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声学角度浅谈中小学生多声部听觉能力的培养

2019-11-13 04:38张苍磊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

张苍磊

摘 要 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的音乐课很多时候就只是“唱歌课”或者是“欣赏课”。教学的内容缺乏深度,也很难培养学生多声部听觉的能力。在文中就从和声学角度出发,对中小学生多声部听觉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和声学 多声部听觉能力 中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J613.1文献标识码:A

从音高角度而言,一首成熟的音乐作品主要包括旋律层、和声层、低音层,我们教孩子音乐,不能仅仅只是教他们唱准旋律,还要让他们能够感知整体的音乐层次,音乐是一個立体化的事物,除了最表层的旋律之外,内部和声层与低音层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因此,尝试启发学生在欣赏音乐时从整体性的角度去感知、触碰音乐的不同层次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程度,更能够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能力,让其全身心的投入到美妙绝伦的音乐当中。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从和声学的角度探讨如何才能培养中小学生多声部的听觉能力。

1和声学对提高中小学生音乐能力的作用

对于我国当前的中小学生,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生而言,和声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没有人启发他们,带着他们去领略和感受和声的魅力,在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仅仅只是把教会孩子唱歌作为每堂课的目标,大多数的音乐课仅仅只是“学唱课”,而非“音乐课”。在课堂上,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要素进行全方位的把控,当然,旋律肯定是最能引起学生听觉感受发生变化的部分,然而,单线条的旋律对于音乐的表现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想要更进一步表现音乐的审美价值,关键是要靠和声与旋律的相互配合。因此,想要全方位提升中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由浅入深的逐步引导学生去感受和声的魅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2培养学生多声部听觉能力的几种方法

2.1加强四部混声合唱的教学

四部混声合唱是将演唱者分为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个声部,每个声部所演唱的旋律都各不相同,它要求每一声部音色都要高度统一,要求声部之间的旋律协和、优美。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加强四部合唱的训练对于学生多声部听觉习惯的培养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具体在课堂应该怎样操作呢?笔者给出的建议如下:首先,要分声部演唱。在四部合唱的教学中,不要一开始直接就让学生合唱,应该先让学生分声部演唱,最好是一开始教师先用钢琴弹奏旋律,学生跟琴学唱,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旋律的准确性,其次,当每个声部分开演唱均能够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时,教师便可以让不同声部的学生相互配合进行演唱了。在配合时可以先采用两两结合的方法,先让女高和女低配合演唱,在其演唱时要提醒男生注意感受两个声部合在一起的音响效果,注意判断声音是否协和、统一。最后,再四声部共同配合演唱,教师一定要提醒每个声部的学生在演唱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聆听其他声部的音响,在演唱时充分控制自己的音量,尽量做到声部之间相互配合、水乳交融,以充分达到合唱的预期效果,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感知多声音乐的魅力。

2.2教师要充分提高钢琴伴奏的能力

音乐教师能够弹奏一手好的钢琴伴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而且对于学生和声听觉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然而,一个非常令人惋惜的现实情况是,目前我国能够熟练掌握钢琴即兴伴奏并将之运用于课堂教学的中小学教师的数量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少之又少。据笔者调查,农村中小学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是没有钢琴的,即便是有,音乐教师也是不会弹的,很多企业或是政府捐赠的钢琴大多被当作展览品而束之高阁,能够充分将至运用于课堂的乡村教师并不多。这就告诉我们,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的钢琴伴奏能力是当下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3培养学生对音乐“精听”的习惯

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学生而言,旋律就是音乐的全部,在欣赏音乐时,他们会把95%注意力集中在音乐的旋律上,而组成音乐的其他层次,诸如低音层、和声层等,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因为彼时,音乐响了,更确切地说,响了,就是组成音乐的一切要素同时发生作用了,所以我们的听觉神经被这些音乐要素同时刺激,但是,一个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学生潜意识里,对其听觉神经起作用的仅仅只是音乐的旋律,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上应当告诉学生,给学生示范如何去“精听”一段音乐,教师要告诉学生在欣赏之时,要同时兼顾我们刚刚所挖掘出的所有音乐元素,那么此时此刻,同样的一段音乐,在我们多次拆解“精听”之后,再一次完整的呈现在我们耳边之时,这段音乐带给我们的感觉就会和之前我们没有“精听”之时所带来的效果完全不一样。这样做的目的是不断强化学生多声部的听觉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每欣赏一首音乐之时,就会不自觉的去感受音乐的所有层次,去聆听音乐的不同声部的习惯。这样,对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是有裨益的。

3结语

多声部听觉习惯的培养对提高中小学生音乐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应该从幼儿阶段出发,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音乐教育,使我们的学生能够从小就建立起良好的听觉习惯,能够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对作品的不同声部,不同层次建立起全方位的理解,这样,我们学生的音乐才能才可以被充分的挖掘,才能够真正达到美育的目的,希望本文对中小学生多声部听觉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傅淼.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多声部教学的实践[J].明日,2019(18).

[2] 唐亦文.论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02).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
关于乐清市中小学生抗战精神教育的思考
中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策略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