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血压控制的影响

2019-10-29 06:49胡巧娜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服药血压用药

胡巧娜

舟山市定海区小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舟山 316051

高血压一旦发生极难治愈,易诱发冠心病、脑卒中等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健康危害极大。故积极控制血压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高血压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均紧密相关。研究表明[1,2],科学的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提高遵医行为,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社区护理,观察其对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4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简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n=120)和观察组(n=120)。对照组:男72例,女48例,年龄(67.23±5.12)岁。观察组:男69例,女51例,年龄(68.32±5.26)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由医师进行个性化用药指导,根据病情变化及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叮嘱按时用药,规律进行血压测量,每2周1次。

观察组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具体如下:①建立患者档案:涉及一般资料、危险因素、病情及治疗状况等。②健康教育:由社区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以面对面、电话随访、视频连线等方式予以健康指导,教会患者掌握血压测量的正确方法等。③生活行为干预:指导患者低钠、低脂饮食,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戒烟、限酒,促使患者建立科学饮食习惯。指导规律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打太极等),运动时间为每次20-30 min,3-5次/周,运动心率为最大心率的60%-70%。④心理干预:定期开展与患者沟通交流活动,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后续治疗。⑤药物干预:嘱患者按时、正确用药,并要求家属参与进来,对患者服药进行监督,予以提醒,确保其按时服药。定期予以血压测量及肝肾功能监测。根据患者血压变化,及时对药物剂量作出调整,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必要时予以针对性干预。

1.3 观察指标 干预12个月,调查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包括合理膳食、规律锻炼、按时服药、血压监测等;对比两组血压水平。

表1 两组遵医行为比较[n(%)]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应用SPSS 20.0。计量资料以(Mean±SD)予以描述,用t检验予以比较;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予以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遵医行为 观察组合理膳食、规律锻炼、按时服药及血压监测等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血压控制情况 干预前,两组血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为(129.23±6.20)mmHg、(80.54±3.21)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89±6.74)mmHg、(87.65±3.78)mmHg,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社区干预作为高血压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将疾病管理由医院延伸至社区,对提高患者疾病管理水平、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有着积极作用[3]。本研究对高血压患者开展社区护理,从按时用药、运动训练、科学饮食等方面促进患者建立健康行为,加深患者对疾病危害认识,并提高患者疾病防控意识,经用药、运动、心理等综合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

本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合理膳食、规律锻炼、按时服药及血压监测等行为依从性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提示社区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遵医行为,对其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均有着积极影响。生活行为与患者疾病控制效果息息相关。经社区“知信行”的干预模式,增强患者疾病认知、促使其态度转变、并促进其健康信念的建立等各方面入手,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不断强化,最终促使患者行为转变。在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社区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血压控制效果。

综上,社区护理是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有效手段,可改善患者遵医行为,利于血压的更好控制,应引起重视。

猜你喜欢
服药血压用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服药禁忌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服药先分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