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9-11-13 04:38王光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案例分析法教学改革课程

王光辉

摘 要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工作当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作为一种具备实效性的教学手段,案例教学法一经推广就受到了教育领域教学工作的热烈推崇。客观来说,案例教学法最早在医学领域以及法学领域当中运用的较为频繁,随着其他教育工作的发展,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范围也不断的扩展,在理工科当中的运用也日渐频繁和广泛。本文将针对案例教学法内涵以及案例教学法在《路由交换技术》课程中运用的必要性进行详细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践策略,以便于有效提升《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 《路由交换技术》课程 教学改革 案例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是网络工程当中最为核心的课程内容这一,该课程具备一定成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对学生们的学习要求也更高。在《路由交换技术》课程当中需要学生们在特定的拓扑环境下掌控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并且学会调试路由器各项参数并解决路由器系统当中存在的故障,最终实现网络工程师应该具备的技能。作为一种对学生要求性极高、难度相对较大的课程,很多高校都在积极的开展教学课程改革工作。在课程改革与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当下,越来越多的教学都在开展案例教学改革,这也为《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带来了强大的发展与进步动力。本文将针对《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案例教学进行详细分析和探究。

1案例教学法内涵概述

案例教学法早在1870便已经发明并且投入到实际教学工作当中。是由美国哈佛大学院长克里斯弗·哥伦姆布斯所研究创立的教学手段。案例教学法实践所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是在诸多领域、诸多学科共同进步和创新之下所诞生的一种教学体系。案例教学法在研发之后,这一教学模式更加广泛的运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律教学和工商管理教育工作当中,自此之后,案例教学法也被称之为的“哈佛模式”。案例教学法在实际开展运用的过程中,便是由教师结合教学工作的实际要求撰写教学案例、教学课件的手段,以一种真实的教学知识内容、教学情境作为背景,将一些具备意义的教学事件进行综合描述并且借助视频、照片、多媒体手段能诸多内容开展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更加注重案例质量。好的案例可以最大程度上强化教学工作质量,让学生们在学习相关理论基础的同时,掌握实践层次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们通过亲身案例的手段,在具有实际效应的案例当中,直接获取学习经验,掌握探索知识的儿科学方法来增强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在《路由交换技术》课程中运用的必要性

2.1有利于促进《路由交换技术》课程实践性改革

《路由交换技术》课程自身存在显著的实践性,需要通过学生们动手实践之后来获取教学经验和教学知识。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当下,素质教育要求《路由交换技术》课程必须要积极开展实践性改革。纵观传统《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来看,往往忽视了《路由交换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填鸭式教学现象显著,很难最大程度上保障学生们的实际学习质量。《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最为高等教育专修课程,必须要以传授专业知识、强化学生们学习基础技能为根本,保障教学质量。案例教学手段可以结合课程教学当中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制定出与教学目标一致的教学案例,通过常见的路由技术系统案例的形式,让学生们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明确实践工作的各个环节,真切的为学生们日后的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保障,有效的促进了专业教学课程的实践性改革。

2.2有利于强化学生们知识理解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教学工作开展的根本目的便是让学生们能够深入针对知识背后所暗藏的逻辑关系、知识内容开展全面具体的了解与分析。但是客观来说,软件工程专业本身便是在互联网技术兴起之后所衍生出的一项技术内容。在《路由交换技术》课程当中涉及到了很多知识、很多专业领域的操作,若单纯的通过讲授式教学的手段,学生们真的很难理解《路由交换技术》知识其中各个环节的设置关系与内在联系,直接造成了学生们学习质量下降的现象,久而久之学生们便会对《路由交换技术》课程产生抵触、厌学心理。为了切实有效的避免这一教学不良现象的出现,便可以积极的将案例教学法有效的融入到教学工作当中,切实的让学生们在实际案例学习和实际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将晦涩的理论内容和生动直观的案例进行紧密的融合,学生们也可以更加深入的感受知识潜在的内涵,强化知识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

3《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践策略

3.1导入式案例教学

导入式案例教学顾名思义便是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结合教学要求与教学知识相关联的内容制作案例课件,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将案例引入到课堂当中帮助学生们更加真切、直观、深入的认识知识,并针对经典问题进行解决。导入式案例教学作为案例教学作为普遍的教学工作内容,在制定案例内容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具有针对性、经典性的知识,有效导入式案例教学手段,强化课堂质量。例如,在学习《路由交换技术》课程当中,针对“IP寻址、子网掩码、路由与网关、可变长子网掩码、子网划分”这一教学工作当中,教师便可以利用导入式案例教学的手段,针对“IP寻址、子网掩码、路由与网关、可变长子网掩码、子网”等理论性的软件工程知识,通过生动直观的显示图像的手段,将其的功能、特点生动形象的通过图像图示的案例形式进行展现。这样,不仅可以针对理论化知识的内在特点和内涵进行理解,而且转变了传统理论知识讲授工作单一、枯燥的现状。科学合理的利用导入式案例教学之后,能够帮助学生们深入了解教学工作的晦涩理论知识,强化课堂教学效率。

3.2信息化教学案例教学

信息化教学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课件案例的形式,帮助广大学生们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在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当下,互联网信息技术等诸多手段,为案例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路由交换技术》课程自身存在复杂性和专业性,很多学生们是没有办法在课堂短短的时间内深入记忆与理解。那么为了帮助学生们深化课堂授课重点知识、重温课堂授课的案例内容。例如,在《路由交换技术》课程中,针对“树协议操作、VLAN、VLAN中继协议和访问控制列表配置”等相关知识学习中,涉及到了大量的实操内容,程序纷乱复杂需要学生们反复记忆和操作,难免会导致学生们思维记忆当中出现漏洞。针对此种情况,教师便可以将法学教学案例,利用信息化互联网,通过“公众号”、“学习群”等新媒体途径进行发送。这样,学生们即使在课堂当中遗漏知识,那么也能够随时随地的通过课件复习的形式,将重点知识与理论内容紧密结合,帮助学生们重温课堂所学知识的内容,帮助学生们夯实知识。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具备高效性的教学手段,能够在促进《路由交换技术》课程实践改革的基础上,强化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率。在实际开展《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们自身的实际情况与课程教学要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整合案例教学法的相关要求,科学合理的选择案例教学类型,保障《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刘志丹,马士玲.《核心路由交换技术》教学探索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04):2306-2308.

[2] 孙良旭,吴建胜.工程实践驱动的“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教学环境构建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09):212-215.

[3] 李京文,姚成.目标导向情境教学模式(GBS)架起了社会与学校之间的桥梁——《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改革探索[J].滁州学院学报,2009,11(04):100-103.

[4] 王丰.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09):180-181.

[5] 张敏,李骥业,杨明广,etal.路由与交换技术課程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8,282(06):17-19.

[6] 陈美娟,张颖,杨国民.《交换技术》课程研究性实践教学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05):180-184.

猜你喜欢
案例分析法教学改革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