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在产科重症感染治疗中应用的前瞻性意义

2019-10-29 06:48王梅康亚辉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病原学抗菌药降钙素

王梅,康亚辉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 兰州 730050

产科重症感染具有病情进展快、症状复杂、病情危重的特点,若缺少及时且针对性救治措施,则必将会诱发脓毒症、多脏器功能障碍,常常危及孕产妇生命。随着降钙素原在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使之可在高灵敏度、特异度的前提下,依据自身动态化指标指导产科重症感染患者治疗,减少抗菌药滥用的现象[1]。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课题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9年5月时段内收治的44例产科重症感染患者为实验组(n=44),同期患者随机选取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中,最小年龄为24岁,最大年龄为40岁,平均数为(31.71±2.55)岁。试验组患者中,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41岁,平均数为(32.19±2.73)岁。数据间比较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重症感染患者进行CRP、血培养,产科送宫腔分泌物培养,或管道尖端(气管插管,静脉穿刺管、腹腔引流管,尿管,宫腔置管)细菌培养,PCT(降钙素原)动态波动下使用抗菌治疗,即入院1 d、3 d、5 d、7 d、9 d均应对PCT指标予以测定,首先经验性给予抗生素,药物为头孢他啶、头孢他啶舒巴坦钠、美洛培南和万古霉素等,再依据测定结果合理调整抗菌药物。若在0.25 μg/L以下,可不必使用抗菌药;若在0.25 μg/L≤PCT<0.5 μg/L,则服用抗生素;若在0.5 μg/L及以上,必须使用抗生素[2]。

1.3 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抗菌效果及抗菌药使用时间,即抗菌效果包括PCT(降钙素原)、CRP(C反应蛋白)、WBC(全血白细胞计数)。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1.0统计软件为参照,对本文涉及的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予以统计处理。前者用(Mean±SD)表示,组间数据施行t检验;后者用%表示,组间数据施行χ2检验。P<0.05时,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患者抗菌效果 对照组抗菌效果略差于试验组,数据间对比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患者抗菌效果(Mean±SD)(n=44)

2.2 对比患者抗菌药使用时间 试验组抗菌药使用时间为(8.47±3.50)d,对照组抗菌药使用时间为(13.09±3.87)d。数据间比较有意义(t=5.957,P<0.05)。

3 讨论

产科重症感染往往会诱发器官功能衰竭、脓毒症,而这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诱因,妊娠期患者产前发热、胎膜早破、细菌性阴道炎、重度贫血、泌尿系感染等都是产褥期感染的高危因素,一旦患有产科重症感染,则表现为不同程度代谢紊乱、免疫和凝血功能抑制、多器官功能衰竭。现代常见重症感染诊断方式为WBC、CRP、PCT、细菌培养包括血培养、宫腔分泌物、大小便培养及患者置管管道尖端培养、病原学基因检测,临床上患者病情重,WBC、CRP和PCT指标显著增加常面临的细菌感染,首先经验性采用广谱抗菌药物,针对培养结果采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但动态检测PCT不高的患者往往不是单纯的细菌感染,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针对这种情况,通过病原学基因检测可以鉴定病原菌种类,通过病原学基因检测常提示合并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及真菌感染,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对症治疗,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又可以做到精准治疗避免贻误病情。

综上,针对产科重症感染患者,以PCT动态波动下使用抗菌治疗方案,不仅可增强抗菌效果,还可缩短患者抗菌药使用时间,同时还可前瞻性提示感染的类别,指导临床用药,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病原学抗菌药降钙素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2013~2014年深圳市腹泻疾病的病原学分析研究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兽用创新环保抗菌药的开发及其重要性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