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课证融合”的实践探索
——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11-19 03:07胡靖平
浙江体育科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课证融合课证资格证

胡靖平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17)

0 前 言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方案》提出七个方面20项政策措施,其中关于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中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和行动导向的模块化教学改革,培育一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教师,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于2008年起招收普通高中生,现在校规模220余人,该专业于2011年主持制定国家《高职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标准》,并于2012年12月由教育部颁布向全国实施,2013年该专业与美国东北州立大学合作办学,成为浙江省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的体育类专业,2016年该专业被浙江省教育厅列为浙江省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建设项目,2018年被列为浙江省高水平专业。专业于2013年起积极探索“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可喜成效。

1 “课证融合”下的人才培养成效

1.1 证书选择的结构特点分析

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具备国际视野、先进的体育健身理念和体育休闲服务行业管理理念,掌握熟练的健身方法与手段、体育康复技能,拥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适应现代体育休闲服务岗位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是运动俱乐部、休闲运动娱乐场所、社区健身指导、咨询和经营管理岗位。

通过分析目标与就业岗位范围,了解目前我国已有的体育类职业资格证书情况,专业从单项技能水平提升、综合能力发展、岗位拓展三个角度架构“课证融合”体系。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专业“课证融合”体系

单项技能水平提升类证书的选择,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来自于课程体系,二是源于对就业市场的人才需要类型的分析,如游泳救生员和教练员职业资格证书的选择。在专业的专业技能课中游泳、皮划艇、户外拓展、露营等课程是并列的,但是从就业市场的需求来看由于在当地体育中考中有游泳项目的测评、青少年防溺水教育和青少年暑假游泳培训等因素,相较于其它的技能,市场需求对游泳救生和教练员特别大,因此确定此项证书的学习。

综合能力的发展类证书其实是人才培养的整体知识、技能、态度的学习程度的确认,因为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学生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集中的就业岗位是健身教练。健身教练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必需在人体运动结构、功能、运动营养、运动训练和运动效果评定等方面通过考核,这其实是对每个学生专业学习水平的又一次测评。

岗位拓展类证书的选择是基于对交叉、平行岗位所需要的态度、知识与技能等因素的分析。如小学体育教师资格证是为了让学生有可能成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教师和健身教练从事的都是对人的工作,同样需要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还需要过硬的体育运动技能并且都具有相当的综合性,它需要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迁移,通过对拓展岗位的认识,使毕业生对岗位具有适切性。

经过五年的实践探索,学生在校期间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比率逐步提高。(见表2)

表2 近三年来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学生应届毕业时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情况(人/%)

学生在校期间考取的职业技能证书相较于职业资格证书在数量上有较大的提升,这与考证和培训机制存在一定的关系。一般而言,如各单项运动的裁判证书培训经体育主管部门审批,由高一级裁判员即可进行相关裁判等级的培训与考核,其机制比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与考核要灵活得多,因此,在培训数量上就比职业资格证的培训要多得多。

裁判员证书的种类涉及田径、足球、乒乓球、篮球、排球、定向运动、台球等项目。

1.2 人才培养的成效及分析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对毕业一年后的学生跟踪调查数据,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实践教学效果和就业求职服务给予的充分的肯定。(见表4)

表3 近三年来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学生应届毕业时考取职业技能证书情况(人/%)

表4 专业学生毕业一年后跟踪调查数据

这和专业重视及推进“课证融合”是分不开的。大约有60%的毕业生在健身会所从事健身教练工作,其中有较高的自主创业率,创业领域集中于健身俱乐部的经营与管理,10%左右的学生在小学从事体育教学工作。

有学生创办中小型健身俱乐部,于当年收回投资成本。在当地健身龙头企业就业的学生,毕业当年从事私人教练工作即可获得400~500元的课时指导费。在小学担任体育教学工作的毕业生也受到了学校领导的好评。

2 基于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教改措施

复合是为了夯实,是为了拓展,最终目标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化。“课证融合”的施行是从学生入校的时候开始的,它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展是同步,课程教学和证书培训是一体的,它不是两条线。这种一体性的实现,需要对课程以及课程体系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对两者的结合点进行深入分析。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专业全面考虑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哪些方式和途径可以让学生的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在复合意识的培养下,得到1+1大于2的培养效果。

主要的改革措施有添加、互认、浸融等方式。

2.1 在课程内容中有机添加证书知识技能模块

将职业资格证考试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归类,融合到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中。如与游泳初级水上救生员职业资格证考试内容可分为《基本理论知识》教学模块、《水上救生技能》教学模块、《现场急救技能》教学模块,在制定专业《游泳》课程教学大纲时就将这些教学模块整合进去,在教学时对这些模块的教学评价应与职业资格证考试标准相结合。

对初级健身教练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知识体系进行分解,涉及到人体运动结构知识的,在《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时加以强调; 涉及到人体运动功能知识的,在《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时加以强调; 涉及营养知识的,在《基础营养》和《运动营养》课程中加以强调; 涉及到训练方法的在《运动训练学》、《健身健美》和《健身锻炼方法与评定》课程中加以强调。 在对这些课程的教学评价时可根据知识与技能特征进行划分成若干模块化考核,来构建整合课程的评价体系,这也为“以证代考,学分互认”做铺垫。

针对小学体育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可将考试涉及的理论知识体系分别编写《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体育教学论》、《小学体育教材教法》等教学模块,将考试涉及的运动技能分别编写、《田径》、《球类运动》、《武术》、《体操》、《体育游戏》等教学模块。对于课程评价方式可参考小学体育教师资格证考试要求。

2.2 采用学分互认,保证“课证融合”所需要的时间容量

因为证书的取得需要一定的培训时间与考试时间,专业在学校的支持下,对课程和考证进行学分的打通,职业资格类的证书考取采用以证代考,认定课程学分。如考取游泳初级救生员职业资格证书,可代《游泳》课程学分,对于综合类职业资格证书考取以“证+部分知识与技能模块考核”相结合来认定课程学分,拓展类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将授予相关专业学习证书。

2.3 建设产教融合平台,用浸融的实践出成效

在职业资格证的培训与考取过程中可采用与取得体育行业职业资格培训资质的企业合作,由学校完成前期基础培训与基地强化考前培训相结合,为专业学生申请专门考证时间,这能有效地提高职业资格考证培训的质量,学校与培训企业共赢。

学校还可与各体育行政部门、单项体育协会、体育企业共同合作,成立相关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如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牵头下成立了由金华市体育局、地方龙头体育企业和各单项体育协会组成的浙中休闲体育产教联盟。

学校还可引企入校,由学校提供场地,体育企业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真实环境下的实训。如金华当地龙头健身企业—奕健身责任有限公司投资300余万元在学校内开设“奕健身学院店”,店内员工全由专业学生担任,专业要求学生每学期在学院店完成校内实训任务。

3 建 议

在实践中,专业的“课证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对为能实现更好地培养有一些建议,因为,培养复合型人才还需要良好的体制环境的支持。

3.1 建议在高职院校里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基地

要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课证融合”,在我国目前职业资格证培训体系下,要在高职院校中先建立起职业资格证培训基地,这是开展“课证融合”工作的先决条件。

据浙江省体育行业职业资格鉴定站提供数据可知,目前浙江省体育职业资格培训基地共40家,其中高校6家,分别是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温州大学、湖州师范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皆为本科院校,由此可见,高校占比很低,高职院校更是无缘参与其中,这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要求相差甚远。

根据2018年浙江省高职院校招生计划可知,目前我省高职院校中有5所院校开设体育类专业4个(见表4)。

在高职院校设立培训基地,也有利于配合“课证融合”,让高职院校教师获得双师的资格与能力,并同步投入到学生的证书学习指导与培训中。

表4 浙江省高职院校开设体育类专业情况统计

3.2 明确培训基地申报要求与流程,建立培训机构进出制度

目前体育行业职业资格培训基地主要由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审核,上报国家体育总局审批,但由于无申报平台,导致很多单位对申报条件、要求和流程不清,以至体育行业职业资格培训基地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建议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申报平台,公示基地申报条件、要求和流程,同时应建立基地资质进入退出制度,建立培训质量评价体系,职能部门做好培训监管工作。

3.3 加快职业资格项目的认证,拓展职业资格证项目

目前开展鉴定的项目较少,不能适应健身市场和健身人群的需求,如在我省参加羽毛球运动的人群较多,但羽毛球教练员职业资格证培训与考评过少; 青少年参加轮滑运动的人数庞大,而目前还没有轮滑教练员职业资格的培训与考评。

3.4 推进高校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促进高校社会服务水平提升

高校具有丰富的体育资源,具备职业技能培训的条件,在高校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能充分发挥高校的体育资源优势,也能更好地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课证融合课证资格证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原画设计“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基于课证融通的《电工技能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关于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的思考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财经类高职院校基于职业导向的“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喊“办证”的人将失业?
10人以上死亡事故矿长或终身免职