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用于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中的效果

2019-10-29 06:49曹吉秀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结肠镜息肉直肠

曹吉秀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郴州 423000

结直肠息肉是指直肠、结肠黏膜表面隆起病变。结直肠息肉临床多表现为便血、粪便性状改变等,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控制,长期便血则会导致贫血的发生,该疾病虽然多为良性,不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但是一旦发生恶变,则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采取早期的治疗是必要的。结肠镜是结直肠息肉首选的治疗方法,在手术治疗期间,采取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对患者病情恢复至关重要。本次研究以74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为对象,现对其护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74例结直肠息肉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时间从2017年3月-2018年3月,分组原则:数字表随机法,分组结果:对照组37例中有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20-71(47.83±6.17)岁,疾病类型:直肠息肉19例,乙状结肠息肉18例;研究组37例中男、女比例为19:18,年龄范围23-76(47.66±6.21)岁,疾病类型:直肠息肉22例,乙状结肠息肉15例。纳入标准:确诊为结直肠息肉,符合结直镜手术指征,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患者[1]。统计学软件分析组间资料,统计学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应用结肠镜治疗,在此基础上开展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对照组:该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包括监测患者的体征变化,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对患者、患者家属提出的问题答疑解惑。

研究组:该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整体护理,(1)术前护理:在术前提前准备好手术相关的物品,掌握患者病史,做好患者胃肠道的准备工作,同时向患者、患者家属讲解结直肠息肉、结肠镜手术的相关知识,让患者、患者家属有基本的认知,提高其依从性,对于存在恐惧、焦虑情绪的患者,需要分析患者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患者个体差异性、具体原因,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2)术后护理:在手术结束后,需要及时将标本送往病理检查,监测患者的体征变化,观察其是否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并及时告知医生处理,对于息肉<1 cm,术后6 h需要卧床休息,且1周内部可过度活动,防止腹压升高;对于息肉≥1 cm,卧床时间相对较长,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其活动时间,以患者耐受为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探究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在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 25.0对指标数据处理,用(n, %)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2 结果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发生率2.7%低于对照组16.22%,有统计学差异性(χ2=3.945,P<0.05),见表1。

表1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结果(n, %)

3 讨论

结直肠息肉是消化道常见疾病,目前,该疾病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与遗传、长期腹泻、炎症长期刺激等多因素有关。临床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且男性发病率远远高于女性。结直肠息肉为癌前病变,若未及时诊治,容易恶变为结直肠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内镜技术在临床中逐渐普及应用,且创伤性小,备受临床患者的青睐。结肠镜是临床结直肠息肉的主要治疗方法,虽然该手术治疗对患者影响小、且操作简单,但手术存在创伤性,且术后容易并发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恢复效果。基于此,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期间,对患者实施护理配合,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恢复起到促进作用。赵永存[2]研究中对10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为对象,对照组50例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开展快速康复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说明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期间,采取快速康复护理,护理效果好,患者满意度。本次研究结果分析,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报道一致,该结果说明,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应用,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结肠镜息肉直肠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结直肠息肉应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的临床观察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
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