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改善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患者情绪状态、康复的效果观察

2019-10-29 06:53郭宝勤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针对性情绪子宫

郭宝勤

淮安市淮阴医院妇科,江苏 淮安 223300

子宫切除手术主要借助腹腔镜完成,专门对严重感染等紧急状况进行处理。现选取60例患者为分析对象,就术后如何做好护理工作而进行详细的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7年-2019年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切除患者进行研究。现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年龄在27岁-45岁之间,平均年龄(32.66±5.02)岁;病程7个月-4年;疾病类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两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即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开展健康教育,做好饮食、康复、住院指导,精心做好疼痛护理工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详情如下:(1)心理护理:针对子宫切除,患者心理上多少会出现一定的抗拒且很难完全接受,为此出现焦虑、抑郁的可能性较大,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心理干预工作,积极的与患者开展沟通和交流,保证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所思、所想,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的讲解有疑问的地方,然后详细的介绍与该疾病有关的知识,引导患者能够逐渐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提高治疗依从性[1]。(2)疼痛护理:为有效的防止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紧张、恐惧的情况,在此之前需要了解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将疼痛出现的原因和如何进行有效缓解的方式告知患者;术后为分散注意力,需要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以此有助于帮助患者将机体对于疼痛的感受逐渐降低;针对严重疼痛患者,可按医嘱使用必要的止痛药物[2]。(3)开展康复训练:子宫切除后必然会对患者的盆底支持结构产生影响,为此需要护理人员按照盆底肌的具体损伤程度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如提肛和阴道康复训练等。

1.3 观察指标 采用SDS(抑郁)和SAS(焦虑)量表来科学的评定患者的情绪状态;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来完成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当P<0.05时,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情绪状态 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护理前经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尽管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生活质量 观察组:术后7例出现疼痛,排气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7.2±8.1)小时、(20.4±3.5)天;对照组对应的指标分别为16例、(57.8±9.2)小时、(27.7±4.5)天。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子宫作为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切除后终身不能受孕,为此会造成患者的恐惧心理,严重影响内分泌功能引发众多不良反应,影响身心健康。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根据患者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护理,克服心理障碍的同时致力于生理问题的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能够取得满意治疗效果[3]。经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情绪状态在治疗后获得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的比较(Mean±SD,分)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子宫切除患者来说,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抑郁、焦旭情绪的改善和康复效果的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针对性情绪子宫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