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及意义

2019-10-29 06:49董玉琳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病毒感染者丙型肝炎检出率

董玉琳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云南 昆明 650051

在免疫系统被病毒感染后容易影响免疫应答功能,并形成自身细胞或者是组织细胞的抗体,进而出现自身免疫反应[1]。根据既有研究结果证实,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存在一定关系,通过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清自身抗体,能够更系统地分析疾病特征,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必要帮助。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60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实验组)、同期60例院内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实验组年龄为23-78(45.75±0.73)岁,男女分别为40(66.67%)、20(33.33%)例。对照组年龄为22-77(45.80±0.69)岁,男女分别为42(70.00%)、18(30.00%)例。纳入依据:①自愿参与研究;②研究项目报告已经递交给院内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排除依据:拒绝参与试验研究。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予以SPSS19.0软件处理,差异性不形成。

1.2 方法 所有参与者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3毫升静脉血当做标本,并采取离心处理措施[2]。根据说明书的具体内容开展检测操作:测定A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测定血清ANA,并对生物薄片马赛克技术加以运用,制备冰冻切片,将HEp-2细胞当做抗原并制作超微薄片,试剂为配套试剂。测定RF,选择速率散射比浊方法测定血清中的RF含量[3]。抗ENA抗体测定,采用蛋白印迹方法检测ENA抗体。

1.3 评价指标 比较分析实验组、对照组RF、ENA抗体、ANA阳性检出率等临床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参与者基础数据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采用SPSS 21.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如果P<0.05,即表示差异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比较,实验组各项血清自身抗体检测指标阳性检出率均优于对照组,临床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表1)

表1 两组各项血清自身抗体检测指标阳性检出率比较[n(%)]

3 讨论

在现代医疗研究工作深入开展的过程中,自身免疫与肝炎病毒之间存在的关联备受关注。根据既有研究结果表明,在人体被HCV感染以后就会形成抗体,对宿主成分加以识别,进而出现自身免疫,同样能够识别病毒核心抗原。针对HCV受损机体来讲,自身免疫属于十分关键的因素。

在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丙型肝炎病情的发展特征就是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容易触发自身免疫反应。另外,受感染的情况下,会通过多种方式损伤机体的免疫系统,致使其耐受性被严重破坏,直接加重了肝脏的受损严重性。

在此次研究中,实验组RF、ENA抗体、ANA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由此证实,常人体内的RF、ENA抗体、ANA等自身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不高。也就是说,在患者有HCV的情况下,就会使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几率显著提高。究其原因,肝细胞膜靶抗原与HCV抗原相同。为此,有必要检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清自身抗体。

综上所述,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自身免疫反应被触发,而且自身免疫就是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损害组织器官的重要因素。所以说,针对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检测血清自身抗体十分有必要,不仅能够了解病情发展情况,同时可及时发现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方案,提高临床诊断工作的准确率,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进一步推动了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病毒感染者丙型肝炎检出率
参麦宁肺方治疗223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病毒与偏见:两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抗争之路
SilentEpidemic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