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多司坦+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分析

2019-10-29 06:48董爱梅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肺病动脉血布地

董爱梅

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1

目前在医学界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有GOLD指南,但患者需要个体化治疗。此病前期会出现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呼吸衰竭、心衰等临床表现,对于患者身体健康有严重威胁[1]。福多司坦对杯状细胞的增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化解患者淤痰形成;此外,它还具有良好的消炎作用,通过以往的临床案例来看其副作用相对较小,市场上流通广泛。布地奈德有极佳的抵抗炎症的效果,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促进皮内细胞和溶酶体膜的稳定性;因此治疗效果很好,也有极强的抑菌作用,消除率近90%,且副作用小[2]。此次研究目的为探究福多司坦+布地奈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为今后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各51例。研究组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龄48-67岁,平均(57.5±2.74)岁,病程2-13年,平均(7.5±1.21)年;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7例,年龄50-71岁,平均(60.5±2.03)岁,病程2.2-14年,平均(8.1±1.21)年;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观察组的治疗使用口服福多司坦片,每次0.4g,每天两次;研究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每次2mg,每天三次。两组治疗均持续一周后进行对比。

1.3 观察指标 肺功能指标为患者治疗前后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TVC(时间肺活量)、PEF(最大呼气流速)。使用动脉血气检测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vO2(氧分压)、PCO2(血二氧化碳分压)、SpO2(血氧饱和度水平)[3]。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数据使用SPSS20分析,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t检验,有差异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功能指标对比 经过持续1周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TVC、PEF均有明显上升,但研究组上升幅度较观察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动脉血气指标对比 治疗后测量,与治疗前对比PvO2、SpO2均有上升,PCO2有下降。治疗后研究组优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老年人群体中多发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但是很多病人前期对此疾病认识模糊,如不采取及时治疗,会进行性加重并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但是普遍存在治疗效果不理想,而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肺心病,甚至肺性脑病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4]。基于此,找寻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是非常必要的。布地奈德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能够有效抑制支气管收缩物质的合成与释放,以减轻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状态,改善肺通气功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福多司坦可以有效降低痰液粘性,便于咳出。此外,福多司坦还能缓解气管炎症。所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可以采取布地奈德+福多司坦治疗,通过此次研究,可以看出它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采用该药物可以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通过两组治疗,研究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也优于观察组;其中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时间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均有上升,研究组相较观察组上升更明显(P<0.05)。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有上升、血二氧化碳分压有下降,但研究组上升和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

表1 肺功能指标对比(Mean±SD)

表2 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Mean±SD)

综上,福多司坦+布地奈德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效果明显,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肺病动脉血布地
勘误声明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脾病候”“肺病候”导引法
二十五味肺病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大剂量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
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超声测定胎儿脐动脉血流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研究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