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2019-10-26 01:19汪寿明
人物画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写作能力作文教学

汪寿明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生活知识积累和语言能力的综合表现,也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尺。所以,对于农村地区的小学的语文教学来说,作文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自身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来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实现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切实提高。

关键词:作文教学;农村小学;教学方式;写作能力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得到了改善,但在教学理念的落实上仍呈现简单化。在语文教学方面,很多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上不愿做深度的探究,语文写作教学光有形式,没有内容,学生不能从中获得有效的写作知识,作文兴趣特别低。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一、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

提高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日复一日的观察和积累。生活素材是写作的重要来源和支撑,需要作者长期对生活进行观察和思考,才能在下笔时做到才思泉涌。“观察日记”要求学生每日记录,积累写作素材。写作灵感往往只在一刹那出现,“观察日记”能有效地对灵感进行捕捉和训练,很多学生反映他们已经养成随手记录的好习惯。当学生进行日记交流时,不仅能拓展思维、开阔眼界,还能吸收别人的观察成果,创新自己的日记写作技巧和模式。

二、进行思维引导,提升写作感受

对农村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还需要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有效获得写作知识。因此,进行思维引导的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学习感受。思维引导教学主要是利用多媒体,将写作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联系起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又有利于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写作,从而提高學生的写作质量。例如,在“写读后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读后感的基本写作格式和相关技巧用思维导图进行呈现,使学生可以有效学习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在对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思维引导上,教师可以采用共生写作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之间的差异得到弥补。共生写作教学的核心就是要构建一个共同写作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共生教学下互相启发、互相感染、互相碰撞、互相交流,以此改变作文教学氛围,使学生愿意写作,并能够写作。

以《我想对您说》的写作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开展师生共生和生生共生两种方式,实现引导性的写作教学,使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感受不同的写作思路。师生共生的方式主要是教师带领学生一同进行写作,脱离传统性的写作理论教学。在方式上,教师先做一些自身人生经历的讲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引发学生的心理共鸣;然后以经历为背景讲述“我”想说什么、对谁说、为什么说、怎样说,实现有效的写作教学引导,使学生在教学中有效理解写作的内容;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我想对您说》这篇作文应该怎样写,完成教学。在师生共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主体性,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让学生有共同参与写作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生生写作教学的开展以学生之间的互评为基础形式,在开展中,需要教师确立写作教学的核心内容,让学生在互评的过程中能够聚焦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学会写作文。

例如,在《漫话的启示》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提示漫画内容,然后让学生依据自身体会进行写作,最后再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评价各自的作文,生生之间互相指导。这样,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就可以提高写作兴趣,从而完成对写作知识的学习。

三、重视本地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农村的教育环境虽没有城市好,但是本地资源较为丰富,既有浓郁的乡土人文底蕴,又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风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农村学生提供了多样化、多元化的作文素材。当然,再丰富的素材环境也离不开认真仔细的观察,因此,培养学生观察周围景、人、事、物的能力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感官,有目的、有层次地观察并记录事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描写景物的文章,就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怀抱,让学生在自然中观察、体验、记录景物变化的特点。以写“云”为例,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晴时、雨时、晨时、暮时等不同环境下云的姿态,感受云的美,表达自己对云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又如,在《我的动物朋友》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预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去观察一种小动物,并上网查找或向父母了解这种小动物的习性。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就让观察同一种动物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进行互动交流并做出总结。之后,再依据学生的总结进行写作教学。这样,学生对于写作知识点的理解就会更加的深刻,也能在此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写作体验,学会观察生活、描述生活,这样也就实现了对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培养。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要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用眼睛去发现美,思考并记录所见所闻。

四、建立评价机制,激励作文创作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建立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的作文创作。在方式上,可以评选优秀作文,使学生的写作优点能够得到呈现,能够让其他学生模仿、学习。面对不同质量的学生作文,应首先肯定每篇作文的优点。大多数作文都是学生努力写出来的,是学生内心最自然、最真实的情感反映,如果只是按照统一的评分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作文,对写得不好的作文,一次次地否定,只会让学生一蹶不振,失去对作文的兴趣。相反,如果每一次作文都获得教师的一点点肯定,就会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在作文评价中,教师要及时表扬,让学生在肯定中变得乐于表达。

五、结语

总之,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其教学目标不仅在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还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是其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当前农村小学生写作教学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要紧跟教学改革的潮流,转变教学理念和思路,通过教学手段和模式的创新来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进而真正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唐永建.关于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些思考[J].才智,2014(08):40-40+43.

[2]许玉环.提高习作修改能力促进语文素养发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3):67-69.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写作能力作文教学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