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游戏中习得音乐

2019-11-13 04:38程俊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幼儿

程俊

摘 要 游戏化理论用于幼儿音乐教学中就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增长见识、发展想象力,游戏的特征就是趣味性、生动性,所以将其用于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能够让幼儿主动积极的投身于音乐学习中,也能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理论与情感,进而从小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有效保障音乐教学效果。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本文也就游戏化理论用于幼儿音乐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实践进行了具体的概述。

关键词 幼儿 游戏化理论 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音乐与游戏都是幼儿十分热爱的东西,幼儿园时期的孩子大多是3-6岁的孩童,热爱游戏与玩耍是其最大的性格特征之一,所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大多是以游戏为主,借助于游戏孩子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感受世界,从而获得智力与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与提升。音乐教学是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与提升的关键,而游戏化理论用于幼儿音乐教学中,则十分符合幼儿音乐教学要求,所以本文也对其进行了如下分析:

1游戏化理论用于幼儿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幼儿音乐教学活动对象是3-6岁的孩童,所以教育活动应该是以生动活泼、主体性体验为主的,而游戏化理论用于幼儿音乐教学之中的意义十分显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能够激发幼儿音乐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对于事物的喜好亦或者是说关切的情绪状态,更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原动力,3-6岁幼儿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将游戏化理论用于幼儿音乐教学中,则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因为在游戏中展开音乐教学活动,就能让幼儿处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音乐,从而有效提升幼儿音乐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1.2能够有效突出幼儿主体地位

游戏化理论用于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意义显著,意义之一就体现在其能够有效突出幼儿主体地位,全面发挥幼儿学习自主权,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在游戏中展开音乐教学,幼师在其中的为就是引导,即为幼儿学习与发展指明方向,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从而发展幼儿音乐素养。例如,在音乐游戏《逛公园》活动过程中,就需要幼儿发挥出自身对于音乐的理解,用动作来体现出自己对于音乐的感受,而教师则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观察,以此来对幼儿进行针对性培养与教育,从而提升音乐教学效果。

1.3发展幼儿综合素质

游戏化理论用于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还能有效发展幼儿综合素质。3-6岁的幼儿刚好处在人生发展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习惯以及素质的形成会直接影响幼儿今后发展,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构建良好的音乐游戏情境,则能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更加全面的感知到音乐相关知识,同时促进幼儿语言能力、思想素质、文学素养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2让幼儿在游戏中习得音乐的实践

上述分析中我们了解到游戏化理论用于幼儿音乐教学的意义,而要想有效发挥出其意义,笔者认为幼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2.1音乐游戏要满足幼儿发展特点

要想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习得音乐,幼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先保障音乐游戏是满足幼儿发展特点。幼儿游戏应该是符合幼儿自发自愿的一项活动,在幼儿音乐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幼儿心理、年龄等多方面特点,来为其制作适合其成长的音乐游戏,这样才能真正让幼儿在游戏中习得音乐知识。例如,3-6岁的游戏都十分喜欢交朋友,这个时候教师在进行《拉勾勾》这一音乐课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让幼儿两两一组,一个小朋友的手指头是金勾勾,而另一个则是银勾勾,然后让幼儿一遍做拉勾勾的游戏,一遍唱:“你出手,我出手,小拇指头拉勾勾。拉勾勾,拉勾勾,咱们都是好朋友……”这样幼儿就能在开心的音乐游戏中学会这一首歌的唱法与歌词,真正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习得音乐。为此,在应用游戏化理论进行幼儿音乐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确保音乐游戏活动是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求的,真正在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结合幼儿特点来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幼儿音乐教学效率和质量。

2.2创设音乐游戏情境

要想让幼儿在游戏中习得音乐,教师在进行幼儿音乐教学的时候,还可以结合音乐教学内容来为幼儿创设音乐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体验中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同时主动参与到音乐知识学习之中。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若直接对幼儿讲解音乐相关知识与技能,幼儿接受程度就会较为低下,可是教师若能将音乐知识进行游戏化、情境化加工,就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与参与兴趣,从而有效发挥出游戏化理论的价值,真正让幼儿在游戏中习得音乐。例如,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春雨沙沙》这一音乐课时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于谈话的形式来进行导入,从窗外下着的春雨来引入这一内容,然后为幼儿创设出一个游戏情境“由教师扮演春雨,小朋友则扮演种子,种子则需要展开‘我要发芽的相关动作……”通过这一游戏情境来鼓励每一位幼儿都参与到其中,然后分组来展示,这样就能让幼儿在情境演示中感受到音乐的乐趣,同时更好地把握音乐主旨与深意。

2.3使用打击乐器来展开音乐游戏活动

在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打击乐器是十分常见且应用广泛的乐器,借助于打击乐器能够有效提高幼儿节奏感,让幼儿对各种乐器音乐要素形成良好的认知,同时(下转第153页)(上接第150页)有效发展幼儿对于多声部音乐的感知能力。为此,教师在应用游戏化理论进行幼儿音乐教学的时候,可以有效应用打击乐器来为幼儿展开音乐游戏活动,这样就能有效吸引幼儿注意力,让幼儿在打击乐器的吸引下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之中,同时在打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音乐节奏感。例如,教师在进行《喜洋洋》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为幼儿设计出一个韵律活动欣赏课时,即让幼儿通过歌曲聆听来感知乐曲的旋律以及节奏;再给出图谱,让幼儿对演奏方案形成一个了解,之后再为幼儿发放乐器,像串铃、木鱼、铃鼓、双响筒等,乐器发放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练习节奏X XXX | X XXX | X X | 和 | X -- | X -- | X XXX | X XXX |。此外,在幼儿掌握这些节奏之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幼儿实际来进行分组,同时让各个小组来进行乐器演奏竞赛,借助于这一游戏活动来有效实现游戏化理论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而幼儿也能在这一情境中有效把握音乐相关知识,并且学会如何使用乐器。

2.4音乐游戏过程中需制定规则

要想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习得音乐,幼师在开展音乐游戏的时候,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为幼儿制定出相应的游戏规则,这也是游戏化理论在音乐幼儿中有效应用的关键。游戏若毫无规则,整个音乐游戏课堂就会因此而变得杂乱无章,幼儿自然也就无法从中获得成长与进步,所以教师在音乐游戏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制定出相应的规则,以此来指导幼儿合理且有序的参与到游戏音乐学习之中。对于游戏规则的制定,教师则需要结合音乐教学内容来进行合理规划,例如,教师在进行《火车开了》这一音乐课时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幼儿句型一个“小火车”的游戏,即让幼儿分成4个小组,一组的小朋友是火车头,其它的幼儿则需要将左手搭在火車头的肩膀之上,然后一边走一遍展开动作,即让右手模仿火车车轮进行转动,嘴里则需要发出“咔嚓咔嚓”的开动声。在游戏刚开始的时候,幼儿他们的动作都十分的不规范,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来制定出相应的规则:手一定要搭齐、节奏一定要跟上,这样幼儿就会不自主的履行这些规则,从而让整个游戏变得更加的规范,并且真正在游戏过程中熟悉把握歌词。

3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音乐教学是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重要构成,对幼儿展开音乐教学有利于发展幼儿音乐素养,促进幼儿全面提升与进步,而游戏化理论则十分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能够真正让游戏中习得音乐、感知音乐情感与旋律。为此,幼儿园教师一定要意识到游戏的价值,将其有效应用于音乐教学中,让幼儿在欢乐且趣味性的环境中习得音乐,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韵葳.基于游戏化理论的3-6岁幼儿音乐教学研究[J].北方音乐,2015(01):125-126.

[2] 王玥.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理论与实践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08):273-275.

[3] 沈小飞.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体验真正的快乐——浅谈幼儿园生活化、游戏化音乐教学活动的组织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36(07):104.

[4] 柏茹.浅谈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策略[J].音乐时空,2015(17):187.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