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2019-11-18 06:34史瑞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18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新课改

【内容摘要】在新课改的作用下,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尤其是数学教育。所以小学数学老师需要联合学校引进先进的教学设施,借助科学的教学手段,强化农村地区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培育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用能力。此文就当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究了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以此推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新课改 经济欠发达地区 农村小学 数学教学 措施

在现代化的发展潮流中,小学教育行业备受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落后的教学思想观念和设施严重阻碍了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的发展进程,所以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急需引用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强化实际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为小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目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教学思想老旧,无法吸引学生的目光

在我国的一些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中,老师依旧使用老旧的教学方式,采用直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实行数学教学,并且由于实际数学课堂上缺少教学设施和新颖的教学手段,不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到数学学习中来,再加上老师的对数学知识的讲解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的发展。

2.课堂活动中缺少师生互动

在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数学课堂上,老师主导整个课堂的流程,通常情况下都是老师讲,学生作为观众聆听,师生几乎没有互动,这就会导致下列几种情况:第一,老师在数学课堂上占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数学题,没有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的环节,这就会使数学课堂效率大大降低;第二,老师这样长久的命令式教学,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散,严重影响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自主性;第三,老师高高在上的形象疏远了与学生的距离,不利于师生之间的合作共赢。

3.课堂教学内容老套

受经济水平的限制,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没有科学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设施,导致一些小学数学老师只能利用数学课本内容给学生讲解知识,不能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这就促使小学生不能轻松的掌握数学理论。而且为了升学率,大部分数学老师都会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为目的,在实际数学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海量的习题练习,没有进行知识拓展,不利于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培育。

4.经济欠发达地区缺少高水平的小学数学老师

即使老师是勤劳的蜜蜂,也需要足够的蜂蜜滋养,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学来说,很难引进高水平的数学老师,一方面是由于农村条件基础差,另一方面是薪资待遇相对不高,大部分老师不愿意到偏远的农村教学。而对于在职的小学数学老师来说,长期重复的教学工作很难让这些老师维持教学的激情,而且一些不良情绪和心理状况都会影响到实际数学教学质量。农村地区偏远,信息交流不畅,数学老师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案,这也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逐渐降低的因素。

二、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1.转变教学思想,强化老师的教学水平

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进程中,老师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来强化自身的教学水平,争取能够紧跟新课改的发展脚步,摒弃老旧的思想观念,改革创新现有的教学方案,培育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数学素养。例如,在学习“统计与概率”时,老师在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对于统计和概率的相关概念、图形和实际运用都要了解清楚,并且利用生活中的例子给学生讲解知识,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乐趣,促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数学课堂活动中,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2.深入发掘农村资源,增强数学教学质量

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借助农村地区的现有条件,开展课外教学。譬如在学习“加减法”一课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田地,有的学生家里有6亩地,有的学生家里有10亩地,让学生计算村子里一共有多少亩田地?利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加减法的记忆。另外老师还可以借助学生家里的苹果树和栗子树作为教学工具,结合实际数学课本内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加减法的运算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

3.贴近生活,培育学生的数学实用能力

数学教学最初的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为以后的生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小学数学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贴近生活,用小学生能够轻易理解的场景把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培育小学生的实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乘法”时,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生活情境:李华和妈妈到县城赶集,妈妈要买3斤红糖,每斤5元,请问李华,妈妈需要给摊主多少钱?用这样形象的生活例子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轻松的掌握乘法口诀,还可以增强小学生的数学实用能力和计算能力,推动农村小学数学的发展进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进程中越来越重视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弱势群体子女的小学教育,尤其是小学数学科目。这就需要农村小学数学老师引进科学的教学思想,强化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细心观察小学生的学习进程,创建符合农村小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激起小学生的学习乐趣,培育其数学實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增强实际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俊.基于新课改下改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质量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5-45.

[2] 徐凤萍,马永花.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科技资讯,2018:55-128.

[3] 杨福清.新课改下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2015:12-56.

【本文系甘肃省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三五” 规划2018年度课题“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批准文号DX〔2018〕GHB152)之成果。】

作者简介:史瑞(1982.05-),男,汉族,甘肃定西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及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作者单位:定西市安定区青岚山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