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护理风险评估在肝胆手术患者导管管理中的应用评价

2019-10-29 06:48叶丹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计划性肝胆病患

叶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 武汉 430030

非计划性拔管指的是病患留置导管在未经医务人员操作的状况下,自行滑脱或拔出,多数病情危重病患需要导管辅助治疗,导管能有效辅助病患治疗,但是会提升护理难度,稍微护理不善,会造成非计划性拔管出现,影响病患救治,应重点关注[1]。本文为探讨肝胆手术患者导管管理中运用管道护理风险评估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肝胆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导管管理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30例每组,对照组17例男,13例女,年龄(21-75)岁,平均(47.22±1.35)岁,置管类型:12例气管插管、30例深静脉置管、22例胃管、20例导尿管、30例腹腔引流管;观察组18例男,12例女,年龄(22-77)岁,平均(47.26±1.33)岁,置管类型:11例气管插管、30例深静脉置管、21例胃管、21例导尿管、30例腹腔引流管;两组在年龄、置管类型、性别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病患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类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导管管理,依据相关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时更换引流袋及引流瓶,将导管稳妥固定好,将引流量、引流液记录好。

观察组行管道护理风险评估,措施为:①对病患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依据病患病情严重程度,施行个体化优质护理服务。②借助《留置导管护理风险评分标准》对病患置管安全情况进行系统评估,一旦病患处在高危状况时,床头醒目位置应有警示标识,制定针对性预防滑脱操作,规范导管操作,避免病患活动时,将其牵拉脱出;确保导管畅通。③定期对护理人员施行系统培训,主要针对非计划性拔管预防培训,提升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责任心和积极性。④加强病患心理方面的辅导,主动与病患沟通,建立良好关系,详细、耐心为其讲解相关知识,引导病患形成正确认知,能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救治。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导管管理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所得数值输入SPSS 18.0中,检验用χ2表示,百分比选用%表示,P值低于0.05时,数值有比较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导管管理情况,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n, %)

表2 两组导管管理情况[n(%)]

3 讨论

随着对导管管理方面不断深入研究,管理方案非常关键,能直接影响着护理效果,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只有通过对病患施行管道护理风险评估,找出相应的影响因素,然后,对症处理,降低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病患对症救治措施的顺利施行,提高治疗效果,因此,管道护理风险评估的运用价值极高,值得选用[2]。

综上所述,肝胆手术患者导管管理中运用管道护理风险评估的效果显著,与常规方案比较,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胃管、导尿管、腹腔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导管打折率、导管堵塞率、导管滑脱率更低,满意率更高,肝胆手术患者导管管理中值得运用管道护理风险评估。

猜你喜欢
计划性肝胆病患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循证护理预防ICU患者发生CVC相关性不良反应及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超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计划性转入ICU临床研究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敬民深处见肝胆
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