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早期静脉溶栓对急性期脑梗塞的疗效分析

2019-10-29 06:48何丽莉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脑梗阿替普脑梗塞

何丽莉

德惠市人民医院,吉林 德惠 130300

脑梗主要是因为脑部血液供应受阻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软化或坏死。若脑梗的面积较大,患者可有偏瘫、偏盲、四肢瘫、脑疝等严重情况出现,若并发其他资产严重并发症,例如肾功能障碍、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等,将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急性脑梗患者的治疗,及时地最大程度地改善脑部血液供应,最大程度地恢复神经功能,是急性脑梗的治疗重点。目前临床上对于脑梗的治疗主要是采取药物溶栓,常用的有尿激酶、链激酶,双香豆素、肝素以及脑水肿的治疗。对于早期血栓常选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因为阿替普酶能将血栓内的纤溶酶原转化成纤溶酶,以此进行溶栓处理。本文就阿替普酶早期静脉溶栓对急性期脑梗塞的疗效做如下探讨[1]。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期脑梗塞的患者200例,其中有男性患者115例,女性患者85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46岁-76岁之间,评论年龄为62.19岁;200名患者均被我院诊断为急性脑梗,且发病时间区间集中在1.3-4.2小时,平均2.5小时,均处于早期阶段;排除其他严重疾病以防止影响本次研究;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所有患者均表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表示对此次研究知情;将200名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静脉溶栓组,每组100人;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急救后给予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口服治疗,并对症给予活血化淤、营养神经、调节内平衡以及改善侧支循环的药物治疗。静脉溶栓组的患者在接受急救后,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治疗,在溶栓治疗的2小时之后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2]。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用神经功能量表(NIHSS)对其进行检测,若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生活能够自理,量表评分降低在90%及以上,则为显效;若患者症状较之前好转,生活基本能够自理,量表评分降低在50%-90%,则为有效;若患者症状未明显改善,生活不能自理,量表评分降低在19%-45%,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3]。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当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对照组显效45例,有效35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80%,静脉溶栓组显效50例,有效4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 %)

如表1所示,静脉溶栓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的患者病情处于急性期,此时如果进行积极的治疗和干预,患者受损的脑细胞还有恢复的可能,如果不及时进行疏通处理,阻塞的脑血管持续阻断脑组织的血流供应,脑组织和神经长期缺血缺氧,将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患者将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与尿激酶、链激酶的作用原理不同的是,阿替普酶能将血栓内的纤溶酶原转化成纤溶酶,以此进行溶栓处理。本文中使用阿替普酶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4]。

综上所述,阿替普酶早期静脉溶栓对急性期脑梗塞的疗效较常规治疗好。值得使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脑梗阿替普脑梗塞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脑梗患者应知晓的几个事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耳鸣是脑梗引起的吗
脑梗治疗过程中再次加重的原因分析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及机制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全方位护理在脑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