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棉机盖板花异常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9-11-09 05:33李宝荣
棉纺织技术 2019年11期
关键词:隔距锡林盖板

李宝荣

(南通华强布业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600)

梳棉机盖板能有效地排除黏附性较强的或带纤维的细小杂质、棉结、短绒等,同时盖板花中又含有大量的可纺纤维。控制好盖板花既能保证生条质量,又能一定程度上节约用棉。

在生产实践中,经过长时间的跟踪观察,我们发现有时会出现某台梳棉机上盖板花过厚或过薄,左右厚薄不一致或断桥,偶尔也会见到不出盖板花等现象,这些都会对同品种各梳棉机机台之间盖板花量的均衡一致性以及盖板除杂效能带来一定的影响,最终直接导致梳棉机生条质量波动。

1 盖板花过厚或过薄

1.1 前上罩板或后罩板上口隔距和高低位置不当

前罩板部分包括前上罩板、下罩板和抄针门(或棉网清洁器、固定盖板等),其主要作用是控制气流,托持并引导锡林针面上的纤维均匀转移及传递,以免飞散。前罩板用厚4 mm~6 mm的钢板制成,上下呈刀口形,用螺丝固装于前短轨上,根据工艺要求可调节其高低位置以及与锡林间的隔距。前上罩板的上口位于顺转盖板工作区的出口处,高低位置及其与锡林间的隔距大小,直接影响纤维由盖板向锡林转移或吸收[1],从而可以控制盖板花的多少。

后罩板的作用也是控制气流,托持并引导锡林针面上的纤维均匀转移及传递,以免飞散。后罩板用厚4 mm~6 mm的钢板制成,上下呈刀口形,用螺丝固装于后短轨上,根据工艺要求可调节其高低位置以及与锡林间的隔距。后罩板的上口位于反转盖板工作区的出口处,高低位置及其与锡林间的隔距大小,亦会影响纤维由盖板向锡林转移或吸收,从而可以控制盖板花的多少。图1为前上罩板上口及高低示意图。

1.1.1前上罩板或后罩板上口隔距大小的影响

前上罩板上口与锡林间隔距小时,如图1(b)所示,从机械角度看,盖板针布握持的纤维的另一端遇到前上罩板上口被迫弯曲而紧贴于锡林针齿面上,同时使纤维容易沿着盖板针齿工作面的方向脱落,增加了锡林针齿对纤维的接触数量和接触长度,锡林针齿的抓取能力得到增强,因此盖板花率有减少的趋势;另一方面从气流附面层的角度看,高速旋转的锡林其附面层和携带的纤维量被前上罩板上口阻挡分割后进入前上罩板与锡林之间的反而少了,分割在外的快速纤维迅速抛向慢速运行的盖板从而被盖板带出,盖板花呈现出增高的趋势。对盖板正转的普通梳棉机而言,盖板回转方向是顺着齿尖方向,纤维易于脱落;锡林则是逆着针尖高速运动,抓取握持纤维能力极强;若前上罩板上口与锡林的隔距减小时,纤维被压在针尖上,锡林抓取纤维的长度和针数均增多,因此机械作用大于气流作用,故前上罩板上口与锡林隔距减小时,盖板花减少。对高速高产梳棉机而言,因盖板反转了,前上罩板上口与锡林的隔距对盖板花影响不大,盖板花多少主要取决于后罩板上口与锡林的隔距。后罩板上口与锡林的隔距减小时,纤维被牢牢地压在锡林针尖上,不易在离心力作用下抛向盖板;锡林带动的气流附面层薄,喷向盖板的纤维减少;机械作用和气流作用均使盖板花减少,如图2所示。

前上罩板上口与锡林间隔距大时,如图1(b)所示,从机械角度看,当携带较长纤维的盖板行进到工作区出口处最前端两根盖板的位置时,因纤维的尾端离开盖板针面,接触到前上罩板的上口,盖板针布握持纤维的另一端遇到前上罩板上口时不再紧贴于锡林针齿面上,锡林针齿接触纤维的数量和长度有所减少,锡林针齿握持和抓取纤维的能力也减少,因此盖板花有增加的趋势;从气流附面层原理的角度看,高速旋转的锡林附面层和携带的纤维量被前上罩板上口分割后吸入前上罩板与锡林之间的多了,同时盖板握持的较长纤维其尾端也易于进入附面层为锡林针齿所抓取,盖板抓取带出的外层纤维少了,盖板花呈现出减少的趋势。

图2 后罩板上口与锡林隔距示意图

对盖板正转的普通梳棉机而言,前上罩板上口与锡林隔距增大,前上罩板将纤维压牢在锡林针齿上的作用减弱,锡林针面握持纤维的长度和接触点减少,锡林抓取和握持纤维的能力减弱,因此盖板花增多。机械作用和气流作用比较,机械作用大于气流作用,故盖板花增加。

对高速高产梳棉机而言,因盖板对锡林反向运转了,盖板逆对着锡林针尖走出工作区,盖板针齿握持作用极强;锡林与盖板隔距又较大时,锡林握持能力较弱了,再加上锡林离心力的抛投作用,纤维易于抛向盖板;后罩板上口与锡林隔距增大,锡林带动的附面层厚,纤维在离心力作用下,易于上浮在气流附面层外层,锡林气流经过后罩板上口时因隔距突然扩大而扩散,逆对着盖板针尖喷向盖板,盖板抓取和握持纤维的数量和能力均大大增加,故机械作用和气流作用均使盖板花增多,甚至可能落白花。

1.1.2前上罩板或后罩板上口高低的影响

前上罩板或后罩板上口位置高时,如图1(c)、图1(e)和图3所示,从机械角度看,纤维和锡林针齿接触较多,握持力较强,容易将纤维从盖板针布上拉下来,盖板花是减少趋势;从气流附面层角度看,锡林附面层厚度变短变薄,盖板正转时大部分或全部气流进入前上罩板内;从后罩板出来大部分或全部气流更易进入盖板与锡林主梳区,盖板花也呈减少趋势。二者综合看,盖板花率是降低的。

前上罩板或后罩板上口位置低时,如图1(c)、图1(d)和图3所示,从机械角度看,纤维和锡林针齿接触较少,握持力变差,盖板针布上的纤维不易被锡林针布抓取,盖板花是增加趋势;从气流附面层角度看,高速运转的锡林气流附面层纤维流向前上罩板或后罩板外侧与盖板之间,盖板花是增加趋势。 二者综合看,盖板花是增高的。

图3 后罩板上口位置高低示意图

生产实践中,如果机上盖板花偏少的话,常常采取的措施是适当降低前上罩板位置或放大盖板出口处的盖板隔距,都能使前上罩板上口附近的锡林附面层增厚,可以观察到部分气流从前上罩板上面溢出,使盖板花率增高。

综上所述,盖板花过厚过薄可通过调节前上罩板或后罩板与锡林的隔距大小及前上罩板或后罩板上口位置高低来实现。当然这个调节是一项精细活,设备人员、工艺人员、试验人员三方共同参与,每一次调节幅度是很细小的,反复摸索实践对比试验,直到达到调节效果。

1.2 盖板和锡林针布状态差异大

盖板针布状态优于锡林,如果针布新旧程度和锐度差异大,造成盖板针布抓取纤维能力大于锡林针布,使盖板花过厚;反之则盖板花过薄。

充分注意盖板和锡林针布的新旧程度和状态好坏的搭配使用,使均衡台间棉网质量差异和产生盖板花过厚或过薄的矛盾达到统一,通常需要掌握二者针布状态差异小为好,就要求做好设备书面台账基础工作。新包盖板针布、调换回磨盖板针布的台账记录及上机记录,锡林针布新包记录(磨针记录)、正常巡回检查记录、损伤记录,做到有据可查,只有搞清楚针布具体的真实状态,方能准确搭配使用,这恰恰是容易忽视的一项基础工作。

1.3 盖板传动皮带松紧不适当

盖板传动皮带过松,盖板速度就会减慢,相应的盖板在梳理区停留时间就长,盖板针隙间纤维杂质较多,使得盖板花过厚。

工艺试验人员上机测速及时反馈,设备人员及时调节皮带的松紧适当,确保盖板速度达到工艺规定速度。

1.4 盖板根与根之间间隙大

盖板链条伸长过长,将会造成盖板根与根之间的间隙大,锡林表面气流有外溢趋势,促使纤维抛向盖板无针处,严重时有纤维从根与根间隙处吹出,使得盖板花过厚。

严格控制盖板链条伸长允许限度,每根链条的总伸长不超过76 mm,两根链条的伸长差异不超过3 mm;保证盖板运行过程中与曲轨之间有润滑,有条件的话修理盖板踵趾面和曲轨[2],减少二者间的摩擦阻力,这些措施都能延缓链条的伸长。

1.5 筵棉或棉卷状态不良

筵棉过厚、棉卷过厚或双卷喂入,使得锡林盖板工作区的纤维相应增多,也会造成盖板花过厚。

联系上道清棉工序,提高正卷率,确保过重棉卷不流入本工序;喂棉箱的调节及试验班班有观察复查核对,确保棉层厚度符合工艺要求;本工序挡车工按规定操作巡回,棉卷搭接按工作法要求,防止厚卷及双卷的喂入。

2 盖板花左右厚薄不一致或横向呈断桥状

2.1 前上罩板上口隔距及高低,左右侧不一致

如果前上罩板上口与锡林间隔距左右侧不一致,或上口位置高低左右侧不一致,则单根盖板左右针布抓取纤维能力不一致,造成盖板花左右厚薄不一致。 严格掌握前上罩板安装技术条件,前上罩板与锡林间隔距左右差异在0.08 mm以内;前上罩板上口位置高低左右差异小于0.8 mm。

2.2 盖板链轮圆盘位置高低左右不一致

由于曲轨限位前螺钉安装不良,造成盖板链轮圆盘至曲轨的距离左右高低不一致,使得盖板两端脱离曲轨的时间有先后差异,导致单根盖板左右针布抓取纤维能力不一致,后果是盖板花左右厚薄不一致。

盖板链轮圆盘至曲轨的高低距离,左右差异掌握在0.8 mm以内,安装过程中如发现左右差异过大,必须锉修或烧焊曲轨限位前螺钉,保证差异在允许范围内。

2.3 前托脚处盖板隔距左右不一致

前托脚处盖板与锡林隔距左右差异大,影响即将离开梳理区的盖板左右侧针布抓取纤维的能力,致使盖板花左右厚薄不一致。

正确校正盖板前托脚处的盖板与锡林隔距,一般掌握此处隔距左右差异小于0.05 mm为宜。通常为了防止盖板传动胶带过紧,盖板传动左托脚处(盖板油箱侧)盖板隔距走动变小,可控制正偏差,对照标准隔距+0.03 mm来做。

2.4 前上罩板上口状态不良

前上罩板上口弯曲、不平直,有细小缺口,影响上口与锡林隔距的左右一致性,致使盖板花厚薄不匀或产生断桥现象。

前上罩板上口弯曲、不平直,一般采取敲压刮铲等方法修理,修理后上口直线度应达到0.02 mm以内,上口与锡林间隔距差异掌握在0.08 mm以内。上口有缺口、弯曲不平直无法修复的必须换新。

2.5 盖板针布局部损伤

前述盖板链条伸长过长后,使盖板针尖与后罩板上口接触碰针;盖板根与根间隙过大,锡林表面气流也可从此间隙处将盖板背上的飞花吸入,吸入过多时会引起盖板跳动,本来锡林与盖板的隔距很小,吸入的飞花块造成盖板与锡林碰针,局部挤压轧伤锡林、盖板针布;盖板上斩刀与盖板隔距过小,斩刀片与盖板针布容易相碰,刀片磨损的同时也会造成盖板针布的锋利度减退甚至损伤。盖板针布局部损伤后,盖板花会产生过薄或断桥现象。

盖板针布局部损伤需要及时理针、扶针、磨砺、刷光,恢复针布梳理和抓取纤维的效能。如有个别盖板无法修复,可选用针布状态相同的旧盖板搭配使用。如盖板损伤根数较多时,则需全台调换针布。正确调节上斩刀与盖板的隔距,避免其对盖板针布的不必要伤害。

3 不出盖板花

反转盖板上机装反,针齿朝向不对,与锡林针齿非平行配置,盖板针齿完全抓不住纤维,起不到自由分梳作用。笔者曾经在工作中就遇到这种情况,青岛纺机厂FA203A型梳棉机(盖板反转),某星期日调换盖板时保全工沿用正(顺)转盖板装机方法安装盖板,试车开机后不出盖板花,上机观察发现盖板针齿朝向不对,重新拆卸正确安装后问题迎刃而解。

盖板出口隔距偏大严重不符合工艺要求,扰乱此处气流,纤维散出。加强保全工的技术培训,提高平车保养技术水平,工艺人员上机跟踪复查,严格确保正确工艺上车。

4 结语

根据工艺要求,梳棉机盖板花的控制关系到生条质量及本工序的节约用棉。结合多年从事棉纺生产的实践经验,本文从前上罩板上口隔距大小及位置高低、盖板锡林针布状态差异、盖板传动过松、链条伸长过长、喂入棉卷或筵棉过厚等方面对盖板花过厚或过薄的影响来阐述解决的方法;又从前上罩板上口隔距高低、盖板链轮圆盘位置高低、前托脚处盖板隔距、前上罩板上口状态左右不一致,及盖板针布局部损伤等方面造成盖板花左右厚薄不一致或断桥的分析,并拿出了对策;再从设备人员提高技术水平的角度分析了不出盖板花的原因,指出必须加强设备工艺人员的责任心。现在的高速高产梳棉机已经采用安全罩壳全密封,且增加了多处吸点,不易直接观察,需要打开罩壳及结合试验数据来调节,对工艺及设备人员的要求更高了。

猜你喜欢
隔距锡林盖板
FA224 系列梳棉机纺机采棉的工艺改进
解决C70 型梳棉机道夫落网的技术措施
莱赛尔纤维精梳过程中锡林梳理力的研究
再谈精梳机梳理隔距校正的技术要点
2.5D触摸屏盖板玻璃翘曲控制技术
棉纺精梳机给棉工艺参数对锡林梳理力的影响
梳棉机用固定盖板针布发展趋势探讨
略谈梳棉机针布间隔距
端午节观龙舟赛
KD403:碗盖和桶装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