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19-11-16 05:43胡菁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渗透英语教学

胡菁

[摘 要]学习英语,不仅要掌握相应的英语知识,还要了解相应的英语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渗透英美文化,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使他们学会在多元的文化世界中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美文学;渗透;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3.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0-0065-02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小学英语教学进行英美文化渗透存在文化面较窄、内容较少、深度较浅等问题,但也是英美文化渗透的一种尝试,是跨文化教学的雏形。教师应当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帮助学生开阔文化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另外,接触和了解英美国家文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和使用英语,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一、将英美文化渗透于英语课堂的重要性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一个地区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的方式得以体现。学生通过学习英语的字、词、句、篇,了解文本背后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诸多社会人文知识。如果仅仅学习英语单词的发音、语法的使用,强调语言本身,必然导致学生形成使用汉语思考、用英语表达的不良习惯。换言之,就是学生用汉语的思维来考量英语语境,不顾语言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出现不同程度的文化冲突。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体现中西文化的差异,解决学生使用英语交流可能产生的误会。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有下列好处:第一,英语教材收录了很多有关英美文化的材料,涉及面广,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帮助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第二,了解英美文化有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学习一种语言的过程,也是了解这种语言背后文化的过程。如果拥有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的学习和理解会有一定的帮助。第三,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言语交际能力是指人在社会交往的各种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针对不同环境恰当、得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言语交际能力也被称为言语得体性能力,是后天形成的能力,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的能力。交际错误分为两种,一是语言错误,二是文化错误。现代外语教学论认为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严重。在与将英语当作母语的人交谈时,违反交流规则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

二、英美文化渗透的教学切入点

1.词汇教學中的文化渗透

词汇作为英语学习的基本单位,最能反映英美文化的语言层次。教师应抓住词汇教学的机会,让学生了解英语词汇背后的文化,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给枯燥的词汇教学中注入活力。如教学星期一到星期日的七个英语单词时,笔者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七个单词的起源,学生纷纷摇头,好奇心被激发。于是,笔者告诉学生:“‘Monday代表Day of the Moon,‘Tuesday代表Day of the Mars,‘Wednesday代表Day of the Mercury,‘Thursday代表Day of Jupiter,‘Friday代表Day of Venus,‘Saturday代表Day of Saturn,‘Sunday代表Day of the Sun。很多短语与这七个单词相关,英美人大多信仰基督教,而耶稣受难的日子正是星期五,因此就有了‘Friday face,意指愁眉苦脸。‘black Friday,指灾难的一天。‘Sunday会使人想到耶稣复活、做礼拜、过节,有神圣、欢乐等含义,所以人们常把漂亮的衣服说成是‘Sunday。”……

在教学有关颜色的单词时,笔者还延伸了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一些与颜色有关的短语,如红茶叫“black tea”,不加牛奶和糖的咖啡叫“black coffee,”海豚叫“blue fish”,新手叫“green hand”,午后茶会叫“pink tea”,加牛奶的咖啡叫“white coffee”,无用的东西叫“white elephant”等。

2.日常用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现行的PEP教材,是从日常用语开始英语教学的,日常用语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是英语学习者理解英语、学习英语文化的重点。日常用语主要包括称呼语、问候语、辞别语、应答语、致谢语、电话用语等社交常用语。教师要在日常用语教学中及时进行英美文化渗透,使学生真正了解并掌握这些语言文化。如中国人在受到别人赞扬或感谢时,通常会用否定形式表示谦虚,常见的用语有“过奖”“过誉”等,而英美人士通常就用“Thank you”或“Thanks”来回应,表示对对方看法的肯定和尊重。

再如,中国人闲聊时,通常会聊到自己的孩子多大了、在哪里上学、在哪里工作、月收入多少等。在英美人士看来这是非常隐私的问题,他们不会在公开场合谈论。英国人普遍保守,他们在跟其他人谈话时通常不会涉及有关自己信息的话题,因此“天气”这种无关痛痒的事情就成了最佳话题。

3.结合英美节日进行文化渗透

我国与世界诸国的交流和联系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过“洋节”,学生对一些英美节日也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从教材出发,将英美节日文化与课堂内容相结合。如在一次课程中,恰逢万圣节,笔者在预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游戏环节“Treat or trick”,学生如果上课积极发言就能得到“treat”,否则就得到“trick”。学生的兴趣被激发,积极发言,表现踊跃,无形中学会了“treat”和“trick”这两个单词。

4.校园英语活动中的文化渗透

校园英语文化活动是英语教学的延伸,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基本的语言技能,不断开拓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更重要的是,成功的校园英语文化建设能让师生从行动的实践和体验升华到理念的突破、转变。为了丰富校园文化,在校园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展示英语风采的平台,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笔者的学校开展了一系列英语活动。

(1)英语节。

如我校在秋季学期开展了为期两周的“英语节”,活动内容包括英语规范书写大赛、英语单词积累竞赛、英语故事比赛、英语歌曲演唱和英语课本剧表演等。活动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让所有学生都加入到活动中来,力求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快乐,人人有收获。通过“英语节”,校园里学英语、说英语、用英语的氛围更浓了。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充满了自信,跃跃欲试。同时,“英语节”也得到了家长、社会的好评,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

(2)瑞顿社区初中校长来访。

2011年10月,英国瑞顿社区初中校长苏珊·海斯韦尔女士来我校访问,在学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学校安排了一系列活动,如座谈、家访、听课等。对外国校长的到来,学生很激动,碰苏珊校长的时候,还会主动跟她用英语打招呼。英语有了用武之地,学生说:“我刚才用英语跟苏珊打招呼啦!”“苏珊还给了我一个special sticker呢!”短短两天,苏珊校长带来的民族风、语言风,给全校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中英文化在校园中得到无形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所带来的文化因素与语言知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不可或缺。教师不能满足于听、说、读、写、译的技巧训练,应该充分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注意英汉文化之间的差异,传授必要的交际文化知识,使学生能够得体而礼貌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渗透英语教学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