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视域下的乡村文化振兴研究

2019-10-28 12:15廖红雪
理论观察 2019年8期
关键词:路径研究

廖红雪

摘 要: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认为精神生产是生产主体自由创造的生产过程,具有传承性、时代性和独立性等特点。乡村文化振兴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因此在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维度下探究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乡村文化的振兴要着重对精神生产的主体的价值取向进行培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与时俱进的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结合,使城乡共享文化资源,并农村文化振兴战略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展开。

关键词:马克思精神生产;乡村文化振兴;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8 — 0036 — 04

精神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生产理论中关于精神生产领域的理论性科学论述。

精神生产理论不仅精神生产理论不仅科学阐释了精神生产的生产过程,包括对生产手段,生产资料和生产特征,而围绕且生产主体与客体的,述了精神生产的内部逻辑和的论述。而且围绕阐述了精神生产内部的逻辑与外在生产条件的关系,从而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的组成部分,因此分析精神生产理论的特性及发展逻辑对把握农村文化的内在结构和发展规律乡村文化振兴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精神生产理论的内容及特征

(一)精神生产的内涵

从人的主观能动性看,精神生产可分为自发性的精神生产即思想、观念和意识的生产和自觉性的精神生产即政治 、法律 、道德 、宗教 、形而上学等的社会意识形式的生产两个层次。自发性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人脑对外界事物直接机械的处理和反应,缺乏逻辑性并且有着浓厚的主观色彩。自觉性的精神生产是对生产材料进行系统分析和严谨加工整理。自觉性精神生产成为精神生产的关键组成部分,是生产力的发展及分工的进一步深入的结果。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了“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的。”〔1〕

(二)精神生产的主要特性

1.精神生产是生产主体自由创作的生产过程

精神生产是观念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它主要通过生产主体的大脑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生产主体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充分、自由地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识倾向注入精神生产中。在整个精神生产过程中,人作为精神生产的主体,创造性的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精神生产的产品体现着生产者的思想偏好和情感倾向。精神生产主体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需要,不拘泥于固定的、唯一的形式,可对生产对象进行取舍,可自由的选择精神生产手段对生产对象创造性改造,生产出新颖的、原先未有的精神产品。再次精神生产者可自由的对前人的积累进行取舍。在经过对前人积累的取舍的基础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力。创造力是精神生产的关键所在。生产主体通过自由创作可创作出新的观念世界。人是有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体,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改造或创造新的观念世界。精神生产的产品具有创新性,就如马克思所说的:“……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2〕

2.精神生产发展的独立性

相对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具有自己独立的发展轨迹。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的物质基础,从根本上决定精神生产的性质,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但是精神生产有自身的发展逻辑,具有自己独立的发展轨迹,并不一定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的深刻根源在于精神生产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精神生产属于观念领域的生产,观念领域的生产主体是人。生产主体是独立的生产个体,不同生产主体的精神生产都具有差异性。因此主体的思想意识对精神生产至关重要。根据唯物史观,社会意识的独立性发展决定了,社会意识有自己的发展轨迹,相对于物质生产的发展速度,有时候会发展得比较缓慢,但有时候也会飞快发展。

3.精神生产是选择性传承的生产

精神生产的发展是生产主体在传承前人所做出的的智慧结晶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生产主体在选择精神生产对象,以及生产的偏好等都无可避免的会受到前人的影响。因为生产主体的是在前人的精神生产环境的熏陶中成长,这无疑对生产主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是由于精神生产具有传承性,不同社会性质、甚至不同地域和不同的民族的精神生产产品都传承着先人文化精髓,一直保持着社会的根本特质、本民族的特色。历史的发展和前进是每一代人在先人的铺垫中前进的,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精神生产的发展也是历史发展的一部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历史的发展不外是当每一代人继承和利用以往各代人留下的生产经验以及生产硕果继续从事所继承的工作。并充分发挥创造力进行新的精神生产。精神生产产品的产生,都是在总结并吸收以往优质的文化成分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的。

4.精神生产在共享中发展

精神生产在共享中前进,在共享中发展。精神生产的目的是服务于生产主体的根本发展需要,服务于生产主体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在社会的交往和发展中,必然伴随着精神生产产品等精神生产衍生物的传播和共享。精神生产传承着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点也决定了不同的生产主体只有通过共享才能促進进一步扩大生产,提升精神的激励生产主体。精神生产产品主要通过利用一定的物质载体如纸张、硬盘等进行保存,通过规定的交流符号如文字、图表等记以便流传。这种传播和流通可以大大超过物质产品流通的时空范围,甚至可以穿越时空,为更久远时代的人们所共享。共享使得新的生产主体对已有的精神生产产品又进一步完善,使得精神生产又进一步发展。马克思指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学”。〔3〕这一特征在当前的信息快速传播的互联网时代更为突出。

二、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指导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逻辑

(一)精神生产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过程

从精神生产的主体和客体方面来看,精神生产的发展取决于精神生产自身的内在发展逻辑和外部条件的变化发展,是通过生产实践将生产主体和客体实现统一的生产过程。精神生产归根到底是由物质生产决定的。精神生产是人类特有的生产活动。人类的精神生产是对象性的生产活动,是生产主体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做出的生产活动,是在主体需求与生产对象外在的社会生产条件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精神生产客体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受当前当生产力水平规定的,受社会经济水平的限制。正如马克思所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4〕精神生产能否顺利进行主要看生产主体的生产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是否在当时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充分发挥。总之精神生产是精神生产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过程。我们进行精神生产要在遵循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发挥主体的能动性,重视主体的精神需求、价值取向及知识储备等通过生产实践。

(二)乡村文化振兴的社会主义性质

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的基础,则精神生产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物质生产的发展,精神生产的性质也取决于物质生产的性质。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指导下的精神生产,其生产产品的产品价值,都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体现出精神生产的社会主义性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物质生产决定了我国的精神生产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展开,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终极目标,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能顺利实现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我们党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实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关键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指导地位,。实行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因此乡村文化的生产必须始终体现社会主义性质。

(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最终归宿

在马克思看来,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既要实现物质的生产的高度发展,也需要实现精神生产的高度发展。精神生产作为观念性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生产活动,在社会生产领域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最终追求。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是社会主文化建设的重要补充,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马克思精神生产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乡村文化振興也要以人的解放及自由全面为其最终归宿,以实现村民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在注重提高乡村村民经济水平同时重视文化培养,在解决乡村文化需求基础上,解决农村经济和文化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现象,实现村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综合发展。

(四)全面生产理论下的乡村文化振兴

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体系下包含各种具体的生产类型,它们有机统一于整个社会生产,它们共同贯穿着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具体包括物质领域的生产、精神领域生产、社会关系领域的生产、人口发展领域的生产五种类型。这五方面的生产类型共同组成整个社会生产系统,作为整体系统的子系统,各个生产类型彼此相互联系,但是又有独立的生产轨迹,各自密切联系又彼此独立和相互制约,进而共同影响着整个社会有机体的发展。精神生产作为社会生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生产中与物质生产等生产协同前进,共同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乡村文化建设属于马克思精神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全面生产系统下开展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在要看到乡村文化建设与社会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关系建设等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关系到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也要重视物质建设各方面协同发展,充分挖掘农村潜在的文化需求生产,促进农村文化振兴,才能使得乡村各领域的建设和生产系统的、循环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指导下实现乡村文化振兴途径

(一)重视精神生产主体的培养

村民是乡村文化生产的主体,因此在农村文化建设当中要重视对生产主体的培养。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浮躁的社会风气开始在农村蔓延,拜金主义、低俗风气等在农村蔓延。这些对乡村文化的振兴建设面临巨大的挑战。根据马克思生产理论,物质生产的性质觉得精神生产的性质。因此在要保持农村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振兴农村文化必须重视农民主体,使得农村文化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转化为为农民的情感认同。一方面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使其内化为农民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农村的地方文化、传统文化相融合,要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家庭文化、乡村公共文化等公私领域中去,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农民日常生活领域的主导性文化,发挥农民在乡村文化的主体地位使得农民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立场始终保持在社会主义的发展的轨道上。

(二)与时俱进的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建设

精神生产有着浓厚的时代色彩,是一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由于发展的独立性,乡村的文化生产的发展跟不上经济生产的步伐。但是因此农村文化建设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鉴于现在农村里以中老年居多,接收信息的灵敏度不够,也缺乏一定的硬件条件下对社会的时政热点,主流信息不了解。因此需要加大社会主流思想,主流信息和主流文化在农村的传播力度。结合当地特色,通过知识讲座,道德讲堂等活动向农民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普及国家的发展新理念、大众化的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科学知识,抵制各种迷信活动,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农民文化思想与时代接轨,树立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此外,完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为乡村文化的振兴提供足够的基础服务。

(三)在继承乡村优质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认为,精神生产的核心是创新,人们在继承已有的思想资料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的实践与经验,通过思维创造活动,不断地生产出新的观念性世界,为社会提供新的精神产品和精神价值。我国农村在发展的过程中散落了大量的灿烂的农耕文明,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在乡村文化的振兴,要传承优质的传统文化和乡风民俗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宣传方式的创新,公共文化供给紧跟时代潮流跟时代的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观念、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5〕对于农村传统文化要用辨证的观点看待,力求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切勿盲目将所有的民风民俗都当作优质的文化资源。在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文化的创新。在保留农村自身特色的文化基因同时引导并激励农村文明与现代文明接轨。在农村基础文化建设中,注重发挥农村乡贤人士的带头作用,促进农村文化的创新如文学、文艺等的创新,宗族文化传承的创新等满足新时代下农民的文化需求。

(四)促进城乡文化互通共享

根據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精神生产可共享的特性使得区域之间可实现文化资源、文化交流与共享。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的文化发展出现断层现象,跟不上现代文明的发展步伐,低俗落后的封建习俗仍有存在。在城市化的大浪潮下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强,农村的文化也出现“空心”的现象,乡村文化的面临边缘化的危险。因此根据精神生产的共享性,乡村文化的振兴需要促进城乡共享文化资源,构建城乡文化互助机制。打破文化领域的城市二元结构,通过实现城市与农村在文化领域的互通有无,促进城市先进的文化资源融入乡村文化体系,是促进农民工在享受城市文化的沐浴的同时发扬乡风民俗的有效途径。有效发挥农民工在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交流中的带动作用,如为农民工提供相关平台和培训让其了解社会的文化接收主流等。此外根据乡村文化振兴的具体需要,将城市文化与乡土风俗相结合,保留乡村文化特色的同时吸引城市旅+特色产业鼓励城市文艺工作者多进行农村采风和走访,政府应当多举办“文艺下乡”等文艺活动及文化产品融入乡村文化当中。同时鼓励农民进行文化呢创作,今从而能够激发农民的思想和充实农民的精神生活。同时,政府也应鼓励农村文化积极走出去,跨地域性进行文化交流,输出文化品牌。

(五)在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落实乡村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成需要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协同推进。2018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求“必须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良性的全面的建设系统,因此乡村文化振兴要落实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当中,着眼于与全面发展。使乡村文化建设主体意识到,文化建设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等的内在联系、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生态建设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良好的生态环境能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拓展空间。政府应积极鼓励农民从乡村文化与乡村社会、乡村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文化与绿色生活方式,乡村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等高度去进行文化的判断,建设。因此需要加大农村建设总体布局思路的普及,将五位一体总布局贯彻到乡村建设的各个领域,扭转农村文化发展落后的局面。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7〕马晓燕,单连春.论精神文化发展的动力〔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

〔8〕鲍婧.正确认识精神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2011,(09).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路径研究
兽医专业类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智慧旅游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的优化升级研究
哈尔滨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构建中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路径
“一带一路”背景下铁路项目引入PPP模式的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研究
准军事化管理体制下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实效性提升的路径探究
以目标为导向的智能审计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