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SMZ联合卡泊芬净治疗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效果分析

2019-10-29 06:49吕明王雨琪宋慧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卡泊芬孢子艾滋病

吕明,王雨琪,宋慧

山东省淄博市传染病医院,山东 淄博 255000

肺孢子菌肺炎主要病因为肺孢子菌感染,属人体呼吸系统机会性感染,临床将其作为艾滋病患者指征性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1]。临床治疗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主要采用TMP-SMZ治疗,该药物对重症患者临床效果不佳,治疗后过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不适合体弱及老年患者服用,卡泊芬净属抗真菌类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生成达到杀菌效果,将其应用于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本次研究分析TMP-SMZ联合卡泊芬净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于2018年7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例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n=32),研究组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24-62岁,平均(41.27±3.58)岁,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25-64岁,平均(41.38±3.62)岁,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差异,可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

纳入标准:符合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临床诊断标准,症状为咳痰、气促等,签署治疗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及精神类疾病患者,肺部其他疾病患者及无法配合治疗研究患者。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均采取抗感染、祛痰、吸氧等常规治疗措施,并保证每日饮水量。两组患者均采取TMPSMZ(甲氧苄啶0.08g、磺胺甲噁唑0.4g)治疗,每日服用3次,每次服用3片。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卡泊芬净治疗,初始服药剂量为70mg,治疗第2日将服药剂量调整为50mg,两组患者持续治疗时间均为14d。

1.3 评价标准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指标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显效为炎症吸收经影像学检查超2/3,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为炎症吸收经影像学检查为1/3-2/3,临床症状好转,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LDH等临床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使用%表示,检验方法为χ2检验,各项临床指标使用(Mean±SD)表示,检验方法为t检验,数据分析比较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2.0,P<0.05表明统计学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2 结果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指标比较,研究组患者显效为14例,有效为1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26/32)81.3%,研究组患者显效为10例,有效为7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7/32)65.4%,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各项临床指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P<0.05)

3 讨论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可持续数星期或数月,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极易发展为呼吸衰竭,最终引发患者死亡。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取TMP-SMZ联合卡泊芬净治疗的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MP-SMZ是临床治疗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常用药物,是由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组成的复方制剂类药物,二者可阻断细菌的正常叶酸代谢,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抗感染作用显著。该药物主要临床缺陷为长期服用产生耐药性,部分患者存在过敏及骨髓抑制,起效速度慢,预后效果不佳[2]。卡泊芬净属抗真菌类脂肽化合物,通过对葡聚糖合成的抑制阻断肺孢子菌囊壁形成,使真菌细胞无法形成完整的结构,细胞内外渗透压异常,最终产生裂解和死亡,实现抗菌的临床效果,卡泊芬净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作用机理与TMP-SMZ存在差异,将二者联合用药可显著发挥协同杀菌作用,有助于改善低氧血症等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单独用药。

由此可知,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采用TMPSMZ联合卡泊芬净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同时,本次研究选取样本量不足,TMP-SMZ联合卡泊芬净的临床效果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卡泊芬孢子艾滋病
《 世界艾滋病日》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探讨卡泊芬净在儿童患者中的给药方案Δ
卡泊芬净对16种念珠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国产卡泊芬净对曲霉菌的体外活性评估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23例临床分析
制作孢子印
无所不在的小孢子
开封地区奶牛隐孢子虫种类及基因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