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歌剧中呈现的戏剧性
——从科尔曼《作为戏剧的歌剧》一书谈起

2019-11-15 08:20
剧影月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科尔曼歌剧旋律

美国音乐家科尔曼在《作为戏剧的歌剧》一书,提出歌剧是一种戏剧类型,它的本质存在取决于音乐的具体表现和整体表现。不同时期的作曲家用不同的音乐语言来诠释戏剧。因此,如何正确把握和解读不同剧种所体现的戏剧内涵和音乐特点,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该书以法国音乐家比卡的《卡门》为例,这部不同寻常的歌剧的主题是从爱到毁灭。比卡在音乐创作中,力求体现现实主义的原则,以丰富的不同个性的旋律,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特别是,他成功地塑造了卡门的温柔、直率、热情、残忍、诱惑、傲慢、放荡、狡猾和其他性格;塑造了卡门、唐·何塞、斗牛士和其他性格。明亮、生动、灿烂的艺术形象营造出强烈的对比与冲突的戏剧氛围,达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戏剧效果。

在第一章的第二节中,作者将诗歌的功能与音乐对歌剧的表达进行了比较,指出歌剧作为一种戏剧,应该揭示人物对行为和事件的反应的特殊性。在这个过程中,音乐具有最重要的表达原则,因为音乐比诗歌更直接、简单地呈现情绪状态和情绪水平。

在第一章的第三节中,作者思考了作曲家试图通过音乐来表达戏剧价值时,其戏剧价值是如何转变的。他认为歌剧能否保留其基本的逻辑和戏剧力量,而音乐是判断歌剧成败的关键。对于歌剧的接受者来说,了解、欣赏和评价歌剧是了解歌剧音乐如何达到上述目的的重要途径。虽然音乐本身的特点不能直接构成戏剧,但当音乐融入戏剧作品中时,它的地位不仅服从于剧本,有时也可以成为戏剧的主导角色,因为在情感表达层面上,音乐可以拓宽表现形式。具有超越语言表达的优势。对于观众来说,当音乐与戏剧角色或场景相结合时,他们不仅感受到角色的外在行为和语言,而且还感受到他们的思想和情感状态。音乐在某种程度上比语言对话更有效。格鲁克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的开场音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曲家用沉重的积木音乐谱写了尤利西斯的葬礼合唱曲。在管弦乐队和合唱团的背景下,奥菲奥深深地呼唤了三次“欧里迪斯”。合唱团的庄严反映了奥菲奥心碎的感情。作曲家格鲁克以最简洁的方式,用十二种音调,完全确立了奥菲奥的极度悲痛,这令人印象深刻。这种情感的表达不是一个剧本,不是情节能带给观众的感觉,只有音乐的力量才能把它投射到一种完美的情感体验中。

第二部分,科尔曼阐述了音乐在戏剧中的重要作用。首先,音乐可以描绘人。音乐在歌剧中的积极作用之一是深刻洞察人物的内心情感生活,充分发挥其思想和行为。譬如莫扎特以优美的音乐赋予每个人物不同的特点。在歌剧《费加罗的婚姻》的第一幕中,费加罗用著名的咏叹调《不要再像那多情的蝴蝶》,向切鲁比诺告别。这首咏叹调是一首非常受欢迎的男中音独奏,也是莫扎特的杰作。它具有三段式歌曲的特点。第一段的音色很强,唱起来很好听。中间部分加强了叙事色彩。旋律接近演讲,固定的音调模式反复出现。“与乐队对话”等短句的运用,在气势上体现出机智幽默的特点。在最后一段,气氛变得更加紧张,音乐以一个充满活力的结尾结束。另外,莫扎特的伴奏也很有特色。他特别注意音量、音质和音色的逐渐变化,能很好地反映出歌手的心情,完美地刻画出费加罗强烈的情感和自信的形象。在第二幕开始的时候,伯爵夫人用歌谣哀悼婚姻的不幸,并请求爱的上帝安慰她。这是著名的歌曲《爱神垂怜》。这首歌不是很快,它又小又宽,歌也不长,但在看似平淡的旋律中,它能让人真正感受到伯爵夫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莫扎特用伴奏来突出主调,运用音色和渐进的力量技巧来实现质量、音量和强度的变化。在我们认真体验这种变化和技巧的同时,首先要重视动态变化的观念和艺术的主观情感表达。莫扎特根据人物的情感创作音乐旋律,通过不同的舞台和音乐手段,提供和声伴奏和背景设置,表达音乐旋律。这首伯爵夫人的民谣旋律简单优美,质地清爽细腻,自然流畅,具有意大利风格,蕴含着德国民间音乐的激情。音乐没有巨大的悲伤,巨大的欢乐和华丽的语言,它只表达人性的本质,主要通过理解和直觉来实现,不需要任何心理分析。我们必须承认,音乐在情感和心理活动中具有强大而微妙的联觉。

科尔曼认为音乐对戏剧影响的第二个方面是触发行为。音乐能很好地反映、支持、塑造或改变各种独特的行为,如实施行动、采取步骤、处理事件、展示各种“心理行为”。在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中,读信的场景是用音乐来规定心理行为的最好例子。乐队以单调的伴奏模式开始,只有微弱的滴答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乔乔乔松轻松的心情。平克尔顿笨拙的暗示对蝴蝶夫人来说是完全无法想象的。琴弦上悦耳而未知的高音准确地反映了她的心理。踏板的出现加剧了旋律的等待性质,而嘀嗒声的伴奏声音则更加紧张。当信中出现“等我”时,蝴蝶夫人对这句话反应热烈。旋律在伴奏声的阴影中悄悄消失,就像蝴蝶夫人的希望一样。后来,平克尔顿忍不住继续读这封信,适当的旋律结束了。在这个场景中,音乐完全匹配、显示和支持动作。

音乐对戏剧影响的第三个方面是,独特的音乐可以创造一种特殊的氛围,创造一个特殊的世界。当戏剧中的场景完全被某种类型的音乐所覆盖时,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穆索斯基的《鲍里斯·戈杜诺夫》是一部完全俄罗斯风格的歌剧杰作。在开场白的第一幕,就业难民的哭声奠定了该剧的主题:俄罗斯的深受其害。在第二幕中,奇形怪状的钟声暗示着象征意义,并通过整个戏剧的运用实现了结构上的统一。在这部歌剧中,音乐语言十分独特,运用民歌、变化多端的和声词汇,以及对俄罗斯人各种生活条件的声调描写,营造出独特的俄罗斯人氛围。在这个独特的世界里,穆索尔斯基对历史、政治和民族性格的挖掘的思想达到了莎士比亚的高度。第十一章第三节是科尔曼歌剧批评理论的总结。作者认为,当代音乐家应该从古典作品中学习,用新的音乐语言来诠释戏剧。同时,批评家不应依靠主观意识来评价作品的质量。作品能否有效地刻画人物、激发动作、营造氛围、统一结构、表达戏剧激情,是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

科尔曼的《作为戏剧的歌剧》一书,作者运用自己独特的判断原则分析了古典歌剧的戏剧内涵和审美价值,使我作为一个读者对歌剧有了新的认识,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科尔曼的理想主义立场和完美主义要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科尔曼独特的判断方法是:作品的“理念”是否高尚,音乐是否能完美实现。科尔曼坚信音乐是歌剧的主导因素。只有伟大的作曲家才能写出伟大的歌剧,只有懂得音乐的人才能“听”懂歌剧。

猜你喜欢
科尔曼歌剧旋律
不灭的希望 永恒的信念——歌剧《徐福》一席谈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给你的信
苏炳添60米又跑出亚洲纪录
7月,盛夏的旋律
穿越“杀手”
大地的旋律
歌剧
童话歌剧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