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特点分析

2019-11-07 09:04赵乔珍张利吴娟周竞
医药前沿 2019年28期
关键词:病区金黄色葡萄球菌

赵乔珍 张利 吴娟 周竞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28)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上常见的病原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有些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耐药,演变成多药耐药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演变的耐半合成青霉素甲氧西林的超级细菌,是临床上常见的毒性较强的细菌[1]。从1961年英国的Jevons发现第一株MRSA至今,MRSA感染几乎遍及全球,已成为院内和社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MRSA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可长期根植于医院环境中,引起感染的爆发,因此,监测MRSA临床感染趋势及分布对医院的感染防控工作十分重要。

本研究旨在观察MRSA在医院不同科室的分布特点,强调医院对重点感染病区的消毒、监测以及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有效控制医院MRSA定植或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1.资料和方法

1.1 标本收集

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患者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本1516例,同一患者短时间内分离出的菌株不重复计入。菌株来源于ICU、儿科病区、急诊病区、骨科病区等,标本包括痰液、血液、伤口、脓液、分泌物、尿液等。

1.2 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

临床收集的标本均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集、送检,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及药敏试验。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

细菌经分离纯菌落后,经凝固酶试验阳性,挑取单个菌落上VITEK 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GP卡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且鉴定率>95%。

1.4 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采用MIC法,用GP-AST药敏卡片上机VITEK2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照CLSI2013年标准进行判断,阳性质控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29213。

1.5 MRSA检测

经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检测头孢西丁筛选试验阳性,且药敏结果苯唑西林检测MIC≥4判定为耐药,判定此株菌为MRSA。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

2.结果

2.1 不同年份检出MRSA情况

2014年1 月-2018年12月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516例,其中MRSA 900例,占比为59.37%,其中2015年MRSA检出率最高,为75.30%。自2015年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数量逐年减少,但仍呈现出较高的MRSA检出率,见表1。

表1 不同年份MRSA的检出情况

2.2 不同病区MRSA检出情况

近5年不同病区住院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分离出的MRSA感染或定植最为严重的是急诊病区,高达398例,占所有科室总量的44.22%,其次是ICU病区、儿科病区和骨科病区,见表2。

表2 不同病区检出MRSA的情况

2.3 不同标本类型MRSA检出情况

近5年不同科室分离的标本中,MRSA标本来源于痰液、血液、尿液、伤口、脓液及各种分泌物中,其中痰液中检出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比重为70.27%,为最高。其次褥疮表面检出占比68.74%,导管尖端占比63.16%,血液占比55.06%,尿液占比55.00%,见表3。

表3 不同标本类型MRSA检出情况

3.讨论

MRSA是临床上常见的多药耐药菌,传染能力强,常引起呼吸道、皮肤软组织、伤口创面感染和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本研究观察某医院近5年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共计1516例,其中MRSA检出900例。MRSA检出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5年MRSA检出率最高,为75.30%。2016年该医院遵照《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精神,认真执行《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5年版)》,针对感染的监控防控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利用信息化管理为抓手,严格落实预防用药、抗菌药物分级、审批和处方点评等制度,对使用情况出现“异动”的抗菌药物进行预警,逐渐降低了各病区MRSA的感染。

不同病区MRSA在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出比例有所不同,定期对医院不同病区MRSA的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进行监测显得十分重要。研究表明,MRSA感染多发生于免疫缺陷者、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患者、长期住院及老年患者。从本院MRSA菌株的病区分布来看,MRSA广泛分布于医院多个病区,以急诊病区和ICU为主,分别占44.22%、18.33%。急诊病区患者病情多危、急、重,具有不可预见性,人员流动性大,疾病谱广,极易交叉传染,为MRSA感染的高发区;ICU患者多合并严重的基础疾病,病情危重,长期卧床,免疫力低下,为高危人群,同时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导尿管的留置等有创操作以及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得ICU成为MRSA感染的高风险病区。本研究中儿科病区和骨科病区MRSA占比为2.44%和2.88%,同样不能忽视。儿童由于免疫功能尚未健全,容易受到外界致病细菌的感染,引起严重的感染性疾病;骨科手术患者数量大,开放创伤多,容易出现感染。基于以上理由,提示该医院应该加强急诊病区、ICU、儿科病区及骨科病区所使用的仪器和场所间等的消毒,加强医护人员防护,对已感染或定植病人注意防护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此外,临床应尽可能根据病原学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严格控制药物使用时间,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引起的多重耐药,从根源上防控MRSA的感染或定植。

观察感染标本分布情况,发现痰液标本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其次为血液、伤口、尿液、分泌物和脓液标本。有研究表明,MRSA主要引起局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如疖、痈和创伤感染,也可引起深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等。MRSA在主要感染标本中的分布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趋势基本一致,该医院MRSA在分泌物和脓液标本中检出率并不高,分别为35.29%和20.96%,而在褥疮表面、导管中检出占比较高,分别为68.75%和63.16%,因此,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医疗器械及物品的消毒灭菌,做好手卫生,加强患者创面感染的监控,同时医务人员要加强有创操作过程中的无菌意识,确保手术及创面治疗的无菌环境,为控制和治疗MRSA感染提供保障。

综上,随着MRSA菌株的持续增加,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的风险越来越大,必须积极预防和降低MRSA感染。首先,应阻断MRSA的传播途径,对确定为MRSA感染或定植患者进行有效隔离,定期消毒病区环境,医务人员注意手卫生等。其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菌药物。第三,建立MRSA监管平台,及时掌握MRSA的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为MRSA防控提供依据。此外,临床科室是多重耐药菌防控主体,提高临床医生、护士、实习生、工人的感控意识,加强教育培训,对预防并控制MRSA院内感染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病区金黄色葡萄球菌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防治兔葡萄球菌病
那一抹金黄色
那一抹金黄色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金黄色
肉鸡葡萄球菌病诊疗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一例水牛疥螨继发感染葡萄球菌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