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条灸促进腹腔镜阑尾炎手术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2019-11-04 10:33周雪琼江金萍梁海文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施灸胃肠功能排气

周雪琼,江金萍,梁海文

(云浮市中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广东 云浮 527300)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紊乱(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Dysfunction,PGID)是指腹部手术后,小肠动力恢复时间>24h,胃动力恢复时间>48h,结肠动力恢复时间>72h而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导致腹痛、腹胀、排气排便时间延长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1-2]。其发生原因与麻醉药物使用、术中翻动肠管、手术应激反应有关[3]。尽管腹腔镜手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手术造成的创伤,但PGID发生率仍在15%以上,如不尽早恢复胃肠功能,将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甚至造成粘连性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4]。祖国医学认为,造成PGID的原因是手术创伤影响了气血津液,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治疗应以理气通腹、通经温络为主[5-6]。艾条灸是艾灸的一种方式,可借助体表腧穴将艾条的热力作用、药物作用传达至体内,起到温经活络的功效[7]。基于以上,本研究采用艾条灸促进腹腔镜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汇报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且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我院行腹腔镜阑尾炎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38.89±11.17)岁。纳入标准:(1)年龄≥18岁,且小于65岁;(2)临床诊断为阑尾炎且经术中病理证实;(3)全麻下行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4)患者意识状态清晰;(5)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转开腹患者;(2)对艾条过敏者或艾灸穴位附近存在皮肤溃疡、伤口等不适宜进行艾灸者;(3)正在进行其他研究者;(4)既往存在胃肠功能紊乱者;(5)其他不适合纳入研究者,如肝肾功能异常、不同意参与研究等。根据随机数字表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39.35±11.34)岁,麻醉时间(1.98±0.42)h,手术时间(1.72±0.44)h。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8.43±11.23)岁,麻醉时间(2.00±0.46)h,手术时间(1.75±0.42)h。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1)对照组患者干预方法为常规术后护理,具体为:患者回病房后,去枕平卧,持续低流量(2L/min)鼻氧管吸氧;观察6h,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嘱患者半卧位,鼓励患者自行翻身或在家属协助下翻身活动,尽早(术后12h)下床活动;术后当日禁食禁水,待排气后从少量饮水逐渐过渡到流质饮食;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2)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艾条灸,具体为:施灸者由经验丰富的针灸专科医生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允许进行操作。术后次日早晨8:00左右,嘱患者仰卧位,根据《腧穴名称与定位》[8]中的穴位定位要求,取双侧足三里穴,施灸者手持艾条(河南南阳绿莹艾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23g/支),将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穴位,距皮肤2~5cm处熏灸,施灸者另放一手指在穴位旁,以掌握皮肤温度,施灸时间为30min,施灸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如患者感到灼热难忍,施灸者酌情调整施灸距离,或终止施灸,炙毕使灸条彻底熄灭,清洁局部皮肤。每日施灸一次至首次排气或排便为止。

1.3 观察指标(1)胃肠功能恢复客观指标:包括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定义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为患者术后至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由患者或家属自行记录,时间精确到分钟,护士每隔1h询问一次排气情况,每隔6h询问一次排便情况。定义肠鸣音恢复时间为患者术后至肠鸣音4~5次/min时间,由护士每隔3h进行一次听诊。(2)胃肠功能恢复主观指标:包括腹痛程度、腹胀程度。利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腹痛程度,嘱患者在背面标记有0~10共11个刻度,正面标记有0、10共2个刻度的纸条正面,根据主观疼痛程度感受进行划线标记,0代表没有疼痛,10代表无法忍受的疼痛,测试人员根据背面刻度确定患者疼痛程度[9]。利用腹胀症候评分评价患者腹胀程度,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0]中关于痞满证症状分级评分规则,患者无腹胀,记为0分,腹胀程度较轻,不影响工作或休息,记为1分,腹胀程度较重,但可以忍受,影响工作或休息,记为2分,腹胀程度难以忍受,严重影响工作或休息,需要临床干预,记为3分。VAS评分和腹胀症候评分均于术后2h及术后24h重复进行测量。(3)安全性:所有患者在干预期间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如患者出现不适表现或皮肤出现瘙痒、灼伤,立刻停止操作,对症处理,并记录。以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总样本数×100%记为不良反应发生率,用来评价安全性。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V20.0)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VAS评分和腹胀症候评分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客观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客观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主观指标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VAS评分、腹胀症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腹胀症候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腹胀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主观指标比较分)

2.3 安全性分析观察组患者干预期间,出现1例皮肤瘙痒,停止艾条灸,冰敷10min缓解,随后调整施灸距离继续艾条灸,患者无其他不适主诉。对照组患者干预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高于对照组,但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报道,腹部手术后PGID发生率高达15%~50%,多发生在术后12~24h内,尽管腹腔镜技术的应用缩短了术后胃肠恢复时间,但术中翻动肠管、牵拉组织造成迷走神经受抑制,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的胃肠功能。目前针对PGID的干预措施主要有术后禁食禁水、胃肠减压、鼓励早期活动等,但这些措施也存在一定的限制[11]。长时间禁食禁水会导致患者营养摄入不足,胃肠减压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早期活动依赖于患者的依从性,效果有限。而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治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也是干预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外治手段之一,其依靠温热效应、药物作用、穴位刺激起到调节和治疗的作用[12]。本研究采用艾条灸促进腹腔镜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胃肠功能恢复客观指标方面,均少于对照组。PGID的临床表现主要以腹胀、腹痛、排气排便时间延长为主,利用艾条灸双侧足三里可明显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客观指标。这与以往研究[13-14]结果相似,所不同的是,该学者纳入的临床样本为老年患者,本研究选择18~65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得到相似的结果,进一步充实了艾灸干预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结论。

相比于传统高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较轻,但造成疼痛的部分原因是由胃肠功能尚未恢复以及腹胀所引起。为了观察艾条灸对腹痛腹胀的缓解,本研究利用VAS评分和腹胀症候评分进行评价。由于腹胀、腹痛多在首次排气排便后得到缓解,因此,本研究选择的观察时间点为术后24h。结果显示,经过干预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腹胀症候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腹胀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这说明,艾条灸对腹痛腹胀的缓解具有切实的效果。以往研究[15-16]证实,艾灸足三里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增加内源性阿片肽物质含量,降低痛觉的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这一结果在其他学者[17]的研究中同样得到了证实。

在观察艾条灸干预安全性时,本研究发现,尽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患者干预期间,出现1例皮肤瘙痒,冰敷后缓解,这可能是施灸距离过短或患者过于敏感所致。这也提示,在今后的施灸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灸距离,时刻观察患者反应,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艾条灸促进腹腔镜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可减轻患者腹痛、腹胀程度,且无明显副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施灸胃肠功能排气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中暑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应
艾灸的烟气对人有害吗?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排气歧管螺栓紧固力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