及内衣装束。主要有:水衣子、胖袄、彩裤(彩裤又分为红彩裤、黑彩裤、杂色彩裤,其中含白、香色、淡青、彩色,同时含素、绣花、花边三种,在样式上又分为散腿和紧腿两种)、护领、大袜、厚底(厚底通常有二寸、二寸五、三寸、三寸五)、朝方、登云履、皂鞋、薄底、彩鞋、彩簿底、虎头靴、鱼鳞洒、黑白道打鞋、小孩靴、僧靴、旗靴等等,不一而足。

京剧在艺术上已经臻于完善,其服装也达到了比较完善的境界,其魅力非是只言片语就能表述完全的,而这里我只是把京剧的服饰做一个分类,万不敢称了解了它的精髓。

猜你喜欢
布景大衣服饰
知了的大衣
不怕冷的大衣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穿大衣
不怕冷的大衣
艺林辨踪——浅析越剧布景的特色
谈舞台布景技术的作用
Wearing History
天凉了下来
做自己个性本色 COCO薇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