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微创手术效果

2019-10-29 06:48宗威威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韧带微创膀胱

宗威威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邳州医院妇产科,江苏 邳州 221300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来源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患病人群为中老年妇女,临床发病较高,并且呈不断上升趋势[1]。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结合化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2]。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治疗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选取我院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56例,观察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微创手术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56例(2016年9月-2018年11月),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与观察组(28例),对照组年龄37-68(51.28±4.28)岁,I期15例,II期13例,观察组年龄38-69(52.11±4.36)岁,I期14例,II期14例。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做好常规术前准备,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建立人工气腹,置3-4个操作孔。对盆腹腔进行常规探查,然后留取100-200 mL冲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对双侧圆韧带及骨盆漏斗韧带进行电切,将阔韧带和膀胱返折腹膜打开,下推膀胱,切除患者子宫,观察患者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淋巴结清扫,电凝止血,对阴道残端进行缝合。

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常规术前准备,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进腹位置为患者下腹左旁或正中部位,将患者双侧骨盆漏斗韧带及圆韧带切除,打开膀胱,环切子宫,观察患者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淋巴结清扫,最后缝合阴道残端。

1.3 观察指标 术后恢复情况: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0.0,计量数据、计数数据分别表示为均数±标准差、百分率,分别用t、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情况 对比观察组术后体温恢复时间(4.13±1.82)d,肛门排气时间(2.44±0.28)d,住院时间(7.73±1.35)d,与对照组相比,P<0.05,见表1。

表1 术后恢复情况对比(d)

2.2 并发症发生率 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57%,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老年妇女健康的一种疾病,该病病因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可能与长期雌激素刺激、体制因素等有着密切联系[3]。子宫内膜癌发展较为缓慢,该病早期症状明不明显,在病程的不断进展下,出现阴道流血、排液等情况,晚期会出现全身症状,如消瘦、贫血等[3]。因此,针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必须为其选择有效的治疗措施。

本文结果中,观察组术后体温恢复时间(4.13±1.82)d,肛门排气时间(2.44±0.28)d,住院时间(7.73±1.35)d,与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57%,低于对照组,P<0.05。传统开腹手术能取得确切的疗效,但是该治疗方式对患者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腹腔镜在子宫内膜患者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这种治疗方式操作简便,对患者造成创伤小,并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多的临床应用优势,但是该操作对术者要求较高,要求术者必须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前,需要严格掌握重视子宫内膜癌手术指征,明确肿瘤分级,腹腔镜手术可用于I期、II期患者中,而III期、IV期患者不能进行手术,需要排除。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气腹的建立,保证术者视野清晰,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腹腔镜手术时,还要注意输尿管分离,并且要防止损伤子宫静脉,一旦患者出现出血情况,需要立刻通过电凝、夹闭等方式进行处理。

所以,给予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微创手术治疗,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效果较好,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韧带微创膀胱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膀胱镜的功与过
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