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知人论世”在中学古诗词教学的运用

2019-10-28 12:15马为姜波
理论观察 2019年8期
关键词:知人论世古诗词教学语文素养

马为 姜波

摘 要: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不仅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往往能传递出诗人崇高的人生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诗人创作诗歌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情达意。知人论世是鉴赏古诗词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把握诗人的人生经历、个性特征,了解诗人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魅力。教学过程中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诗歌意境,领悟诗歌思想,品析诗歌的语言,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沉潜到文化深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格修养。

关键词:知人论世;古诗词教学;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8 — 0140 — 03

“知人论世”一词,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实也。”百度百科中的释义是:“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孟子的本意是论述阅读文学作品时对作者本人思想情感、人生经历等的认识和了解。不知道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对作品的理解是主观的亦或是片面的。孟子这段话对后世真正发生影响的,明代的冯从吾,从孟子“尚友”命題中提炼出“知人论世”这一语言组合形式,从此,“知人论世”的观点便得到了认可并被运用到文学鉴赏的过程中。此后,世人学者逐渐把“知人论世”作为品读诗词歌赋的方法之一,直至当代仍被广泛使用。正是“知人论世”方法的提出,它与“以意逆志”一样,成为传统文学评论、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知人论世可以由“知人”与“论世”两个组成部分,它们既相互关联,又各有其独立的涵义。所谓“知人”就是了解诗作的作者,这里的“人”包括两层意义:其一是社会成员,如其生活经历,仕途境遇,家世渊源等;其二是文学创作主体,如个性气质,创作风格,文学造诣,审美情趣,思想内涵等,而文学作品往往是作者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现实生活结合,通过自身的审美体验运用艺术手法创造而成的,具有能动性和主观性,因此只有了解作家的经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他的创作。所谓 “论世”,就是了解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主要包括诗人所处时代的经济治乱,政治兴衰,风俗习惯,文化特质等。这些丰富的社会背景往往能成为诗歌创作的素材来源,作者依据个人思想、情感表达的需要,将其融入到诗歌创作中。我们不能局限于现在的视角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去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应理性地从作者自身的生活经历去理解他的作品。只有客观地了解历史,才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所以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在更大程度上了解作品,体会作品的内涵,理解诗人的情感体会,领悟作者的思想精髓。概括而言:“知人”,是指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论世”,指作品与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发展特点之间的关系。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要对作品进行正确的评价,必须要“知人论世”。〔1〕

一、用知人论世之法“入境”

意境,“意”指的是情感意识,是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各种物象根据作者的情感表达需要所组成的具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属于中国诗歌美学范畴。在文学作品中,“意”是作者往往不直接地说出,需借物象来含蓄地表现;“境”是作者依据物象的特点对物象的感知,具有主观性。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是诗人的主观认知或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客观事物的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诗的“意美”,主要通过诗歌的意象的塑造、形成独特的意境来传达,因此,诗的“意美”很大程度上受到诗歌创作社会背景及诗歌本身语言特点的影响。〔2〕我国近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先生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点;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是意境的核心。学习古诗词最重要的是感悟、品味其中的意境。《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诗人通过意象世界寄寓情感,让读者在想象中去感知,去玩味,或咏物,或写景,或描摹人物情志,或者刻画生活场景,不一而足,诗歌中的意境是运用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超现实的境界。作者的感情和人生经历往往渗透在作品的意境中,正所谓“诗言志”,至于言何志,那就需要客观地对作者其人及生活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才可能探知。如诗佛王维山水诗中所蕴含的禅宗思想,来自诗人晚年恬淡闲适的生活态度和超然物外的境界追求。同时,佛教在唐朝受到高度的重视,佛教中的禅宗思想也从不同程度上对当时的士大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人对“诗佛”的理解实际上形成于历代王维诗歌接受的发展进程之中,与中国诗学“以禅喻诗”的传统密切相关。禅宗在唐代兴起之后,禅学一直在士大夫中产生广泛影响,同时,也开始了诗、禅之间的双向渗透: 诗人创作多以禅入诗,诗歌理论中好以禅喻诗。〔3〕这对王维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诗人通过描写清寂空灵的山水田园,清幽静谧的林间古刹,刻画出恬静安宁的心境,营造物我合一的意境。清新俊逸之“清”和庄重安详之“穆”的结合,给人一种清妙渊雅、内美外充、自然浑厚之感,的确是王维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4〕如《辋川集》中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一首山水名篇,全诗文字精炼,给人以“清幽绝俗”的感觉,这对和禅宗的“识心见性,自称佛性,无念好宗”的思想相吻合。教学过程中要渗透给学生王维的“禅宗”思想,才能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其诗歌的因“清幽”而“超脱”的禅宗意境。又如杜甫经历唐朝安史之乱后,亲身经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亲眼目睹山河破碎,国家动荡不安,自身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在《春望》中以“花溅泪”、“鸟惊心”来营造凄怆、悲苦的氛围,突出自己感时伤世之情,触发了作者对安史之乱下国家沦丧的感伤及对在战争中颠沛流离之苦的百姓的深切同情。教学中,笔者发现,当学生能够理解和叙述“安史之乱”这一史情后,对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体会得更加深刻。

二、用知人论世之法“悟情”

情,是一首诗歌的血脉和灵魂。情感,是文人创作灵感的源头。英国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郭之媛在《美文审美谈》中说:“作家的喜、怒、哀、惧、爱、恶、欲之七情,像一條彩色的纽带,连缀于散乱的人、事、景、物的描写之中。‘情是美文的血脉,美文的叙事、记人、说理,亦无不旨在写作者主观之情,处处渗透着感情的光芒。”〔6〕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坎坷经历,都会在他的诗歌中留有痕迹与情感烙印。所以,要真正理解古诗词,必须走进作者,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深入作者内心世界,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品质,并结合作品认真地品读感悟,才能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初读感受到的是苏词的豪放与洒脱,而虽能超然物外的苏轼却道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惆怅,这就需要结合苏轼因“乌台诗案”而初贬黄州时内心的孤独与愁苦,政治上的失意,仕途的坎坷,诗人当时内心的百感交集,因此在那一时期,苏轼在感慨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作品也比较多,“望美人兮天一方”的苏轼仍在反思自己人生的同时,又祈盼着宋神宗的召唤,如此种种复杂的内心世界需在课堂中渗透,也可以进行诗人同一时期同一风格作品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更加全面而深刻地体会诗人旷达洒脱中又夹杂着无奈的情感,进而对苏轼的“旷世”与“豁达”有了更深刻地认识,进而达到理性的升华。再如,李煜的《虞美人》,也是南唐后主的绝命词。“亡国之音哀以思”,南唐的灭亡,使李一国之主的李煜,沦落为阶下囚,他压抑,愤懑,失去了尊严与自由,甚至生存的权利也不由自己把控,这就不能不引起他的悔恨与追思,他的伤感与落寞,身在异国他乡,他对国家和自己一生变化痛心不已,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相传在他自己生日的夜晚,在被关押的寓所,痛饮杯中酒后,唱出了千古绝唱的新作《虞美人》,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这一史实需要向学生展示,结合诗人当时的处境,学生才会体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内涵,就必须让学生了解南唐后主的李煜。诗人情感世界是复杂的,学生的思维层次也应该是多元的,不能单一死板地解读诗人情感,必须要结合诗人的自身经历及时代背景,才能使学生更好的领悟作者的情感。

三、用知人论世之法“品言”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风格,指的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和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当中的凝结,是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作者的情感体验,渗透着诗人崇高的审美理想和新颖的审美情趣”〔6〕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是语文最核心的素养,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还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的能力。古诗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同样需要让学生先学会对诗歌语言风格鉴赏的方法。对语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鉴赏力的高低。古诗词的语言凝练,意象跳跃,思想感情内涵丰富,往往以少胜多,而诗人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对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渲染,往往也是随着诗人的经历与心境的变化,其语言风格也会发生变化。古诗词的语言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说来,诗歌语言常见的有以下一些特点: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不同的诗人,其个性特点、生活习惯、人生经历、价值观念,社会环境、地域文化的千差万别,其语言风格也迥异,如李白、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洒脱,气势磅礴;又如李清照、柳永,温庭筠的温婉含蓄,同一诗人的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如杜甫面对山河破碎的李唐王朝,面对流离失所的黎民百姓,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才发于笔端,《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沉郁顿挫,苍劲悲凉,将生活的苦难与对民族的担忧,融合在一起,而这种风格成为杜甫诗歌的标签。但当杜甫结束了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之苦后,暂居杜甫草堂时写下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又给人以清新明丽、安逸闲适之感。再如李清照早期作品大多描绘少女时期无忧无虑的生活情状,从《如梦令》中“沉醉不知归路”的活泼好动的少女,到《醉花阴》里“薄雾浓云愁永昼”中柔美缠绵的少妇,再到《声声慢》中“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凄寒苦楚的老妪。正是由于词人人生经历的不同,其语言风格也随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当时社会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从清新凝练生动,到含蓄温婉隽永,再到深沉凝重沧桑,这些变化无不与其不同时期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随其心境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境由心生,情由心生。因此,只有结合不同时期的人生境遇及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才能由浅入深地体会作者作品中的情感意蕴,最终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与运用的能力,提升学生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知人论世在诗歌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也更促进学生对古诗词内涵的把握,深切地体会古诗词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的养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运用知人论世之法不可喧宾夺主,不能把对作者及背景的介绍变成单纯的对历史进行复述,教师应首先与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广阔、多维的对话,把握文本的精髓,才能有可能在教学中深入浅出,挥洒自如地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让学生通过知人论世体会作者崇高的精神境界,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人格修养,同时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古诗词独特的魅力,并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

〔参 考 文 献〕

〔1〕马婷婷.“知人论世”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与反思〔D〕.硕士研究生论文.

〔2〕张晓.唐诗“意美”可译性分析——以许渊冲英译《江边柳》和《游子吟》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7).

〔3〕〔4〕袁晓薇,谭庄.“诗佛”的诞生:一种诗歌美学境界的标举〔J〕.山东社会科学,2012,(05).

〔5〕郭之媛.美文审美谈〔M〕.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

〔6〕敏士杰.谈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教学理论,2018,(09).

〔责任编辑:杨 赫〕

猜你喜欢
知人论世古诗词教学语文素养
知人论世——知杜甫其人,赏杜甫诗歌
语尽意不尽,意尽情不尽
知人吟咏悟人生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散文教学要做到“知人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