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不良反应104例观察

2019-10-29 06:48李春柱胡丽华曹世敏刘辉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出产药疹抗病毒

李春柱,胡丽华,曹世敏,刘辉

新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目前,我国AIDS的发病率逐年上涨,因此,我国对于艾滋病治疗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并针对符合要求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治疗,这样做减少了艾滋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为艾滋病患者延长了自身的寿命。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掌握处理毒副反应能力非常重要。文章主要针对104例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对104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进行治疗时,首先对他们进行了CD4+T细胞计数检测以及HIV确认监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AIDS诊断标准的是:CD4+T细胞计数<300/mm3以及HIV的监测结果为阳性[1]。患者中,女25例,男79例。年龄≥61岁6例,41-60岁16例,17-40岁80例,≤16岁2例。治疗时间≥2年18例,1-2年32例,0.5-1年15例,<0.5年40例。

1.2 方法 104例AIDS患者接受了国家统一免费发放的AIDS抗病毒药物,治疗药物为东北制药厂生产的齐多夫定片0.3g*18*2板/盒;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出产的替诺福韦片300mg*30片/瓶;abb vie德国有限公司出产的克力芝,120片/瓶;最后是由英国出产的拉米夫定,300mg*30片/瓶和依非韦仑片,600mg*30片/瓶。在针对AIDS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所选取的治疗方案必须要与国家抗病毒治疗方案的标准相结合。其中,AZT+3TC+EFV:47例,TDF+3TC+EFV:12例,TDF+3TC+LPV/r:45例。

1.3 判断标准 针对104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进行治疗前相关检查,给患者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前,患者需要服用药物0.5、1、2、3、4、6、12月以上或者在经过一年服药后,每过3个月患者需进行一次随访活动,根据随访的时间有条理地将数据填写在患者的病历上,最后将104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出现的症状进行统计。

表1 四种不同治疗方案所产生的非正常现象(例)

1.4 统计学方法 将全部有关的数据运用SPSS17.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差异P<0.05时,就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种不同治疗方案所产生的非正常现象 见表1。

2.2 四种治疗方式发生非正常反应的发生率

表2 四种治疗方式发生非正常反应的发生率

由表2得出,CT4+T细胞计数水平升至98例,治疗时间为3.5-6.5个月,占总比例的94.2%,没有完成上升有6个案例,占了总数的5.8%[2]。

3 讨论

与AIDS有关的抗病毒药物很有可能引发许多非正常现象。最常见的非正常反应是药疹、消化道以及肝损伤,AIDS抗病毒药物一般常见的非正常反应是:疲倦、脱发等。脱发、消化道症状以及疲倦在上述四种治疗方案中都可能会出现,其中发生非正常现象人数最多的是AZT+3TC+EFV和TDF+3TC+EFV,常出现药疹以及肝损伤等。

综上所述,本文章将有关AIDS方面的临床医生对AIDS抗病毒药物可能发生非正常反应和怎样应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在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时,要掌握非正常反应,从而在长期的治疗中降低耐药性,提升其生活质量,让患者对生活充满信心。

猜你喜欢
出产药疹抗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我国本土纳米农药新剂型正式“出产”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
药物出产辨(二十四)
185例药疹临床分析*
127例药疹报告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