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2019-11-13 04:38黄长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艺术课堂教学

黄长明

摘 要 小学语文课堂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摇篮,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舞台,是锻炼学生生存本领的阵地。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效率,更好地教书育人,就必须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艺术。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改革,把目前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主内容、以课堂为阵地的“三中心”转移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上来,把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本,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主导与主体相统一的艺术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教与学两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中,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中的目标影响和学生的自我发现有机统一起来,做到教者“引而不发”“授人以渔”,学者敢于思考,积极探索,以求得教与学思维和谐共振的最佳效益。

只有在教与学的进程中,教师方面的启导与学生方面的思维能力有机协调,课堂教学才能实现目标转化,要求学生获取知识的目标才能趋于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功能才会真正显示出来。

2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的艺术

课堂教学要实现两个转化,即将教师(教材)的已知转化为学生的真知和学生的能力。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目的、是中心。在优化课堂教学时注意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处理好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强调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并不是要削弱知识教学,而恰恰是要强化知识教学,只是知识教学的目的和出发点应放在能力培养上,知识教学应围绕能力培养来选用和设计。二是要处理好课堂教学的重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各要素之间配合与协调,使课堂教学程序步骤的组合与环节,都要着力于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课堂教学活动的导、学、思等主要环节都要围绕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这个重心来组织。要处理好教师讲解与学生钻研和练习的关系,做到精讲导学,教师精讲重点、难点,启发学生钻研、探索,举一反三。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积极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的结尾,也应该成为学生感情升华思维起伏的凤尾。感情升华,即在课终,教师通过精要恰当的语言突出课文重点,使学生蕴积一节课的思维感情,一下子发生本质的变化。如果是情深意浓的课文,则与课文中的情感发生共鸣;如果是说明道理的文章,则使学生的思想豁然开朗,收到悟道明理的效果。此时再辅之以适当的思考练习,则会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思维起伏,即教师在一节课的结尾,既要概括点名本节课的要旨,又要巧妙地暗示下节课的内容,能够启迪智慧,唤起思维,为学生留下想象和创造的余地,启发钻研、探索精神,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情已了而趣还生。

3目标控制与随机决策相统一的艺术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根据大纲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结构的各环节各步骤,往往要求教师根据教学进展的实际情况做出随机决策,善于灵活处理。只有将目标控制与随机决策相统一,才能做到活而不乱,束而不死,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得以提高。另外,课堂提问要形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解决难点要营造“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的态势,进入情境要创设“以情激情、以情动情”的氛围。只有把握良好的课堂教学趋势,才能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审美、求知、悟道、炼能。其次,还要注意教学要求的程度。随着学生年级的身高,语文教学必须遵循不断增大信息密度,提高知识坡度,加快教学速度,变换思维角度的原则,引导学生开阔思路,提高感受力。只有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实现有效控制,要随机调节课堂信息、传递通道,保持多项反馈和教学关系的平衡,避免失控。做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节奏、教学语言都是确实有效的,但是又必须随着师生双方的临场发挥,做到既要有效驾驭课堂教学过程的发展,又要使课堂结构和环节能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展进行弹性伸缩。

4教的心理与学的心理相统一的艺术

在課堂教学设计中,不仅要研究教的心理,更要研究学的心理。要认识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规律是课堂教学组织设计的依据。心理学分析研究认为,课堂教学实际上是教师教学心理与学生学习心理协同活动过程。课堂教学要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课堂教学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此,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安排各科的兴趣引导环节,以直接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要加强学生感知教材的环节,使其在兴趣黯然的氛围中学习。例如一堂语文课的开头,教师要尽量把学生课前分散的思想迅速集中起来,使其在大脑皮层形成对新课内容的兴奋中心,教师要尽可能设计出新意。无论是引一条格言、打一个比方,还是讲一个故事,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还可以通过猜谜语、做游戏、设悬念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外教师还可围绕教学目标设疑布障,创设奇特的情景,让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总之,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具有一定的启发性、针对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常学常新,力求做到开篇突兀、引人入胜,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搞活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艺术课堂教学
纸的艺术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