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

2019-11-13 04:38刘邓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旅游管理教学方法改革

刘邓

摘 要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与应用型专业特征对传统教学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在总结传统旅游管理住专业教学模式与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旅游管理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学科特点的差异决定了授课对象应具备的素质特点的差异,不分对象、不分学科特点的单一教学方法的使用,从某种程度而言已经背离了专业培养目标的初衷。对旅游管理专业这一应用性学科来说,就应该采用开放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高等教育改革是21世纪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极为重要课题,它关系到人才素质结构、能力结构的形成取向,市场对人才的认知度、人才对市场的回报率等诸多现实问题。就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质而言,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对培养模式的改革、对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无庸置疑,三项改革内容都极为重要,然而就某些学科而言,培养创新及实用型人才,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因为专业知识的传播、专业意识、素养及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要通过一定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现。从旅游管理专业的角度出发,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一种趋势,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旅游专业人才的整体质量。

2传统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与问题

从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操作性较为突出,与市场联系紧密,属应用性学科。但从该专业设立角度而言,由于绝大多数脱胎于基础性学科,因此仍习惯性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授课不分课型、授课内容和授课对象,一律采用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方式,对该专业学生的专业意识、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模式为“一言堂”,即课堂上以老师讲授和学生听讲的方式进行教学。从旅游管理专业特点的角度考虑,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存在以下弊端:首先,只有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缺乏实践性和操作性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旅游管理专业中涉及大量实际操作性内容,需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才能掌握,仅仅靠听是不够的。第二,“一言堂”式的授课方法,不利于学生管理自信心的确立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对学生心理素质要求较高,要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足够的自信心,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心理素养的提高;尤其是缺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更不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公关意识的培养。第三,单一的授课环境和授课模式,不利于学生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绝大多数是旅行社、饭店等旅游企业,在这种变幻无常的对客服务中良好的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是极为必要的基本素质。第四,长期的传统授课模式使教师本身在知识更新和能力结构上存在极大的缺欠,势必影响该专业学生专业意识的确立。专业意识的尽早确立是学生对所学专业形成正确认识的前提,由此学生会有意识地挖掘自身的潜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培养相关专业应具备的能力。当然,传统教学方法并非一无是处,在某些传统和基础性学科中仍是较为适用和主要的教学方法,而且即使在目前极力倡导教学方法改革的形势下,传统教学方法与其它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仍能发挥积极作用,相得益彰,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方法的使用,关键是要“对症下药”,不同特征的学科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

3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路径

3.1将建构主义教学理念落实专业课教学中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而这种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因忽视了学生的参与而阻碍了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学习方法的传授,也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主张将教学、学习和研究中的直接经验置于高度优先的地位,整合社会的、情感的、理智的和道德的多維度的教育,真正地尊重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在实践中获得的智慧。我们把意义和真理看作是建构性的,是在学习社区的背景下,通过研究、交谈、思考、写作和批判而逐步地建设起来的。融会贯通授课内容。教学授课“面面俱到”势必“面面不到”。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是“宽口径,厚基础”,将专题讲座深入到课程教学中,每节是一个汇集具体知识点的小主题。每章则是融会贯通相关知识点的讲座。而一门课就是由若干相互关联和影响的若干讲座所组成,从而妥善把握深讲、略讲、学生自学的关系。通过比较研究方法,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维度的分析,开阔学生的视野,全面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点,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2结合学生实际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轻视、甚至厌恶“旅游法规”这门课程的现象是比较突出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此情况下,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首先,教师应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年轻人自身的情感体验对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影响远甚于书本及他人的说教。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参加各种旅游活动,通过调查对旅游行业或行业法规有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过旅游活动的实践去亲身体验和感受,使学生真正认同法律规范和理论教育,增强学好法律法规的信心。其次,作为讲授旅游法规课程的教师,应该明确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旅游法规实务》课程,其目的主要还是培养学生有一定的法治意识及素养,在今后的工作岗位能依法行事,加强自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是以法律和法学知识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也不是培养学生法律案件的分析辩解能力,而是要求学生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基础上,有选择地重点学习,如:旅行社管理法律制度、导游人员管理法律制度、旅游合同法律制度、旅游出入境管理法律制度、旅游饭店管理法律制度、旅游交通管理法律制度、旅游安全管理和旅游保险法律制度、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旅游投诉管理法律制度等是我们讲解的重点;那些和旅游规则联系不紧密相关法律可以略讲。如公司法、税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旅游业立法概况等可以略讲或不讲。旅游法规教学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动力更强。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照本宣科,必要时可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完善和梳理,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饱满。我们应当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消除学生的怕学、厌学的情绪,消除学生轻视法律的思想,增强学好旅游法规的信心。

3.3结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方法

旅游管理专业老师要结合学校现有的资源,以及可获得的外部资源,丰富教授手段。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有关教学内容以图片、视频等较为直观可感的形式,应用于课堂教学。结合专业课程内容和实际教学效果的需要。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些具有较多形象而直观的教学内容的课程比较适合采取此种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教学方法带来的积极效果十分明显,受到学生、教师的普遍欢迎。采取多媒体教学方法,需要制作相关课程的课件,而课件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发挥。因此课件制作既需要一定的技术保障,要充分考虑与教学内容的交互性、衔接性,以及画面的艺术性。可以采用情景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可分为校内、校外两部分。校内情景式教学是在教室或实验室模拟规定情景,将学生与教师置身于虚拟情景中,结合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校外情景式教学则是在实景中,或以教师为主,或以实景中讲解人员为主,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以學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更有利于调动自身潜能。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较强的角色意识,要能够做到在短时间内尽快进入规定的角色,以便为接受服务者提供满意的服务。还可以采取换位式教学方法,换位式教学就是在某些课程中的某些教学环节中师生换位,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讲课”,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教师将有关教学内容事先布置清楚,让学生有准备地进行“教学”,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讲解发挥情况,随机应变提出一些问题,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

3.4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实训与实践教学

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实践与实验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在提高学生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实验室操作模拟与实践学习,不但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到企业去实习,还将管理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再反馈到教学过程中,这种不同层面的反复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实现了教学目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很强,因而深化办学体制,将实践引入课堂,与产业结合培养人才十分必要,在与校外旅游企业结合中,建立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合作办学机制。比如请酒店业界有实战经验的经营管理者,结合旅游产业特征和课程内容,开出系列讲座,使其更具针对性和适应性,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比较成功的国内外旅游院校,大都有自己的校内外实习基地,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大学希尔顿饭店学院,由希尔顿饭店集团创始人康拉德·希尔顿捐资创办,以特许经营形式隶属于希尔顿饭店集团的希尔顿饭店,与休斯敦大学的饭店学院成为二体,教师和学生同处在饭店运营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和学习。产学研的互动带来了旅游教育的良性运行与发展。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老师的作用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自主与自立。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构建独立的教学体系,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力争从三个层面提高教学的效果,即:第一个层次的“知识”;第二个层次的“方法”;更高层次的“视野”。这三个层面依次递进,把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习惯和能力,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热情,以培养我国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旅游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艳丽.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模式实践与探讨——以“旅游经济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2(01).

[2] 倪晶晶.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教学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3] 吴丽霞.酒店餐饮管理实践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4).

[4] 程新杰.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旅游管理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板的设计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