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探讨

2019-10-29 06:48潘虹霞蔡波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阳性率标本运输

潘虹霞,蔡波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泰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兴 225400

微生物是人类难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所有微小的生物。例如真菌、病毒等,人体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微生物对人体的影响,不同药物对应不同微生物的感染进行治疗,如果用药不当,不仅不能杀灭这些病原体,甚至有可能使它们发生突变,不仅加剧了患者的痛苦,更是增加了治愈的难度,所以对临床微生物的检验,对于感染疾病的临床诊断以及预后发挥者重要意义[1,2]。因此,切实提升感染疾病的诊断效果,是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关键步骤。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回顾分析的方法,比较2016年合计17,678份住院标本以及2017年合计21,548份住院标本(呼吸道标本、血培养标本、尿标本、大便标本等)对该标本的阳性率进行检验,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表1 2016年与2017年我院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测阳性率结果(n, %)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次研究回顾分析我院随机选取的2016年合计17,678份住院标本以及2017年合计21,548份住院标本的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情况。

1.2 检测方法 通过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对细菌进行全面鉴定。并严格按照鉴定标准,鉴定流程进行操作,保证操作流程规范性[3,4]。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的数据均通过专业的分析处理,P<0.05,显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6年与2017年我院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测阳性率结果,2016年合计分离出3,256株细菌,2017年合计分离出4,836株细菌。与2016年相比,2017年大便标本、呼吸道标本、血培养标本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尿标本的阳性率降低,P<0.05,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论

二十一世纪以来,微生物检验对治疗感染性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对于较为复杂的微生物的感染,微生物检验为临床上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提供了重要依据,从而更大程度上避免了病原体的变异以及增加病原体的耐药性,减少药物滥用。微生物检验与现代医学发展基本保持一致,临床中对于患者感染微生物的治疗都需要微生物检验来为临床中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本研究是对两个不同时间阶段,通过对微生物进行相关的阳性检验,发现在不同的时间段理,微生物阳性率有着较大的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3.1 微生物标本采集不规范 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受影响的因素较多,例如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分离检测等。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正确是检验结果能够准确的基本条件之一。微生物标本采集是由一个又一个环节组成的,并且每个环节都紧紧相扣,互相关联,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存在的风险就较大,这会导致标本采集不规范,阳性率降低,阻碍后续工作的开展[5,6]。对于医务人员来说,要严格遵守采集要求、以及采集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反之,会影响采集的结果,影响患者阳性检验率。对于采集尿标本、大便标本是需要患者自行取样的,由于患者不具备专业的微生物标本采集知识,在取样中就会发生标本采集不规范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微生物标本采集指导,让患者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之下完成,采足标本量。

3.2 微生物标本的保存、运输过程不规范 微生物的保存和运输中,保持病原微生物的活力,防治污染和过度繁殖是运输过程重要一点。对于不同临床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保存方法和运输方法。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运输人员对于标本保存和运输是否有相关知识存储,避免标本保存不当,运输延迟问题发生,对于厌氧菌标本,应避免接触空气,采集后立即送检,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出问题,会一定程度的降低了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7]。所以在微生物标本的保存、运输过程中一定要确保相关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基础扎实,有较高的技术研究,以确保微生物检测率较准确。

3.3 检验人员的临床经验不足 作为一名合格的微生物检验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十分敏锐的判断能力和观察能力。也就是说检验人员的工作能力、检验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扎实会对检验结果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临床中的体系建设应十分严格,加强培养检验人员的专业技术素养,避免检验人员在对微生物检测中出现疏漏,最终导致检验率不准确的发生。所以微生物的检验人员平时应多阅读相关书籍及资料,不断提高完善自己,从而提高检验阳性率,为以后的临床治疗应用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检验人员临床经验多少,一定程度上决定微生物形态学、生理学能力的判断。所以,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临床检验人员必备要素之一。检验人员要严格遵守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规定,严格遵守微生物检测结果发放和审核的制度,确保患者拿到的检验结果数据真实、有效。

本次研究对比观察了2016年以及2017年的临床标本检验情况。39,226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出8,092株细菌,2017年尿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较16年有显著降低,呼吸道、血培养、大便标本却有所上升,P<0.05。2017年尿标本微生物阳性率的下降表明临床针对性尿路感染管控措施良好。呼吸道标本及血培养标本阳性率的上升可能与检验科对于标本检验强化管理相关,同时也表明临床呼吸道及血液感染管控力度不足。不同时间段内,不同检验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存在差异性。通过不同年份微生物检验结果反馈可为临床强化微生物感染管控提供指导思路。本研究中,对于标本阳性率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得出结论,要提高微生物阳性检验率,这就需要严格遵守检验操作流程,提高医护人员专业知识,充分发挥微生物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的作用。

猜你喜欢
阳性率标本运输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