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上的“错误”亦“美丽”

2019-11-16 05:43李守永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错误美丽

李守永

[摘 要]数学课堂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教师和学生面对错误需要端正态度。同时,教师应将课堂上的错误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加以科学利用,使学生通过分析和纠正错误,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关键词]数学课堂;错误;美丽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0-0030-02

学生学习数学出现错误时,教师要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即使是教师自己出现错误,也应如此。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妨将错误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探究,使学生在探究中构建正确的数学认知。同时,面对错误,教师需要有创新意识,科学整合错误資源,为课堂教学增添新的活力。

一、学生犯错,借机发挥

学生间客观存在个体差异,如兴趣爱好、家庭环境、认知基础等方面都不同,学习时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纠正,最终形成正确的认知。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一条马路全长30米,在路的一旁栽树,每隔3米栽一棵,两端都栽。请问,一共能栽几棵树?”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0[÷]3+1=11(棵),然后总结归纳得出结论:两端都栽树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道路长[÷]树距)+1。接着,教师继续出示例题的变式:“一条马路全长30米,在路的两旁栽树,每隔3米栽一棵,如果马路一端建了一座候车厅(候车厅处不能栽树),另一端是一个物流仓库。请问,一共能栽几棵树?”有学生列式为30[÷]3+1=11(棵),其他学生马上提出质疑:“这比刚才少栽了2棵树,怎么还是11棵树?应该是9棵树才对,也就是要减去两端的2棵树……”“不对,这才是路的一旁,还要乘以2……”于是,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总结出公式:一端不栽,植树棵数=间隔数=(道路长[÷]树距);两端不栽,植树棵数=间隔数-1=(道路长[÷]树距)-1……这里,教师让学生展开思考讨论、归纳总结,学生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和错误。于是教师巧妙利用这些错误,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探究,成功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营造了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互动讨论中完成析错、纠错,最终达成共识。

二、教师犯错,虚心改正

学生学习会出现错误,教师教学也会出现错误。如果学生发现教师出错了,教师要虚心接受,这样不仅能够赢得学生的尊重,还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故意出错,让学生通过错误展开讨论辨析,同样能够获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写数字时,教师摒弃传统的描红和一笔一画地临摹字帖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当“老师”,反过来教自己写数字。在写出数字5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异口同声地给予负面评价:“不好!”一个“不”字,没有令教师感到不快,而是俯下身子虚心地向学生请教:“小老师们,请说一说,我到底哪写得不好?”有的学生说:“老师将数字5的那一横写得有点长。”有的学生说:“老师写的数字5的下面转弯处不够顺滑自然。”……教师认真地聆听所有学生的意见,然后按照学生提出的修改意见,又认认真真地重新写了一遍数字5,尽管比上次改进了不少,但是慧眼如炬的学生仍能挑出不少瑕疵,就像鸡蛋里挑骨头,并再次评价道:“还是有些不对劲!”教师听后,再一次温和、耐心地向学生请教。当教师一笔一画地在黑板上写出第三个数字5时,学生这才点头称赞,异口同声地夸奖老师写的最后一个数字5非常好。这里,教师故意漏出破绽让学生进行评价,师生之间的角色定位发生转变,既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隔阂,实现师生之间的零距离对话,又提高了师生之间的信任感与亲和度。同时,学生通过当“老师”,关注到不少书写数字的细节问题,这样自己在书写数字时就可以避免错误的发生。

三、正视错误,注重生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强制纠正学生的错误,更不能当头泼冷水,而应静观其变,预留充足的时空让学生辨析、反思,寻找错误的原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教学用简便方法计算[12×25]时,一位学生是这样简算的:[12×25=4×25+3×25=175]。这一做法立即遭到其他学生的取笑,这时教师没有马上进行评价,而是及时制止其他学生的取笑并予以启发:“谁能说一说这位同学错在哪里,该怎么修改?”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纠错的平台,结果十分精彩,学生创新的火花不断闪现:(1)12[×]25=3[×](4[×]25)=300;(2)12[×]25=6[×](2[×]25)=300;(3)12[×]25=(2[×]5)[×](6[×]5)=300;(4)12[×]25=10[×]25+2[×]25=300;(5)12[×]25=4[×]25+8[×]25=300;(6)12[×]25=20[×]25-8[×]25=300;(7)12[×]25=12[×]100[÷]4=300;(8)12[×]25=(12[÷]4)[×](25[×]4)=300……通过讨论和反思,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新分析、探究,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在辨析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教师要把错误变废为宝,将其转化为提升学生认识的宝贵资源,合理利用,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错误美丽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