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动静脉内瘘对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9-10-29 06:55邵城君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肾衰竭动静脉通路

邵城君

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中医院肾内科,江西 武宁 332300

肾衰竭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肾脏系统疾病,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肾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临床表现为少尿或者多尿、氮质血症、尿毒症等,毒素积累可导致血液、心血管、呼吸系统、胃肠道等多系统功能异常,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疾病常用方式,其主要通过特殊的机器代替肾脏的功能,将体内堆积的有毒废物、水和盐分排除掉,进而达到治疗目的,常用血液透析通路有颈内静脉带袖套隧道导管和自体动静脉内瘘,但对选用何种通路效果更优临床仍存在争议。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对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反应、并发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68例(2017年2月-2019年1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1.25±4.57)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7.34±1.68)年。观察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1.38±4.29)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7.44±1.5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不显著,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过各种检查确诊为肾衰竭;②无透析禁忌症;③无精神系统疾病。④所有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2)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肺功能不全者;②全身感染性疾病者;③免疫系统疾病者;④癌症者。

1.3 方法 手术前,采用血管超声了解患者血管是否通畅,能否进行造瘘。对照组采用CTC治疗,选择一侧颈内静脉造瘘置管,置入后经X线检查保证导管置入良好。观察组采用AVF治疗,将头静脉与桡动脉行吻合操作,动静脉穿刺采用绳状穿刺法,穿刺点间距>7 cm。所有患者均采用德国贝朗Dialog血液透析机,聚砜膜一次性透析器,面积为1.6 m2;血流量控制在180-230 mL/min;透析液采用标准碳酸盐,透析液流速控制在500 mL/min;采用低分子肝素钠作为抗凝剂,用量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约5,000 IU/次,透析时间4 h/次,2-3次/周。每次透析前从动静脉瘘抽取3 mL血液,若抽不出或抽取不畅,可能存在血栓情况,采用尿激酶溶解并预防血栓;隧道口以及动静脉接头处用碘伏进行消毒;透析结束后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封管,若患者发生感染情况,可将抗生素加入低分子肝素钠中封管。两组患者均持续透析半年。

1.4 评价指标 (1)治疗前、治疗半年后,分别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3 mL,离心操作分离出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2)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有出血、感染、通路栓塞。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平均数加标准差(Mean±SD)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炎症因子 两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显著,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TNF-α、hs-CRP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加上人口老龄化,我国老年肾衰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肾衰竭是肾科临床常见多发病,如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病情会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1]。血液透析是治疗肾衰竭的有效方法,它可代替肾脏的功能,清除机体内的代谢废物,达到延缓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而进行血液透析的前提是要建立一个稳定的血管通路,CTC和AVF是临床常用的两种血管通路[2]。肾衰竭患者本身就存在炎症反应,释放的炎症介质可进一步对肾脏组织及血管造成损伤[3]。血液透析过程中容易出现透析膜组织相容性、透析液污染、血管通路感染、氧化应激反应等,这些也都能引起炎症反应[4]。因此,临床有效减轻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对提高患者透析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CTC血管通路具有保留时间长,血流量充足优点,同时还具有多部分多次放置导管优点,是四肢血管硬化患者的重要补救措施,临床应用数据表明,CTC血管通路增加了患者栓塞和感染的的风险,从而影响需要长期透析肾衰竭患者的治疗质量[5]。AVF血管通路由于管径较大,血流速度比较快,能有效避免血栓形成,同时还具有使用时间长、透析效果良好、降低患者栓塞和感染的优点[6]。注意的是术后要做好清洁、保护好内瘘术肢,防止感染。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IL-6、TNF-α、hs-CRP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AVF通路可降低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表1 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Mean±SD, pg/mL)

表2 治疗半年内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综上所述,老年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采用AVF治疗效果显著,可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肾衰竭动静脉通路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促使性早熟形成的作用观察
proBDNF-p75NTR通路抑制C6细胞增殖
宫颈妊娠合并子宫动静脉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通路快建林翰:对重模式应有再认识
利肠汤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益肾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Hippo/YAP和Wnt/β-catenin通路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